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蘭
摘 要: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教育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與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素質教育逐漸被重視以及落實的今天受到越來越多教學研討者的關注。在小學階段,教師的言行舉止以及班級內所組織的各種活動都可能對學生的行為習慣以及思想觀點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小學班級的班主任必須重視自己班級管理策略的應用,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加健康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除此之外,優(yōu)秀的班集體同樣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動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之中收獲美好的校園回憶。
關鍵詞:主題班會;班主任管理;班級凝聚力;德育教育;師生關系
主題班會作為一種典型的班級活動,在各個教育階段都有著十分重要的體現(xiàn)。而這一教育活動同樣是小學階段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中重要的管理措施與活動。通過主題班會的開展,學生對于班集體的認識能夠得到加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級凝聚力。同時這樣的主題活動同樣能夠為教師提供展開德育教育的良好機會,幫助教師全方面的展開學生的教育工作。更為重要的是,當教師能夠尋找到恰當?shù)陌鄷黝}以及班會形式時,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拉近。本文以此為主題展開敘述與討論,以供各位教師參考。
一、增加班級凝聚力
班級凝聚力是一個班集體是否團結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也是班級內學生榮辱感和責任心的量化標準之一。在小學階段,教師更應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整個班集體的責任意識,使得學生所處的班級環(huán)境更加團結,讓學生在班集體力量的積極影響之下健康成長。
例如,在學生剛剛進入小學階段時,開展主題班會課堂以加強學生對于班集體和教師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對于年紀較小的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新的學習環(huán)境可能是一種挑戰(zhàn),也可能是一個新的樂園。當面對不同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狀態(tài)時,教師應積極地引導學生情緒,讓學生感受到他們對于班集體的責任感與義務感。比如,教師可以首先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并應用趣味短視頻或者幻燈片等方式來加強學生對于學校和班級的認識。這種方法能夠有效轉移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今后的學習生活。當學生逐漸步入高年級階段,并能夠對班集體凝聚力量產(chǎn)生一定的認識之后。教師便可以向學生播放一些以團結為主題的電影或視頻片段,并以此為主題展開班會課堂,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班級團結的內涵與意義。這種類型的主題班會的展開能夠讓班級內的學生更有凝聚力量,同時對于學生健康人格的發(fā)展也有積極的影響作用。
二、方便滲透德育教育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理解德育教育內容可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通過主題班會課堂對學生傳授相關德育教育理念則成為教師普遍應用的教學方法。在主題班會之中,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與德育知識有關的學習素材,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之下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念。
例如,教師在選擇班會課堂的主題時可以參考傳統(tǒng)節(jié)日所代表的傳統(tǒng)德育道理或者近期社會中發(fā)生的與學生有關的德育事件,這兩者都能夠在帶給學生吸引班會課堂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對德育知識的學習與理解。比如,教師可以借國慶節(jié)開展愛國教育主題班會課堂,并通過組織學生觀看國慶閱兵活動來提高學生對于祖國的責任感和熱愛之情。再比如,教師可以根據(jù)近期社會中發(fā)生的案例,來加強學生的道德法律意識。尤其是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應通過典型案件引導學生知法,懂法,守法,幫助學生樹立做文明公民的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法律觀念,加強學生學習與生活中德育教育的滲透。這種類型的主題班會課堂并不僅僅局限于上面提到的兩種,德育教育應無時無刻地滲透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之中。
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良好的班集體不僅僅體現(xiàn)在班級凝聚力量方面,同時也體現(xiàn)在師生關系程度方面。主題課堂能夠為教師提供親近學生,拉近自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的良好機會,同時也能夠讓教師更加了解自己班級內的學生特點,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例如,在開展主題班會教育課堂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同分享自己對于班會課堂主題的觀點與看法,并積極的回答學生在班會課堂中所提出的有關問題。教師可以在每周的班會課堂之中設置一個“我想對你說”的問答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之中,教師需要回答學生所提出的有關學習或者生活的問題,或者接受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所提出的建議。為了鼓勵學生與教師積極的進行溝通,在聆聽學生建議的過程之中,教師可以選擇匿名信件的方式,或采取一些其它能夠有效保障學生自尊心理的方法。在班會課堂之中與教師進行積極的定期溝通,能夠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更加融洽,同時也能夠使班集體的凝聚力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主題教育課堂并不僅僅是教師展開班級趣味活動,豐富學生學校生活的契機,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質以及思想觀念的渠道。教師應加強對主題班會這一班級管理活動的重視,選擇恰當良好的班會主題以及積極向上的課堂內容展開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獲得健康向上的成長過程。
參考文獻:
[1]孔秀玲.略談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經(jīng)驗[J].學周刊,2016(31).
[2]王文麗.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