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余德
摘 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強詞語的教學及課外的積累是非常必要的,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并學會將書本語言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學以致用,學生才能生動、流暢地寫出自己的文章。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詞語運用;教法探究
《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彪m然,教育界的專家一再強調(diào):要辨證地處理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的語文本色,讓語文教學回歸常態(tài),真正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钡牵瑥奈覀兡壳暗男W語文課堂來看,非語文的東西太多,有些教師不進行詞句的辨析,語言的積累,仍然精講細問,課件錄象有時令人眼花繚亂,合作交流形式嚴重,忽略了詞語地理解、積累與運用,“基礎性”沒有得到重視。詞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的基礎,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閱讀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是不容忽視的。
一、培養(yǎng)習慣,初步積累
“好的習慣,讓人受用終生”。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中高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教師可以在每學習一篇課文之前,讓學生預習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如畫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不理解的新詞;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識字,并且找到新詞在字典中的解釋;摘抄自己認為寫得最美的詞句等。通過預習學生既了解了部分新詞的大概意思,又初步積累了一些優(yōu)美詞句,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學法滲透,深化積累
抓好詞語教學,讓學生會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學生只有理解了所學詞語的意思,才能正確地運用他們進行表達。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很多。
(一)詞語互換法。閱讀時可用換詞的方法理解詞義,如特級教師李衛(wèi)東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微笑著承受一切》中的“不幸”這個詞時是這樣做的:什么是“不幸”?請給“不幸”換個詞好嗎?學生換成“悲哀、悲痛、災禍”等詞語,然后,又讓學生讀出這種感受,在這里學生既理解了“不幸”的意思,又感受到桑蘭的悲痛以及她的勇敢與堅強,從而,理解了課文的內(nèi)涵。通過詞語互換法,不但能聯(lián)系舊知,啟迪新知,還可以學到作者運用語言的獨特魅力。
(二)表演法。有些詞語可以通過師生們的表演來理解的,如:全國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在執(zhí)教《小稻秧脫險記》一課中,對“一擁而上”、“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等詞語的教學,就是通過師生共同表演來引導學生理解的:老師當小稻秧,幾個同學當雜草,通過他們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繪聲繪色的表演,學生們就輕松、愉快的理解了這幾個詞的意思。
(三)詞文結(jié)合,理解詞語。在《課標》第二學段目標中明確指出:“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痹谖覀兊慕虒W中,有些詞語的理解,學生只要通過朗讀,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就明白了它的意思。我曾聽過一位老教師在執(zhí)教人教版《鳥的天堂》一文中“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對于“應接不暇”這個詞語的指導是這樣的:讓學生先查字典,理解“暇”字的意思,再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最后讓學生說“應接不暇”在文中的意思。這樣教太繁瑣,而我認為學生只需聯(lián)系上文描寫的“鳥多”,再聯(lián)系下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本秃芮宄孛靼琢诉@個詞語的意思是:本課形容鳥多,眼睛看不過來。同時又讓學生感受到眾鳥紛飛的熱鬧場景,體會到:“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這句話的含義。
除此之外,理解詞語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如:想象法、電教演示法、動作釋義法、簡筆畫勾勒法等。我們老師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姆椒?,在教學中給予滲透,從而,讓學生增加語言儲備,深化詞語積累。
三、學用結(jié)合,沉淀積累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設計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利用自己積累的詞語練習說話,使學生把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并沉淀積累。毛澤東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币虼耍诮虒W中老師要找準讀寫結(jié)合的訓練點,讓學生學以致用,如學生學完《高爾 基和他的兒子》一文后,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并收集一些有關材料,結(jié)合本課所學過的內(nèi)容,代高爾基的兒子給高爾基寫一封回信。學完《北大荒的秋天》可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第四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寫“原野熱鬧非凡”的,試寫一段描寫景物的片段。學完寫人的文章,中年級的學生可以仿寫人物的外貌,高年級可以寫出人物的特點。只有模仿,才會有創(chuàng)造。低年級可以適時讓學生用詞造句,用學過的詞語寫一段意思連貫的話等。指導學生靈活運用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優(yōu)美片段是沉淀語言積累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有機結(jié)合,指導學生運用好所積累的詞語。
四、拓展延伸,豐富積累
孔子說:“不積蛙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睆娬{(diào)的是厚積而薄發(fā)。我們教師不僅讓學生在課內(nèi)理解詞語,積累語言,還要鼓勵學生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積累常用的諺語、歇后語,留意周圍的標志、廣告詞,并隨時記錄到自己的日記中。在詞語的積累中,教師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主動地積累。指導他們寫好讀書筆記:摘錄好詞佳句、名言警句、成語格言、優(yōu)美詩詞,把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語言材料積累多了,寫文章就會語言豐富,表情達意就揮灑自如了。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文峰鎮(zhèn)喬家坪小學,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