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巨清
摘 要:在本次論文的研究當中,以小學生為對象,探討了小學思品課堂的具體構(gòu)建策略,認為要想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實現(xiàn)思品課的培訓目標,那么就首先需要打造一個更加生動有趣、立體形象的課堂氛圍,因此首先要精準設置教學目標,其次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最后提供社會實踐機會。
關鍵詞:小學;思品課堂;小組探究;社會實踐
在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下,對小學生的培育目標不僅僅停留在知識方面,更多的是強調(diào)對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培育,然而,在這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上,目前絕大部分小學還處于剛起步的狀態(tài),尤其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由于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對高素質(zhì)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如果不能夠從小學階段就培育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話,那么就難以為學生未來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奠定基礎的。
一、精準設置教學的目標
思品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不僅僅是生硬的知識傳授,更多的是通過一個個案例的講解和知識的講授,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品德態(tài)度,而這就需要我們首先設置更加精確的教學目標,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感受到教學的側(cè)重點。筆者認為,個人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樹立應當成為教學活動當中的首要目標,也是最重要的目標。舉例來說,在進行品德知識講述的時候,需要利用生活情境教學法,鼓勵學生們將一些良好的品德行為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如拾金不昧,就是一種誠信品德;禮貌用語,就是一種行為品德等等。教師通過一個個案例的講述,可以讓學生們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與品德知識內(nèi)容產(chǎn)生一致性。鼓勵學生將自身經(jīng)歷當中的情感體驗以口述的形式在全班師生面前講述出來,使學生們能夠認識到,品德知識并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蘊含于生活細節(jié)之中的——大到見義勇為、小到愛護環(huán)境,都是品德的表現(xiàn)。
另外,分層教學法同樣也是我們需要重視的一個教學方法,在思品課堂上,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的綜合水平和道德水平進行一個人為的界定,并且將本班級內(nèi)的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對每一小組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品德教學要求,使得他們能夠在更加具有個性化的教學策略當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而針對一些具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則可以制定學習計劃。
最后,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緊密地圍繞學生這一主體,樹立起學生本位制的教學理念,在突出層次性的同時,保證本班級內(nèi)的學生道德水平都能夠呈現(xiàn)出穩(wěn)步上漲的態(tài)勢。
二、多種形式進行教學
傳統(tǒng)的小學思品課堂更加強調(diào)知識的傳授,也就是通過說教式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但是這種方式使得學生缺乏體驗的機會,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也很難將這些道德品質(zhì)行為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因此,筆者認為,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想要使小學思品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那么就必須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
首先可以通過激情昂揚的方式來進行道理授課。這種授課方式可以被廣泛地應用到各種品德課堂之上,無論是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去,還是僅僅通過一對多的課堂模式來實現(xiàn),都可以通過教師更加昂揚的激情來帶動學生們的興趣。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充分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使得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激情和積極態(tài)度,從而將這種情感傳達給學生們,也使他們在課堂當中具有十分高昂的興趣。
其次需要通過小組探究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互相交流與探討。品德課程是一門感性的課程,它有賴于學生的價值觀,所以說,面對同樣一個社會品德問題,學生們的看法和建議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這時候,教師首先需要將本班級內(nèi)的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內(nèi)部展開激烈的討論,針對同樣一個社會問題進行互相交流,在這個過程當中,即便有一些學生發(fā)表了錯誤的見解,那么其他學生也會通過自己的價值觀對這名學生的錯誤見解進行說服和糾正。這樣一來,就真正的實現(xiàn)了自主探究式的品德課程模式,使得學生們能夠在生生互動當中來對品德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在互相的交流辯論當中不斷地重塑自己的價值觀。
三、提供社會實踐機會
小學思品課堂意味著我們不僅僅需要對學生進行品德知識的講授,更需要讓他們?nèi)谌氲缴鐣@個大環(huán)境當中去,以社會為課堂開展日常的教育活動,為此,小學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這對于一些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可能會考慮到他們的安全性問題,此時,學校方面就可以將親子活動和家長參觀日與品德社會實踐教學聯(lián)系起來。舉例來說,在每月一次的親子活動日,學??梢砸蠹议L和學生前往當?shù)氐囊恍┦杖菟⒐聝涸哼M行參觀,了解到我們社會當中還有這么多的幼兒是沒有父母關愛的,在他們的成長過程當中,缺少了父母的角色,甚至因為這種缺失導致他們無法接受到應有的教育,沒有辦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關愛。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家長和學生們共同前往本地內(nèi)的一些殘障學校和培智學校,了解身體存在障礙的兒童,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樣的,這是針對一部分兒童在上公交車或者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會關愛殘障人士的情況所提出的一種專項思品教育課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得學生們體會到殘障兒童日常生活當中的困難,了解他們的不易,從而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給予這些殘障兒童更多的關懷,例如看到殘障兒童就幫助他們拎東西,扶著他們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為他們讓座等等。
結(jié)束語:
總的來說,小學生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并且很難保持長時間的高度集中。這時候,教師就需要通過構(gòu)建更加豐富多彩的課堂環(huán)境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打造高效思品課堂。
參考文獻:
[1]俞土昌.新時期如何讓小學品德課堂更加生動有趣[J].名師在線,2018(19):29-30.
[2]童慶文.新時期如何讓小學思品課堂更加生動有趣[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