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榮 郁科科 馬莉 張高強 張國平
摘 ? ?要: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開放互動式的新型教學方法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已被應用于實踐當中。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法,對蒲城縣三所高中案例教學法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進行調查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今案例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重要問題,并對此提出建議,為案例教學法的研究及靈活運用提供實施依據(jù)。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 ?高中地理教學 ? ?應用分析
1.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各項社會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教育行業(yè)是人才的搖籃,課堂教學是知識教育的基本方式,為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國家多次實施課程改革。如此,由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而引起的課程環(huán)境變化,既給教師提供了充分展示教學智慧的寬廣平臺,創(chuàng)造了發(fā)展機遇,又面臨新問題。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地理教育在學科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學科重要性日益突出,教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但所有人都好像把目光集中在了“新”上,卻忽略了最基本的教學質量?!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管是哪種教學方法,都必須正確、合理、科學地運用它,而不是拘泥于某種形勢,或者只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潮流。
案例教學法被譽為搭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在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自主式、發(fā)現(xiàn)式、探究式學習越來越受到重視,案例教學法成了教育界的寵兒?,F(xiàn)如今,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不管是人教版、湘教版抑或是中圖版等,都把案例教學作為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運用案例教學法就成了多數(shù)人關注的熱點。
2.案例教學簡介
普遍認為案例教學法源于20世紀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提倡的一種獨特的典型案例教學方法。英美等國家最早將其應用于法學教育中,隨后被推廣到醫(yī)學、商業(yè)等行業(yè)中[1]。案例教學法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案例教學法的表現(xiàn)形式以案例分析為主。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生對案例情況的具體分析和探究,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認知和解決能力。學生只有從案例出發(fā),在掌握資料的基礎上對其分析、探討從而解決問題,才能使認識得到深化。二是案例教學中的案例涉及多方面內(nèi)容,需要學生權衡利弊并綜合各種理論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因此學生要開動腦筋發(fā)散思維、主動學習。教師在這種教學情景中只能給予引導,要突出學生才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和學習活動的中心。三是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既注重案例分析結果,更注重學生分析、探究案例過程的教學方式。學生只有積極地參與案例分析、探究的過程中,才能使其對案例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內(nèi)關于案例教學在地理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2]。知名專著如鄭金洲編著的《案例教學指南》、靳玉樂主編的《案例教學原理》等為我國案例教學法提供了理論基礎。即便如此,案例教學法對于我國來說屬于舶來品,且研究較晚,目前相關理論頗多,應用實踐方面仍然不夠,要使案例教學法與我國實際國情及思維習慣相結合,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3]。本文以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三所高中為調研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結合的方式研究案例教學在縣域空間尺度內(nèi)的實施情況,研究結果可為該區(qū)域未來地理領域教學方法提供經(jīng)驗參考。
3.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選擇了蒲城縣不同層次的三所高中(分別為堯山中學、蒲城中學及蒲城縣第三中學)進行隨機性調查,共分發(fā)調查問卷300份,回收291份,問卷回收率97%。
4.問卷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有56.70%的教師選擇將課本上大部分案例講授給學生,說明教師對案例教學還是比較重視的。但53.61%的教師選擇講授課本案例,很少結合鄉(xiāng)土地理編寫案例或根據(jù)學生學習狀態(tài)運用自身儲備的案例進行教學,說明教師編寫案例的能力或案例儲備量略顯不足。在案例教學前,教師很少讓學生搜查資料,47.42%的教師選擇讓學生自行閱讀案例;在案例教學中,高達75.26%的教師選擇自己講解案例,46.39%的教師偶爾會結合其他教學方式進行案例教學,這樣的課堂完全忽略學生的自主性,以致學生上課激情不高。盡管68.04%的教師在提問時選擇讓學生充分思考,自愿回答,但是僅有5.15%的學生主動參與,50.52%的學生偶爾才會主動參與,學生課前對于案例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充分,課堂聽課自然顯得吃力,再加上老師多采用自己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不高,課下復習效果甚微。調查統(tǒng)計顯示,46.39%的學生反映班級同學在案例教學中參與程度一般,45.36%的學生反映自己偶爾會將案例和知識點結合起來復習,因為印象不深刻。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案例教學法在實施期間仍存在不少問題,我們應進一步改進。
5.存在問題與建議
5.1存在問題
案例教學法教授的是一種思維、方法和能力,對教師和學生都有較高要求。通過對案例教學法在渭南蒲城三所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調查發(fā)現(xiàn),案例教學法在地理教學中應用還存在以下重點問題:
第一,幾乎完全等同于舉例教學。在案例教學廣為重視的今天,對于案例教學的實施對象卻對案例教學了解甚微。在地理教學中,一些教師將案例教學法完全等同于舉例教學法。簡單來說,案例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師生、生生間的探究、分析、討論發(fā)現(xiàn)案例當中所蘊含的真理或規(guī)律的雙向教學活動,舉例教學法則是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某一個理論或規(guī)律,而進行的教師單方面的教學活動。但在現(xiàn)今教學中教師卻將案例本身作為重點,把案例的背景、緣由、過程等反復講解,而忽略了案例要真正教給我們的東西,將案例教學法理解成了教案例。比如,在人教版必修三課本中,在進行“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森林的開發(fā)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流域的綜合開發(fā)——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等課題時,教師往往把重點放在了“以……為例”上面,而忽視了案例教學的真正目的是從案例中分析、討論得出地理原理,把案例教學法等同于舉例教學法,僅僅是為地理原理而了解學習一個案例,更不要說最終實現(xiàn)案例遷移了。
第二,實施過程“換湯不換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地理教材中加入較多的典型案例及案例探究與課本相吻合。若不吻合,則成為教師的表演時間,由教師將準備好的結論講解給學生,久而久之,學生也把案例教學中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探討和分析過程當作流程。老師讓討論時,學生在神游,等著老師公布結論,老師看學生心慵意懶,自己就消極,在校教師勢必推行案例教學法,然而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盡管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引用案例教學,但教學方式還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他們只注重教學結果,僅僅把案例當作故事一樣講給學生聽,關于學生分析、討論中的問題不予評價,只在乎學生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以致案例教學處于教師全堂講的狀態(tài)。
第三,學生對于案例過于生疏。經(jīng)過認真的調查訪談及對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宏觀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教師上課所用案例比較生疏,課前準備不充分。主要表現(xiàn)在進行案例教學時,學生對老師所講案例接受能力差,分析討論不知從何下手,且大多數(shù)同學都認為在案例教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難以理解,對于案例和理論不能融會貫通,做不到知例達理的效果。這也是案例教學法進行中遇到的最大困境。
5.2建議
針對目前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皬妼⑹窒聼o弱兵”,教師的水平永遠決定著教學質量,所以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刻不容緩。對于案例教學來說,必須對教師的案例教學能力進行相應培訓,豐富教師案例教學內(nèi)容,增加高品質案例的積累,強化編寫案例的能力和對案例的宏觀掌控能力。
第二,在案例教學中不能禁錮于一種教學方法,要結合其他教學方法彌補案例教學法的不足。比如將案例教學法和比較教學法結合使用,或將案例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法結合使用,等等,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正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第三,做好案例教學準備工作。由于地理學科屬于小學科,課時少,但案例教學時間調控難度大,這就要求師生在課前務必做好充分準備,教師和學生熟悉案例是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
第四,樹立學生對地理的思想觀念。由于文理分科及小學科的緣故,導致一些學生對地理課程不夠重視,盡管國家提出“3+2”模式的高考制度,但由于本地區(qū)還未實行,在適應案例教學法時消極被動,教學目標難以實現(xiàn),因此必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第五,精選和優(yōu)化案例。地理教學課時有限,要強化案例教學效果,必須精選優(yōu)化案例。案例教學的中心是案例,案例本身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案例教學效果。教師應結合鄉(xiāng)土地理、時事熱點等選擇學生既感興趣符合其認知規(guī)律又緊扣教材中心的案例,提高學生的熱情,防止出現(xiàn)課堂冷場等現(xiàn)象。
參考文獻:
[1]翟一蔚.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區(qū)域地理教學中的應用[D].煙臺:魯東大學,2016.
[2]李文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
[3]劉丹丹.××中學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施現(xiàn)狀及對策[D].合肥:安徽師范大學,2015.
基金項目:寶雞文理學院第十三批教學改革項目(18JG YB67);陜西省自然地理學重點學科資助。
通訊作者:郁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