肖敏 曾于芳 范雨濤
【摘要】大學階段的英語知識學習,其目的在于有效強化學生在未來職場環(huán)境和日常生活交際活動中的英語溝通與交流能力,英語口語實踐在這其中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指標性參照,由此應運而生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能夠相對較為精準地檢驗學生英語口語會話水平,二者的相輔相成關系尤為重要。
【關鍵詞】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 口語教學 素質教育 反撥作用
隨著我國對外交往活動的日漸增多,除了專業(yè)英語人才之外,日常應用型英語人才的需求量也激增,這樣就給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特別是口語教學提出了全新的任務和目標,基于這個目標所開展的大學英語口語日常教學工作,其目的性和指向性也極為明確。
一、反撥作用概述
在語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幾乎所有從事翻譯工作的人都基本上了解反撥作用,反撥作用也被稱之為“反撥效應”(backwash effect),指語言測試對教與學帶來的沖擊和影響,同時還指語言測試對課程設置、教育者以及人才培養(yǎng)等所帶來不可低估的影響。但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體現(xiàn)這種反撥作用,能夠系統(tǒng)化闡述的人就不多了。
反撥作用的核心價值在于有效地將透過日常教學學習的效果,利用較為直接的檢測方式來反饋出來,這不僅僅是對學生階段性知識內容學習的一個檢測,更是對授課老師日常教學方式、方法是否應用得當一種系統(tǒng)化分析。
二、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的目的與意義
如果說在應試教育階段開展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其目的是為學生增加一個在未來職場環(huán)境中求職“敲門磚”的話,在電商環(huán)境日益活躍,對外經(jīng)濟貿易、文化交流日趨頻繁的當下,在大學階段強調和突出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其目的就已經(jīng)調整為讓學生更為精準地了解、掌握、認知英語口語交際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充分地意識到大學階段的英語口語學習,必須要借助階段性測試的方式來體現(xiàn)其學習成果的同時,也需要利用對學生考試成績的綜合性大數(shù)據(jù)分析來進一步優(yōu)化、調整、改良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的相關重點內容與方向,從而能夠讓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的實用性和適用性更強。
三、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xiàn)狀解讀
英語口語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于英語知識,尤其是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一些長期從事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資深老師的確在這方面有較強的發(fā)言權。
不過也應當意識到,這些老師盡管課堂教學經(jīng)驗相當豐富,然而很多教學工作仍然是沿用的符合應試教育模式的方法,在當下提倡素質教育的環(huán)境中,這種“背書式”或者是“朗讀式”的教學已經(jīng)并不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更是與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有效提升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基于此,必須也要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工作進行與時俱進地改革。
四、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改革對英語口語教學的促進
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經(jīng)過反復地論證和研討之后,于2016年對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考試大綱進行了調整,通過幾年的實踐效果來分析,此次修訂對于英語口語教學的反撥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
一方面,從“方式”到“過程”的轉變敦促授課老師及時調整教學方式。自我介紹在英語口語會話中是應用最為頻繁的形式,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僅僅是認為這種方式是英語四級口語考試的“前端應用”,因此經(jīng)常按照固定的模式甚至“劇本”來進行教學,這樣呆板的教學模式根本不可能體現(xiàn)出學生真實的英語口語能力。經(jīng)過這次修訂,全面強化了自我介紹在整個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中的重要性,同時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和自我發(fā)揮空間,能夠盡快地讓學生借助自我介紹這個過程來放松心境,及時地適應考試節(jié)奏。如此一來,就給英語口語教學提出了更多、更靈活的要求,老師要在自我介紹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適應多角度的解析自我,這樣就會涉及到大量的基礎詞匯組合,這對于強化學生的詞匯鍛煉能力是極為有幫助的。
另一方面,從“個人能力”到“協(xié)作能力”的轉變激勵學生及時提升英語口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雙人互動形式的出現(xiàn),完全打破了之前“教科書式”的互動教育,凸顯口語會話隨機性的同時,其實也在很大程度上與英語口語應用的真實環(huán)境完全相匹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優(yōu)劣才是真正顯示其英語知識掌握程度和應用效果高低的最精準“標尺”。因為雙人互動是基于兩個個體之間透過交流才能夠體現(xiàn)出來的,所以即便是其中某一個學生的個人能力再強,另一方?jīng)]有積極回應的話也無濟于事。針對這個科目的口語教學,老師的側重點絕非在于組織所謂的強強聯(lián)合,而是要積極引導學生能夠掌控雙人互動過程中的節(jié)奏,這樣即便是在整個交流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了瑕疵,也可以及時地改變交談內容。不過必須要強調的是,老師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切忌鼓勵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使用俚語,因為在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中俚語的應用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一旦交流的過程中采用明顯可能會產(chǎn)生歧義的俚語,其意思表達就會出現(xiàn)較大的偏差,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其考試成績,這就完全與教學初衷背道而馳了。
結束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將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作為檢驗學生階段性的英語口語學習成果,還是視為解析老師的教學效果,其指向性都明確地針對有效地提升學生英語臨場發(fā)揮的分析能力。作為授課老師,其教學方式和方法必須與時俱進地改革,作為學生,其學習主觀能動性必須要在老師的引導下予以加強,這樣才能夠從教學和應用兩個方向全面提升大學英語口語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董晴.分析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反撥作用[J].智庫時代,2019(29):186+188.
[2]萬書霞,包威.CET聽力考試改革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8(01):91-94.
[3]李旭.將中國文化引入大學英語課堂——論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題型改革的反撥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9(10):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