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生成性教學理念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生成性教學強烈影響著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模式,是實現中學體育課堂生生互動的有效方法。依據先進的新課程改革理念,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生成性教學和生成性資源的概念進行界定,以便加深對生成性教學理念的理解。
關鍵詞: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生成性資源;開發(fā);利用
生成性教學強烈影響著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模式,是實現中學體育課堂生生互動的有效方法。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生成性教學的實施并未真正實現,雖然教育理念被眾人接受,但對什么是生成性教學,眾說紛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課程建設的開發(fā)者,對于開發(fā)和利用生成性資源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生成性資源的有效開發(fā)是實現師生、生生互動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1.生成性教學的概念
“生成”在《辭?!分械慕忉屖恰白匀恍纬伞?。它反對教師對學生的一味“塑造”,突出教學個性化的成分。
生成性教學,不是教師死板的計劃,不是預先設計,更不是學生漫無目的、自由地進行活動,生成性教學是在師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需要和興趣進行了解,不斷調整活動,以使學生潛能發(fā)揮至最大化,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是一個動態(tài)的師生共同學習過程。換句話說,就是在彈性預設的前提下,生成性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根據真實的教學情境共同構建教學活動的過程。
2.生成性資源的概念
資源通俗地解釋為人類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來源,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資源的認識越來越廣泛。生成性資源,不僅僅指在自然界可直接獲得的、天然的物質與能量來源,而且還包括普遍存在于社會中的人力、信息、環(huán)境、時空等。
二、中學體育課堂中生成性資源的特色之處
1.開放性
中學課堂生成性資源的開放性要求在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目標、過程等各個方面的開放,它不是按照人的主觀想法或者預定的計劃而執(zhí)行的,它不受已有預設、時間空間、外界因素等的局限,體育課堂生成性資源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選擇課前、課中或是課后,也可以選擇是課內還是課外,家庭或者社區(qū),學生或者教師。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面對相同的教學資源,風格各異的老師有不同的理解。
2.多元性
中學體育課堂教學基本是在戶外進行的,空間范圍較大,學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學生接受的信息是方方面面的,也就意味著生成性資源在開發(fā)與利用過程中也需不斷完善充實。體育課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加注重師生交流和生生協(xié)作。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流合作生成大量資源,這些資源可能是來源于教師的突發(fā)靈感,也可能來源于學生的“天馬行空”,只要可以促進教育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促進學生與教師的發(fā)展,提升教學主體,升華教學情景,皆可成為生成的對象。
三、中學體育課堂中生成性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策略
1.從教師角度動態(tài)生成教師資源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生成性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中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是最為重要的課程資源,更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的指導者、學習的評價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出動態(tài)生成資源,通過高質量、有效的師生互動,使體育課堂氛圍更加濃烈,教師本身就是生成性資源的重要一環(huán)。體育教師要有扎實的體育功底,還要有健全的知識體系。從教師的自我捕捉生成教學資源,人人都會犯錯,體育教師也不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管備課細致,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小的插曲,教師的及時處理為生成教學資源提供了寶貴經驗。
從教師的課后反思與啟發(fā)生成教學資源,教師的課后反思是對自身行為不斷地校正,促使在下次教學中產生更有價值的生成。
2.從學生角度動態(tài)生成學生資源
學生是體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一直是以知識本位、教師本位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現在的體育課堂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學生資源是人力資源中的中堅力量,學生不是教師的“復印機”,依照教師的模樣,完全復制,更不是教師的“傳話筒”,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失去了獨立思考的空間。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將學生的發(fā)展設為重中之重,用動態(tài)生成的新觀念來看待學生,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發(fā)表的意見與建議、表現出來的狀態(tài)、接受能力的快慢作為重要的生成資源,將學生主體視為動態(tài)生成性資源的依據,從而豐富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生成性教學資源可以從學生的常見錯誤中生成,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常常出現的錯誤動作、出現運動不適的癥狀、出現的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都是寶貴的生成性資源,教師抓住這些規(guī)律,能更加貼近學生,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對其進行積極引導,以寬容、民主的態(tài)度將學生的“錯誤”進行定位,讓學生在改正錯誤的同時,加深對技術學習的頓悟。
參考文獻:
[1]謝天豹.淺談如何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0):58-59,61.
[2]羅祖兵.生成性教學的基本理念及其實踐訴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8):47-53.
注:本文系作者核心參與的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7重點立項課題《基于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三維課程建構與課堂變革》(項目基金號:XJK17AZXX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