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龍
摘 要:語文具有極強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學習是奠定整個學習生涯基礎的黃金時期,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初步形成并建立起來的。然而,受傳統(tǒng)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小學語文一直存在著一些教學困境,影響著語文教學綜合質量的提升。如何擺脫教學困境,探索出新的語文教學出路,成為目前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困境;出路分析
一、小學語文教學困境分析
首先,從教學理念方面講,傳統(tǒng)教育教學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目標并非常單一,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yōu)樽罱K目標,因此給學生灌輸的也是分數至上的教育觀念,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正確的語文學習和認知觀念的形成。
其次,從教學方式方面講,教師占據著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給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空間,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形成。
最后,從教學內容方面講,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下的語文學科教學通常都是以教材為唯一,并沒有進行適當的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課堂深度和廣度并沒有得到有效拓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出路分析
(一)更新理念——探索語文教學出路的基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本科目及其他科目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由此看來,語文課程在小學階段乃至整個義務教育階段都占據著比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理念的更新是探索小學語文教學出路的基礎,也是構建小學語文新型課堂的基礎;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有明確的教學思路,才能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才能進行高效的語文知識的傳授,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效率。
以詩詞教學為例,我們要從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的教學理念下脫離出來,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等方面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首先從知識與技能方面講,我們首先要掌握相關的生字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其次,在學習古詩詞內容的過程中要學會應用觀察、想象、猜測、對比等方法深入理解詩詞的內容,與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最后,通過整首詩詞內容的分析和研究,結合詩人寫作是的社會背景等客觀因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深化學生的情感。
(二)創(chuàng)新方法——探索語文教學出路的關鍵
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形式的是多種多樣的,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我們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幫助小學生高效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有很多種,如游戲教學,將教學內容用游戲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學生在玩樂的同時還能夠收獲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下,自主發(fā)現問題、合作討論問題、積極探討解決問題等,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等;生活化教學,讓學生深刻認識語文課堂與生活的關系,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應用于具體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扁鵲治病》教學為例,我們從基礎教學目標入手,將小古文的學習分為幾個階段。首先,借助多媒體教學的便利性,采用趣味成語猜猜猜的方式,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說出相應的成語,像守株待兔、亡羊補牢等一些寓意比較鮮明的成語故事,從而引出今天的學習主題——寓言故事“扁鵲治病”;讓學生分享自己對扁鵲的一些了解,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其次,通過初步研讀課文,學習基礎的生字詞,熟悉文章的整體思路;在此基礎上老師將同學們分為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梳理小古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內容。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我們呈現出不同的研究成果,有的小組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現了文章的大體思路,有的同學以表格的方式展現出文章的具體經過,方式各異但最終目標卻是相同的。通過多樣化的課堂學習方式的應用,不僅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以《回鄉(xiāng)偶書》一章節(jié)教學為例,“同學們在我們今天的課程開始之前,先來猜一個謎題,大家猜一猜他是誰?(他是唐朝一個偉大的詩人,也是著名的書法家,他把自己稱為四明狂客,他寫過很多古詩,其中有一首最有名,叫做《詠柳》,我們一起來背一背。)
起初老師說的內容孩子們并不是很了解,但是當老師說到《詠柳》時,很多孩子就能夠直接說出作者的名字。通過簡單的課前趣味互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學習興趣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接下來的詩詞教學內容我們將合作教學等一些方式也融入進去,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而且極大地提升了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
(三)拓展內容——探索語文教學出路的保障
教學內容的拓展是非常重要的,以閱讀教學為例,我們以教材為圓心,開展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思辨性閱讀等課外閱讀拓展活動,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夠積累更多的語文閱讀與寫作素材,應用于寫作和實踐活動中;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效果,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對于構建新型、高效的語文課堂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喜斌,王會娟.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育教學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8.
[2]易菊寶.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