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杏
摘 要:分層教學,指代的是在學生知識、能力以及學習需求不同的情況下,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施行不同類型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使用不同類型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讓不同層次學生都可以提升自身學習水平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此詳細介紹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方法,希望在日后中職語文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將分層教學模式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分層教學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施行分層教學模式的意義
隨著各個職業(yè)院校實際運行的過程中都有不同規(guī)模的擴招,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不斷降低,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自然也就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最為明顯的問題是,教師難以將教學的起點確定下來,也難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考慮到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所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優(yōu)秀學生感覺到教師講解的內容沒什么用處,后進生難以跟上教師的講課進度,想要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自然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甚至還會對學生就業(yè)之后的崗位適應性造成一定影響。依據(jù)職業(yè)教育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可以認識到的是,一定是需要在以往一刀切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進,遵循以人為本理念,科學合理的施行分層教學模式,讓本班級當中不同層次的學生語文素養(yǎng)水平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施行分層教學策略的方法
(一)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
教學流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的過程。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引導各個層次的學生積極分析問題,并就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在向學生講解一篇課文的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應當遵循從具體到抽象,從淺顯到高深的規(guī)律,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可以分析的問題,并在積極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比方說,第一個層次,引導學生去閱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讓學生分析課本中講述的到底是什么內容。第二個層次,細致的閱讀課文,讓學生分析課文是以一種怎樣的方法寫的,語言是怎樣組織及表達的。這一層次上的問題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層次較低的學生也可以將教材作為依據(jù),在認真分析之后取得一定成果,還可以提升中高層次學生的思維活躍性。第三層次,更深層次的去啟發(fā)學生課文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寫發(fā)揮出的作用是怎樣的。因為有了前幾個層次的鋪墊,中低層次學生對高深問題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也可以有一定認識。高層次學生可以在分析這類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啟示,促使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學設計分層次是分層教學模式得以施行的重要前提條件,只有依據(jù)分層教學設計方案開展教學工作,才能夠讓學生思維活躍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以免低層次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進度,難以對中職語文教學效率及水平做出保證。
(二)強化閱讀,尊重個性,學會對話
閱讀在語文教學領域中占據(jù)的地位十分重要,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以及文本之間對話的一個過程。優(yōu)美的語言、空靈的意境以及豐滿的人物都是需要通過閱讀才可以感受到。教師在閱讀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應當向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高層次學生應當更多參與到個性化閱讀當中。中層次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應當更為重視語句的理解,將自己的感受說出來。低層次的學生應當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流利的朗讀方法,因為充分尊重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那么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每一名學生都感覺到自己有收獲,可以在閱讀之后說出自己的感想,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為輕松活躍一些,將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充分激發(fā)出來。
(三)依據(jù)本學校實際情況,在語文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刪改
職業(yè)院校語文教材劃分各個單元的時候,一般是將問題作為依據(jù),各個單元中的文章都具有一定整體性及系統(tǒng)性。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單純依靠教材中的單元劃分開展教學工作,就和本學校實際情況之間的適應性不強。特別是某些文言文因為難度比較高,學生難以對文言文內含及意義形成清晰的認識,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教師在正式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可以適當?shù)膶@些內容記性刪改。著重向學生講述時代性、人文性以及應用性比較強的文章。學校還可以其實依據(jù)自身實際情況,編制適合本學校實際情況的校本教材作為補充性內容。不同層次學生在教材適當取舍以及校本教材的補充之下,自然是可以找尋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促使不同層次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三、結語
分層教學模式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既會承認各個學生之間的基礎差異,也更為重視從發(fā)展的角度上開展教學及評價工作,所以可以將學生身心特征作為依據(jù),面向所有學生,切實遵循因材施教理念,克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障礙,以免在中職語文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一種,好學生主動學習,中等學生被動學習以及差生不學習的態(tài)勢,將各個層次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充分激發(fā)出來,推動中職語文教育事業(yè)逐漸走上一條全面發(fā)展道路上。
參考文獻:
[1]楊妮妮.“生命教育”背景下中職語文的體驗式教學模式初探[J/OL].學周刊,2019(21):19.
[2]葛蘭寧.借助有聲藝術形式再現(xiàn)詩歌之美——中職語文教學經典詩詞品賞新法初探[J/OL].學周刊,2019(18):25-26.
[3]袁文靜.探究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9(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