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玲 肖繼新 孟文靜 袁春蘭
摘 ? ?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面臨新的問題和任務。高校是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些根本問題。高校思政課教師是大學生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直接引路人,要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政治素質工作。本文從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定位、政治素養(yǎng)、理論學習和實踐等方面對此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 新時代 ? ?高校思政課教師 ? ?政治素質
2018年8月,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進入新時代,我國改革推進的難度和風險越來越大,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將面臨新的問題和任務,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他指出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高校是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要場所。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他強調,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高校,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地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劉云山同志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時強調,要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強教師隊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
在高校教師隊伍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所占的比重雖然不大,卻是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最直接的傳播者,是大學生思想意識形態(tài)工作最主要的引領人。思政課教師政治素質如何,對大學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思政課教育的重視及對思政課教師培訓力度的加大,思政課教師隊伍整體的思想政治素質明顯提高。面對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復雜性,高校要完成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合格時代新人的任務,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素質問題。
1.提高和強化思政課教師的定位意識
目前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大多來源于高校思想政治專業(yè)或者相關專業(yè)的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yè)生,應該說具備擔任思政課教師基本的素質。比如:有一定的理論功底,大部分思政課教師都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也有一定的政治素養(yǎng)。但不能否認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師確實存在對自身定位不正確的問題,即把自己僅僅當作和其他教師沒有區(qū)別的一名普通教師,對于思政課教師的特殊性缺乏深刻的認識。高校思政課教師并非一般教師,在承擔授業(yè)解惑的同時更承擔著“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使命。因此,思政課教師一定要準確理解和把握自己的雙重定位,這樣在教學中才能時刻提醒自己,牢記雙重職責,主動自覺地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以自身的政治責任感感染學生影響學生,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yǎng)。
2.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養(yǎng)
思政課教師的特殊使命,客觀上要求教師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下發(fā)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提出“建設一支理想信念堅定、師德高尚、理論功底扎實、教學效果良好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把政治立場作為教師聘用的首要標準,嚴把教師聘用政治關。在事關政治原則、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上不能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的,或理論素質、教學水平達不到相應課程要求的,不得繼續(xù)擔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這是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政治意識提出的明確要求。按照這一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首先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意識,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思政課教師要傳道解惑,首先必須明確所傳之道是馬克思主義之道。因此,傳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必須加強自身政治修養(yǎng),時時刻刻自覺地、主動地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在政治上站穩(wěn)立場、“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到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只有教師政治立場堅定,才會潛移默化地啟發(fā)引導學生堅定政治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再者,要不斷加強政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課教師的政治學習不僅是提高業(yè)務素質的要求,更是提升政治素養(yǎng)的要求。思政課教師的任務是不僅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發(fā)展情況及時引進課堂,更要讓這些理論進學生頭腦,讓學生真學、真懂、真信。打鐵先需本身硬,思政課教師只有不間斷地加強政治學習,才能增強對理論的理解和領悟,及時了解并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我黨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才能積極引領思政課教師角色定位,勇于擔當責任并在意識形態(tài)的“交鋒地”中旗幟鮮明地站穩(wěn)立場,批判各種錯誤思潮,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3.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原著的學習
教育部副部長李衛(wèi)紅曾指出:“要認真抓好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的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問題,真正讓懂馬列、信馬列、有理想信念的教師來教思想政治理論課?!彼颊n教師雖然絕大多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出身,但從我國本科、碩士、博士教學過程中及教學內容看,把馬克思主義原著作為系統學習教育的高校并不多。因此大多數思政專業(yè)畢業(yè)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大多屬于碎片化的了解,缺乏系統性。同時伴隨著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迅速普及,一些教師誤認為上網學習是一種最便捷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上網查閱。這種快餐化的知識雖然可以暫時彌補一些教學不足,但一些思政課教師,包括中老年思政課教師,仍然會感覺由于自身對馬克思主義原著掌握的有限性,導致課堂缺乏足夠強有力的說服力、感染力。因此要講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較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功底,花大氣力、踏踏實實認真研讀、熟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深入而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研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當代實際問題相結合,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創(chuàng)新,在求真學問、悟真道理上下功夫,弄清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的來龍去脈和內在規(guī)律,讓大學生在學習原著的過程中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提高大學生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興趣。
4.要深入實際、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源于其實踐性。思政課教師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論素質,必須深入實踐,在教學中不斷了解社會發(fā)展的情況和學生思想變化實際情況。新媒體時代,文化的多元化、國際化、信息的網絡化,一方面讓大學生可以了解來自世界的各種各樣的思想、意識。另一方面世界及我國社會各方面的迅速變化發(fā)展會使一些大學生對諸多社會現象、社會熱點產生不解和疑惑,對這些問題大學生急切渴望通過思政課教師得到解答。教師如果不能及時了解這些變化,只會照本宣科、紙上談兵,就不能解答學生存在的實際問題。所以,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必須自覺深入社會實際,認真研究社會熱點、理論難點,注重研究青年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思潮等問題,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銜接起來,及時科學地分析和解答大學生的疑惑,堅定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真正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guī)范相統一。
思政課教師提高政治素養(yǎng),目的是承擔起培育合格接班人的歷史使命。教學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學生不僅要從教師身上學立場、學知識,教師也要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中不斷總結了解學生想聽什么理論?教師應該給學生什么理論?因此,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意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模式。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采用網絡、新媒體教學平臺等手段和資源,用科學理論給大學生及時解疑釋惑,加強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科學認識。
當然,高校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問題的提高不僅是教師的問題,要全面不間斷地加強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也需要高校和社會的全體努力。高校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體系建設,為思政課教師隊伍整體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好的研究學術環(huán)境。社會、政府要為高校提供更多可供教師實踐的條件和場所,促進高校思政課課教師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進而不斷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孔德生.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綜合素養(yǎng)論要[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6(7).
[2]劉書林.如何提高思政課教師素質[J].中國教育報,2007(3).
[3]葛彥東.切實增強高校思政課教師的看齊意識[J].紅旗文稿,2016(22).
[4]侯衍社.做新時代高素質的思政課教師[J].中國教育報,2018(7).
[5]陳寶生.做好教育戰(zhàn)線意識形態(tài)工作[J].紫光閣,2016(12).
[6]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5-2.
“高校思政課教師政治素質問題對策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8030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