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們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還要注重對學生們閱讀能力的提高。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哲人也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碑斈愕暮⒆訍凵祥喿x,他將同時學會愛的方式,他會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培養(yǎng)閱讀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
關鍵詞:疏通文義;閱讀能力;語文課堂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對文本的閱讀,這應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可為什么在這兒還要強調(diào)這個問題呢?
一節(jié)課學習文言文,課堂上,當老師把學習目標展示出來以后,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們就在四周黑板上板書起來,板書的內(nèi)容有文學常識,有重點詞語的解釋(包括通假字、詞類活用、詞類古今意義等),還有疏通文義等等。老師作為指導者,在學生中間巡回指導。疏通文義也是由學生自己解決。這些都無可挑剔。但在一邊朗讀原文,一邊翻譯句子的時候,有幾個學生把原文中個別字的讀音讀錯了,有些句子的停頓也沒有把握好,教師卻沒有及時去糾正學生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而把重點放在了句子釋義的正確與否上。我詢問身邊的學生,問他讀過課文沒有,他說老師已讓他們在課外將課文預習過了,但沒有認真去讀。
僅僅讓學生在課外預習是遠遠不夠的。教材中的文言文,學生學起來是難度比較大的。特別是一些諸如“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之類的文言句子,拗口難讀,這就需要教師用比較標準的范讀,或利用多媒體的范讀,引導學生去正確反復地去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感情,讀準抑揚頓挫。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再引導學生去進行字詞句的訓練,才是比較妥當?shù)淖龇ā?/p>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古代讀書人的經(jīng)驗之談。在這一點上,我們也有切身的體會:有些比較難懂的句子,初讀時不知所云,經(jīng)過反復地去讀,尤其是反復地去朗讀,一邊朗讀,一邊思考,大多能夠慢慢領會句子的大體含義。
還有一節(jié)語文課,教師教授的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散文。課堂上,教師首先讓學生自己默讀一遍,就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有關課文的文學常識、字詞;之后,教師開始讓學生以課后練習題為主,疏通文義;最后把重點放在了讓學生賞析優(yōu)美句子的環(huán)節(jié)上。教師利用多媒體,將要賞析的句子展示出來以后,學生們便逐句賞析,開始思考、討論了。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賞析課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未嘗不可,但占用過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去交流,是否有點兒本末倒置了呢?試想,一篇渾然一體的優(yōu)秀課文,不通過讀,不通過有感情地反復朗讀,怎么能夠真正領略到課文遣詞用句的精當,領略到作者謀篇布局的藝術,領略到作者用飽蘸著感情的筆寫下的感人肺腑的華章內(nèi)涵?
音樂家之所以能夠譜出婉轉動聽的曲子,是因為他們熟悉好多好多曲子的旋律,平時注重基本功的練習,不斷地練習聽力,不斷提高耳朵對各種音程和聲以及節(jié)奏的敏感程度。作家之所以能夠?qū)懗鲈S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來,是因為他們大多曾經(jīng)閱讀過(或“朗讀過”)大量的優(yōu)秀詩文被銘記在腦袋里,隨時都可以滔滔不絕地背誦下來。試想,一個肚子里裝滿了幾百篇優(yōu)秀詩文的人,大抵寫起文章來會洋洋灑灑、一揮而就。
學生之所以不會寫作文,是因為他們讀、背的詩文太少了,他們的語言材料倉庫里貯存的東西太少了。怎樣才能讓他們的語言材料倉庫充實起來呢?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閱讀(尤其是朗讀)、背誦,來有意識地積累字、詞、句等寫作材料,在自己的頭腦里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豐富的寫作資源庫。通過閱讀(尤其是朗讀)、背誦不僅能夠積累寫作材料,還能夠在朗讀、背誦的過程中,學習作文的表達方式,學習一些語言的組成結構,慢慢地內(nèi)化為自己的才能,這樣慢慢地就會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課堂閱讀的過程,是一個內(nèi)化滲透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與寫作水平。語文教師是否注意到這樣一個現(xiàn)象:班級內(nèi)凡朗讀課文比較好的學生,他們的語言表達水平都比較高,寫出的作文大多語句通順,時有精彩的句子點綴其中,且病句很少;而那些朗讀課文磕磕絆絆,把一句讀成若干個分句的學生,語言表達水平較低,很少能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且作文的質(zhì)量較差,病句也比較多。為什么呢?前者在抑揚頓挫的朗讀過程中,將一些雅詞靚句不知不覺地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并漸漸地吸收積累在了自己的材料倉庫之中。一旦寫起文章來,那些長期積累起來的東西就有了用場,它們會根據(jù)學生的需要,源源不斷地從材料倉庫里涌出來,爭先恐后地往學生的筆下奔來。學生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最恰當?shù)脑~句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來描述所要描述的場景、人物,來敘述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
評價一節(jié)語文課的優(yōu)劣,不能只看那些讓人眼花繚亂、五花八門的形式,應該看效果,看實實在在的效果。一節(jié)語文課,讓學生在讀書中收獲了一個詞語,一個句子,一種表達形式……那就是一節(jié)有效的語文課。
總之,一節(jié)理想的語文課,應該是重視閱讀的語文課。讓學生反復讀書不僅會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還會從中吸取到得心應手的寫作方法與寫作材料。一節(jié)聽不到讀書聲的課堂,絕不是理想的課堂。明白了讀書重要性,我們語文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多讀書,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多讀書,讓讀書成為新課改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葉巧珍.如何讓課堂閱讀更有效[J].學周刊,2019(4):106-107.
[2]李秀英.淺談情境教學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136,142.
[3]張傳營.提升初中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40):83.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