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蘭
【摘?要】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而小學處于人生教育觀念形成的起點和關(guān)鍵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其他科目,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加強小學語文閱讀的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更對豐富學生的情感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感有所助益。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所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針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綜合效果提出改進策略,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升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科目。小學處于語言感、情感、表達能力學習和提升的重要階段,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社會和價值觀念具有積極意義。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融合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以提升語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地位,不僅能夠讓小學生在認知過程中更具有感性,而且在極大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強化小學生的語感。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也不注重教學方面的改革,課堂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過于單一,只包括三個步驟:死扣字詞、理解句意以及總結(jié)思想,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大多數(shù)老師課堂上會使用的,也逐漸成為了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老師往往會使用傳統(tǒng)的串講法。即老師一般是讀一段內(nèi)容再解釋一句,先過一遍整個段落的意思,最后還要讓學生們通過練習題來強化理解,但是實際上,這些教學步驟都太過于模式化和表面化,忽視了語文閱讀的語言美以及情感美。很少有老師會依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來進行教學,不管是以前接觸過的還是沒有接觸過的閱讀內(nèi)容,老師都一味地進行教學,沒有規(guī)劃。這樣一來,不僅浪費了課堂時間,其最終的教學效果也并不明顯。
(二)教學目的功利化
雖然我們國家逐漸開始重視素質(zhì)教育,但是大多數(shù)教育方式仍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方面,應試教育對于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具有不可忽略的影響。目前,我國小學教學多以應試教育為主,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考試要求掌握的內(nèi)容,而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往往都會將重點放置在考試知識的學習部分,經(jīng)常會實施填鴨式的教學手段。
(三)學生興趣不足
對于大多數(shù)的小學低齡兒童來說,在學習閱讀的時候,他們往往熱衷于群體性閱讀,他們認為這樣就算讀錯了也不會被老師發(fā)現(xiàn),這是由于孩子們在壓力之下只希望自己不被老師所注意,所以經(jīng)常會對閱文閱讀學習產(chǎn)生較為強烈的畏懼心理。實際上,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都會在課堂上提出理解和背誦的要求,這樣往往只注重了教學的數(shù)量,卻沒有注重教學的根本質(zhì)量。老師的課堂教學目標只是讓學生完成自己的任務,停留在知識獲取的方面,卻忽略了孩子們精神方面的需求,不及時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四)教學思路缺乏創(chuàng)新
語文是具有靈魂的藝術(shù)品,對于語文閱讀的教學更應該以內(nèi)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來量體裁衣。兒童對于事物的接受和認知能力十分有限,在引導兒童學習閱讀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教學思路,采用兒童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于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主要以背誦和默寫為主,忽略了對于閱讀內(nèi)容和表達思想的把握和認識。
二、改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
(一)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實際上,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的時候,需要學生自身感受學習的過程,從學習中體會快樂,這樣才能夠得到最有效的成功,也比較受孩子們的喜愛。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應該時刻尊重孩子的學習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比方說多媒體教學具有十分形象的特點,它會向孩子們提供一種外部的刺激,比方說圖片、動畫等,他們也能更加容易接受課堂上的信息。多媒體教學有兩類優(yōu)點:第一是多媒體音樂,大部分的小學語文閱讀都是口口流傳的經(jīng)典作品,讀起來也朗朗上口;第二是多媒體畫面,一般教材上的圖畫較為簡單,使用多媒體能夠讓學生們感受更多的圖片,讓他們能夠深入體會閱讀內(nèi)容的內(nèi)涵。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語言作為我國的文化瑰寶,對于語文閱讀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語文閱讀的美不僅在于“形美”,更在于“意美”。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閱讀過程中要帶領(lǐng)學生走入作者所在的年代,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寫作意圖,了解作者的思想思路和情感變化。
三、結(jié)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語言學習、語感培養(yǎng)、提升綜合素質(zhì)具有重要意義。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因材施教、營造良好的課堂地位、確保學生的主題地位等多種手段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沈宇紅.在讀中感悟,在悟中積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2(78):46.
[2]陳婕.在讀中感悟,在悟中積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讀書文摘(中),2017.
[3]徐旭.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