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靜
摘 要:伴隨新課改的縱深推進,強調(diào)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創(chuàng)新性。這就需要教師做好教學反思,具有自我總結和回顧的意識,進以優(yōu)化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一直是較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不僅是學生語文聽、說、讀綜合能力的反映,更將在學習累積中,促進小學生具有良好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表達能力。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實踐,以簡析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教學現(xiàn)狀與反思著眼,探析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教學的有效措施,以期為構建高效小學作文課堂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指導 教學反思
一、摒棄定式教學,注重教學引導
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教師更注重創(chuàng)新方法的應用,在作文教學中也會給予小學生更多發(fā)揮想象力的空間[1]。但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影響下,很多教師難免會形成定式思想,認為學生作文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xiàn)在考試中的作文分數(shù)里。受此影響,在課堂中,教師的作文指導,也難免多是側重提分技巧展開:應具有良好的審題能力,可以把既定題目按詞拆解,逐字分析。例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三年級“這兒真美”寫作練習中,教師要求學生以“這兒”(地點)、“真美”(美的特點)描寫出來,以更符合題意,或是以范文為引導,讓學生進行仿寫。此類教學指導幫助學生確定了寫作的中心思想,搭建了寫作框架,但是也較易限制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小學生雖然閱歷和認知水平有限,但其作為獨特的個體,對于事物、美景也會具有自我感受,作文更應該是學生將所思所想、情感體驗通過文字清晰地表達出來,進以書寫生活、傾訴情感[2]。為此,教師更應注重做好教學引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可進行教學實踐的,帶領學生去觀察校園中的樹、公園中的花,從而使學生在具有豐富的生活體驗中理清寫作思路,而不是框架設定,將學生的思維固化。
二、改變?yōu)閷懚鴮懀囵B(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是學生的內(nèi)心所感的文字呈現(xiàn)形式,但是很多教師都將寫作作為一種教學任務的布置,認為只有耕筆不輟才能具有好的寫作思路和靈感。例如:在“寫日記”教學中,教師會讓學生每天進行日記記錄。學生常常感到無事可寫,但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寫的日記如同流水賬,基本大同小異,甚至學生之間日記高度雷同的情況也是時有發(fā)生。這是因為學生只是把寫作當成“差事”,有些同學還會對寫作產(chǎn)生抵觸心理,認為作文很乏味。這樣的作文教學指導,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也難以發(fā)揮寫作的有效性。為了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開始,讓學生意識到寫作是創(chuàng)作,是對階段學習的總結和回顧。為此,教師可在教學中注重對寫作教學的滲透和啟發(fā)。
三、改變說教指導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
在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的作文有文采,教師多注重對修辭手法、行文結構進行大篇幅的講述,形成“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相對處于被動的學習位置[3]。例如:在進行“這樣想象真有趣”寫作指導中,為了使學生能寫出童話故事。教師會在寫作講述:1.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中的幾種,要輔以心理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來體現(xiàn)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特征;2.秉持龍頭、鳳尾的原則,讓開頭吸睛、結尾點題;3.為你的故事起一個奪人眼球的題目。整堂課教師講的事無巨細,但是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
教師應適時地轉(zhuǎn)變指導角度,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如:讓大家總結一下動物的形象特征,學生們有的說獅子是森林之王,比較樂于助人,是很威武正義的,有的說猴子比較聰明機靈,所以有“猴精”的形容。教師應充分的鼓勵學生的表達,以此幫助學生進行素材選擇;還可以讓大家以構思交流的方式,說一說自己想要寫什么內(nèi)容,進以促進學生擬題立意;為了促進學生的寫作更具邏輯性,教師可進行相應的寫作引導,使學生具有統(tǒng)籌布局的意識。運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方式,教師隱身為課堂的觀察者、構建者,使學生能夠踴躍想、大膽說,在思維碰撞中形成創(chuàng)作的火花,從而使作文內(nèi)容更飽滿、充實。
四、促進讀寫結合,形成閱讀與寫作的互動
寫作的根基是源于對認知的累積,應改變閱讀與寫作的獨立關系,將兩者融合起來,重視讀寫互動,使學生形成閱讀積累,從而具有良好的寫作能力;為了寫出深刻的文章,進行廣泛閱讀的良性循環(huán)。在以往教學中,教師有所忽視學生讀寫能力的協(xié)同發(fā)展,使寫作、閱讀孤立化,沒有意識到課文對寫作的引導作用。例如: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學習中,教師可將重點詞語莫名其妙、質(zhì)樸、春風拂面等一一出示,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對于莫名其妙,學生們的解釋有的是“事情發(fā)生的比較奇怪”“讓人摸不到頭腦”“無法解釋,說不出原因”等,從而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的品讀,作者用了哪些精妙而又準確的表達,使文章栩栩如生,哪些地方是在寫作中可以借鑒的。
結語
作文作為小學教學中的重難點內(nèi)容,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教學中,應具有反思意識:一方面,應意識到提升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單憑刻板練習、技巧灌溉是難以取得顯著效果的,需要教師扭轉(zhuǎn)教學理念,凸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從而培養(yǎng)其良好的寫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在閱讀中思考,以引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為導向,培養(yǎng)其良好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邵文慶.對強化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效果的相關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5):71.
[2]吳志艷.強化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效果的若干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3(z1):445.
[3]沈衛(wèi)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以及反思[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