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芳
摘 ?要:初高中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教學階段,故存在銜接問題。初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識“生態(tài)系統(tǒng)”存在很大的繼承性,而知識網絡的構建在當前教學中起總結和梳理知識點的作用,因此可嘗試用知識網絡的構建銜接初高中生物教學。
關鍵詞:知識銜接;網絡建構;生態(tài)系統(tǒng)
隨著新課程改革,生物教學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F(xiàn)階段,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初中生物開設年級只涉及初一和初二,生物學科不參與地區(qū)中考,所以學生、老師和學校對該學科的重視不夠。高中階段生物學所占比重較大且參與高考。新高考改革模式的提出,使生物學老師意識到對初中生物學的地位需重新定義。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發(fā)展,使學生順利由初中過渡到高中,在初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建立銜接是很重要的。本文針對人教版初高中生物學教材中涉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相關的知識點,建立知識網絡框架。以便學生在高中階段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中可以更加高效,同時為初高中生物教學的銜接提供一種可行的方案。
一、初高中生物學教學銜接
教育的主體包括教師、學生和教材。建立初高中生物學教學銜接也需要從這三方面入手。初高中教師可以在教學理念和方法上進行銜接,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建立銜接,體現(xiàn)生物課程在知識結構上的連續(xù)性。
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和建構主義理論在教育實踐中具有重要價值,這兩種體系都強調原有知識和已有經驗的重要性,新知識的建立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學習者主動建構,教師的作用就是提供兩者之間的橋梁。原有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概念、思維方式和邏輯關系直接影響學習者對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新舊知識是否銜接直接影響知識建構的過程和結果。只有做好了新舊知識的銜接,才能使學生順利完成新知識的學習。
二、知識網絡建構的重要性
在生物教學中,掌握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是理解知識、形成學科思維體系的重要手段。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通過知識體系的建構,可以逐漸擴展知識視野,增加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進而加深對生物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最后形成學科思想和思維體系。知識網絡的建構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探究等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知識結構圖是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橋梁。知識結構圖體現(xiàn)了學科具體知識點的聯(lián)系,建構知識網絡圖的過程就是整合新舊知識,形成系統(tǒng)的學科體系的過程。這需要一定的綜合能力和發(fā)散能力。知識網絡的建構可以讓學生在整體把握知識的基礎上,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反思能力也得到提升。
初中課標指出,初中階段生物學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而高中課標指出,高中階段生物課程要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科素養(yǎng)。初高中課標都強調生物科學是一門自然科學,都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三、生態(tài)系統(tǒng)相關的知識網絡構建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在初高中生物教學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該概念很好地體現(xiàn)了生物學科的學科思想。初中階段針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關內容出現(xiàn)在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與生物圈》的第二節(jié)《生物與環(huán)境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高中階段生態(tài)系統(tǒng)相關的內容出現(xiàn)在必修三《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第五章,共涉及五節(jié)內容。初高中階段的內容重疊程度高,具體表現(xiàn)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如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能力。初中課程標準對這一節(jié)課的目標要求為兩個了解水平、三個理解水平。高中課標對這部分的目標要求為兩個理解水平、一個應用水平、一個經驗水平??梢姡咧姓n程標準對該部分內容要求比初中的高。
針對初中階段的這些內容設計的知識網絡(如圖1)。通過知識網絡的構建,學生可以清晰明確知識點之間的相關性和邏輯性,從而對這部分內容有系統(tǒng)的理解。
高中知識是初中的延伸和擴展。通過知識網絡的構建,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回顧初中階段的相關知識,建構知識網絡圖。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在原有圖式的基礎上搭建新的框架,完善知識體系,體會學科思想和方法。
在實際教學中,建議初中教師盡量進行知識網絡圖的構建,這有利于初中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甚至學科思想。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后,相關教師的教學工作在初中的知識網絡圖的基礎上進行知識體系完善,這種工作對于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非常有意義。
參考文獻:
[1]譚連桂. 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的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8:35-39.
[2]葉本剛. 初高中生物銜接相關問題分析[J].社會心理科學.2012,Z1(27):219.
[3]陳佩玲. 初高中銜接的心理與學習適應的反思與對策[J].新課程.2012,12:141-142.
[4]秦麗瀅.初、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銜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31-35.
[5]翟萍.上海市初高中生命科學教材層次性與銜接性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2010:44-47.
[6]葉瀾.新編教育學教程[M].上海:平東師人出版社.1991.10.
[7]崔鴻.中學生物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M].科學出版社.2012:48.
[8]王默,汪安圣.認知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Ⅰ.
[9]馬淑娟. 高中生物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2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