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娟
摘 要:伴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無論是小學階段、中學階段還是幼兒園階段都在積極地開展對教育工作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當前由于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再加上國家二胎政策的實行,使得我國幼兒園數(shù)量不斷增多,幼兒教育備受重視。幼兒園的學前教育工作是今后義務(wù)教育階段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chǔ),一定要加強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滿足幼兒學習的基本需求,促進幼兒今后的學習與成長。本篇文章結(jié)合教學實際探討了幼兒自信心缺失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在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具體培養(yǎng)策略,希望能為幼兒教育提供一些有利的建議。
關(guān)鍵詞:幼兒教育 幼兒自信心 培養(yǎng)策略
幼兒教育中對幼兒的自信心培養(yǎng),有利于他們價值觀的正確養(yǎng)成以及優(yōu)良思想品質(zhì)的塑造,對幼兒今后的學習與成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幼兒時期由于年齡的局限,心智發(fā)展還未成熟,幼兒所做出的行為需要家長與教師的正確指導(dǎo),以更好地樹立自信心。幼兒教師在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的過程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可以借助心理暗示或明示教育等方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的自信心。
一、幼兒自信心缺失的主要原因
幼兒自信心缺失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不敢大聲說話、不喜歡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過于聽從家長的話、膽子比較小等。探究幼兒自信心缺失的主要原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當前家里的幼兒都備受父母與爺爺奶奶、姥姥姥爺?shù)膶檺叟c關(guān)懷,當幼兒做錯了事情,家長也是百般包容與遷就,不忍心批評孩子、懲罰孩子。雖然幼兒生長在充滿愛的家庭中,對今后的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父母或長輩過分地溺愛則會阻礙幼兒的成長與進步。因為這種溺愛的教育模式,會給予幼兒過度的保護,不能更好地鍛煉幼兒的獨立能力。當遇到問題或者困難的時候,幼兒的第一想法不是自己如何去解決,而是尋求父母或長輩的幫助。
第二個方面便是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批評會導(dǎo)致他們自信心的逐漸缺失。因為幼兒比較聽教師的話,也比較在意老師對自己的評價。當老師在幼兒園夸獎、表揚了自己,幼兒便會十分開心和興奮,但如果老師批評或懲罰了自己,幼兒心情就會十分地低落。但當幼兒做錯事情時,很多教師會運用一些否定的詞句批評學生,比如“你怎么這么笨啊、怎么這么搗蛋啊”,這都會讓幼兒心理產(chǎn)生挫敗感,甚至會傷害到幼兒的自尊心,這對今后幼兒嘗試新事物會產(chǎn)生很大的阻礙,長期以往便會逐漸缺失自信心。
二、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具體培養(yǎng)策略
1、堅持對學生進行正面的鼓勵。幼兒時期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都在不斷地成長,對教師與家長的評價十分在意,自尊心比較強烈。教師的鼓勵與夸獎會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潛能、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而批評和懲罰只會挫敗幼兒的自尊心。幼兒進入幼兒園上學是第一次離開了父母,正式地與陌生小伙伴進行交往,肯定存在抵觸心理和畏懼心理。這時作為幼兒教師應(yīng)積極發(fā)揮引導(dǎo)和教育作用,多給予幼兒鼓勵和表揚,這樣不僅可以拉近老師與幼兒之間的關(guān)系,還可以逐漸讓幼兒克服自身的抵觸與畏懼心理,真正地融入到幼兒園整個大家庭中,以更加自信的心態(tài)去接觸新的事物。比如在課外集體活動中可以組織幼兒一起跑步或做小游戲,當幼兒勇敢踏出每一步時,老師都可以給予幼兒鼓勵與夸獎,比如“做的太棒啦,真勇敢!”等。哪怕幼兒只是進步了一點點,老師也可以為學生豎起大拇指,對幼兒進行正面的鼓勵。因為當給幼兒說出這種贊美的話語時,幼兒可以更加專注地投入到集體活動中,真正融入集體生活。
2、合理設(shè)置家長參與的教學課程,更好地提升幼兒自信心。傳統(tǒng)的幼兒園教學思路是教師處于教學的主導(dǎo)地位,家長很少參與到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之中。甚至有些幼兒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為幼兒理解能力有限,僅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wù)開展教學活動,講解時也是囫圇吞棗,這是嚴重不負責的行為。因此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可以合理設(shè)置家長參與的教學課程,合理安排家長參與的課程時間,因為大部分家長都在工作,設(shè)置家長參與的課程一定要提前與家長溝通。提高教師對家長參與的重視程度,加強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為了提升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可以組織教師去優(yōu)秀的幼兒園參觀、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經(jīng)驗,多創(chuàng)新家長參與的教學活動。在設(shè)置家長參與的教學課程時,教師對于一些成長在單親家庭的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孩子應(yīng)該給予更多的重視,多考慮這些孩子的內(nèi)心想法和心理活動,多給予他們一些關(guān)懷。幼兒園的教師也可以多進行交流與溝通,多去分享教學過程中的經(jīng)驗,指出對方的不足,從而為提升幼兒的自信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只依靠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教師與家長的共同努力。因此幼兒教育可以在教學課程中設(shè)置家長參與的環(huán)節(jié),以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信心,更好地讓幼兒融入到幼兒園大集體之中。大量的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學歷越高的家長越注重親子活動以及對孩子的陪伴。學歷較低的家長并沒有認識到參與到孩子課程中的重要性,僅是簡單認為在學校由老師教育就可以了,不再需要家長的陪伴。這種教育理念是十分錯誤的,家長應(yīng)該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多給予孩子陪伴,積極參與到孩子的幼兒園課程中,加深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鏈接,這樣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對于幼兒園的親子教學課程,家長也可以積極獻言建策,提供一些活動建議。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去看一些親子書記,掌握先進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幼兒園多向老師了解孩子最近的學習動態(tài),以更好地拉近與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提升幼兒的自信心。
3、要懂得保護幼兒的個性與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幼兒的自信心,一定要懂得尊重幼兒,保護他們的個性與創(chuàng)造能力。但很多時候家長或教師并不懂得如何尊重幼兒。比如直接否定幼兒的行為,幼兒時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與興趣,但家長或教師的憂患意識、過度保護意識比較嚴重,如果幼兒接觸到了一些危險的事物會立即阻止幼兒的行為,直接遏制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能力。再比如家長對幼兒的過度保護與縱容,當幼兒犯了一個小錯時,家長或教師覺得沒有觸碰到原則問題,便不去批評或懲罰他們。但幼兒會認為自己做的沒有錯,可能還會繼續(xù)做出此類行為。比如幼兒去鄰居家做客,偷偷拿了鄰居家哥哥姐姐的玩具回家。如果家長置之不理,不告訴幼兒這個行為是錯誤的,幼兒便會感覺自己做的是正確的,最終可能會進行犯罪。因此幼兒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懂得保護幼兒的個性與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幼兒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以提升幼兒的自信心。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對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不僅需要教師進行不斷地正面鼓勵,還需要加強家長的課程參與,尊重幼兒、保護幼兒的個性與創(chuàng)造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學習與成長。
參考文獻
[1] 陳榮.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中有效運用賞識教育的策略研究 [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18,01(22):55-59.
[2] 張濤.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課堂提問的調(diào)查與分析[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 教育科學版 ),2016,03(29):69-72.
[3] 孫小燕.如何幫助幼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5(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