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清嵐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目前我國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有效的策略,希望可以促使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關(guān)鍵詞】新課改;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1.家長對語文教學的認知觀念較為片面、滯后。在農(nóng)村,受傳統(tǒng)老觀念的束縛,大部分家長潛意識里還是認為人們平常生活中的交流就是在學習語文,認為學語文就是學習漢字,漢字認識越多,語文學的就好。而且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就可以教孩子學習語文,相比于語文成績來說,他們更加注重孩子的數(shù)理化英成績,認為這些知識有用而自己又不懂,必須由專業(yè)老師去教孩子,而對于孩子的語文成績卻不夠重視。此外,在他們眼里,小學語文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沒有必要花大量時間去學。
2.教師老齡化。在農(nóng)村,教師老齡化現(xiàn)象比較嚴重,尤其是語文課堂,我們看到的大都是一些老教師,其中一些教師的教學思想陳舊,教學理念也比較落后,雖然實行新課改,但還是按部就班教學,所以讓他們?nèi)ソ邮?、采納、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及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困難。而且大多數(shù)老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仍然用當?shù)胤窖赃M行授課,學生們的語言功能也無法得到提高。雖然也有一些年輕教師加入,但他們大都還是一味地模仿老教師的思路,墨守成規(guī),不愿去嘗試、去改變。
3.教學方式單一。目前課堂教學仍然采用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整整一堂課45分鐘,教師講解課程內(nèi)容就用去近40分鐘,將所有知識點寫一黑板,學生幾乎沒有獨立思考、探討問題的時間,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甚至有些老師只是將文章讀一遍,或者點名讓學生一人一段讀一遍,提問學生每段中心內(nèi)容,而那些等待老師提問的同學忐忐忑忑,一心只想著文章讀到哪里了,老師會不會提問我,他們盲目焦急地翻著參考書、問周邊同學,哪里還會安心讀文章?甚至一些老師為了提高語文成績,將一些重點語句、一些古代詩詞硬性要求學生背寫下來,考試便讓學生默寫或者填空作答。但殊不知語文是一門有感情、有色彩、有樂趣的課程,可以給人無限的遐想的空間,可以讓學生設身處地地與筆者進行靈魂深處的思想碰撞與交流,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提升孩子們的內(nèi)在修養(yǎng)。而如今有些老師的教學方式將一門有靈魂的語文課堂變得枯燥、單調(diào),甚至讓學生害怕、抵觸,學生哪里會有對語文的樂趣,語文都失去了樂趣,其他課程又怎會學好,而且從小身心都沒有發(fā)展好,又怎會成長為一名有愛心、有思想、有深度的有為青年?
4.課堂氛圍差。在農(nóng)村,教師被認為是神圣的存在,課堂上教師完全是主導地位,不可侵犯,所以有些老師往往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進行教學,不在乎學生是否聽得懂、愿意聽,這樣學生在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就會更少,不會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大多老師認為必須嚴厲的面孔對待學生,不然怕“震懾”不住學生,但沒有一個和藹可親的形象,學生更不敢發(fā)言,不敢提出問題,上課也不敢說話,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只能聽到教師一個人在說,長此以往,教師也得不到同學的回應,與學生之間交流匱乏,幾乎沒有溝通,教師授課的積極性、教學熱情也會大打折扣。
1.改變家長對語文教學的偏見。新課改要求家長具有新的教育評價觀以及樹立正確的課程認知觀。轉(zhuǎn)變過去只注重孩子數(shù)理化英成績的評價觀,糾正過去輕視語文教學的認知觀。這就需要教師做好上訪工作,經(jīng)常與家長見面交流,給家長詳細講解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語文對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讓家長從心底深處重視語文教學,配合教師做好語文教學工作。同時,教師要及時向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身心狀況,把孩子在校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說給家長聽,與家長商量,為每個孩子制訂好自己的學習計劃。
2.采取積極措施不斷引進新人才,運用新理念、新方法教學。新課標強調(diào):教師應該具備專業(yè)的綜合素質(zhì),應該全身心投入到實際工作中去。特別是對于在貧窮艱苦的農(nóng)村,教師更應該堅定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學習教育理論,熱衷于自己的職業(yè),同時要敢于打破以往守舊的授課方式,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嘗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將新理念、新方法融入課堂。當然,我們要求老師做到這些,前提也要保證教師的生活質(zhì)量。這就需要當?shù)卣黾咏處煹墓べY,給教師提供各種福利政策,吸引廣大有為青年才俊來當教師。同時政府也要完善農(nóng)村小學的教學設施,購置促進課堂教學的教學器材,比如為每個教室配備多媒體等,為教師提供一個美好的教學環(huán)境,也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3.不斷豐富教學方法。教師不應該采用灌輸式的單一方式教學,羅列一堆知識點,讓學生去死記硬背,而是應該根據(jù)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想嘗試新事物的這些特性,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或者分組討論,不要點名提問,強制學生回答問題,不要讓他們感到緊張、有壓力,讓學生主動開心的參與到課堂去思考問題、去回答問題,這樣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下與學生一起動手制作一些關(guān)于課文的剪紙、海報等。此外對于一篇文章,教師要課下準備好,課上要聲情并茂的講出來,把自己當作筆者,還原文章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同時引導學生走入文章中去,讓學生能夠自己體會到筆者的思想靈魂與感情,這樣學生可以自由地翱翔在文章中,愛上語文,慢慢也就提升了內(nèi)在修養(yǎng)。
4.給予學生肯定,引導學生思考。課堂上當同學主動回答問題時,老師要給予表揚,聽聽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看法,對某些句段的理解,而且老師要明白,語文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的理解力不同,思想不同,我們不能強制學生必須那樣思考,而是應該與學生共同探討,因為有想法是孩子們創(chuàng)新的源泉,我們要肯定和鼓勵他們大膽思考,而對于那些不愛說話的同學,老師要去鼓勵,去引導,與他們交流,而不是置之不理?;蛟S不愛說話的同學動手能力、理解能力都很強呢?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加以指導,這樣學生也會覺得老師很懂自己,也就會愿意和教師交流,對于教師課上提出的問題肯定也會積極回應。此外,教師課下也需做好充足的備課,保證這堂課的生動、有趣、有思考、有意義。這樣課堂上教師講得津津有味、也與學生做好了交流,調(diào)動好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愿意去講,學生樂意去聽,既是良師,更是益友,那課堂氛圍怎會差,學生成績怎會不提高,學生對語文的樂趣怎會減少呢?
5.走出課堂,感受生活,學以致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讓語文課堂回歸生活,回歸自然,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多與大自然和社會接觸,因為語文也包含生活與自然,這樣也有利于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學習《鵝》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帶學生去見見鵝,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真,學習《春天》這篇文章,帶同學們親身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春天,感受自然的魅力。教師要大膽去想,大膽嘗試新方法,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走出課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新課改要求下,不僅要求教師教授學生語文的相關(guān)知識,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我們學知識就是為了更好地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好,更有意義。此外,教師也可以開展一些與課本相關(guān)的實踐活動,給予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這樣以后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他會自覺調(diào)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不會畏懼、不會選擇逃避,而是積極去思考,樂觀去面對,妥善去解決。
綜上,要提高新課改下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充分調(diào)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促進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提高。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做好一個領路者、指導者的角色,讓學生主動、快樂地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培養(yǎng)好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步宜.新課改下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交流,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