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給學生與身心發(fā)展密切相關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方法,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意識,促成學生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學生體育技能的提高與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技術動作要領的講解與示范息息相關。講解要簡要精當生動形象,教學語言與教學示范相配合,教學引導與學生練習相結合。
關鍵詞:小學體育;講解;示范;提高;培養(yǎng);實效
在學校教育中,體育教學是素質(zhì)教育中特別重要的一環(huán)。這是因為體育課程關系到生命的延續(xù),關系到學生的身心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關系到我們的下一代是否能夠在將來成為社會發(fā)展所真正需要的人才。所以說,基礎教育起始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更應該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小學體育教師要教給學生與身心發(fā)展密切相關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方法,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意識,促成學生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都會專注于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因為只有學生體育技能水平提高了,他們才能夠運用正確的方式進行體育鍛煉,并因此而在正確而有效的訓練中獲得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并達成更深遠的體育訓練的意義。從體育教學的經(jīng)驗來看,學生體育技能的提高與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技術動作要領的講解與示范息息相關。
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相信不少的體育老師都有這樣的感受:學生不喜歡聽老師的講解,也不喜歡看老師的示范,而是喜歡自己去嘗試,結果當然是技術不得要領,導致體育技能水平得不到應有的提高。
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喜歡教師的講解與示范,其中自然有學生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的不足,需要小學體育老師深入去反省總結。
那么,小學體育老師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體育課堂教學的講解與示范呢?
一、 講解示范簡要精當生動形象
考慮到小學生的專注力還不夠以及學生對于即將進行的體育運動的心理期待因素,要求小學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講解一定要做到言簡意賅,突出重點,既要講清教材的重點、難點,又要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同樣的,在示范的時候,教師也要注意教學的時間,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體驗運動,滿足他們對于室外運動的迫切感。整體的原則就是,可講可不講的不講,而該講的一定要講清楚,且要注意簡短精要。教師示范的原則也是一樣。
在進行講解示范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還要盡可能地做到生動有趣。這樣的話,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被激發(fā)起來,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說在教學“前滾翻”動作的時候,如果我們生硬地教給學生相關動作要領:從蹲撐起、到雙手撐墊、同時屈臂,含胸低頭;再到提臀收腹、兩腳置地后迅速抱小腿團身。注意前翻時后腦勺、肩、背、臀要依次著墊,向前翻動成蹲撐等。相信教師講解時,學生肯定是注意力分散,對一大堆專業(yè)術語厭煩不已,學習的效果當然也就不好了。所以,根據(jù)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心理特點,正確的講解與示范應該是:要求學生把身體團得緊緊的,像大皮球一樣滾過去。同時結合教師與個別學生的示范,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思考,引發(fā)他們通過比較分析,并且通過學生的自我練習,結合教師的點撥,使學生能夠很好掌握滾翻要團身的要領。
二、 教學語言與教學示范相配合
在體育教學中,要教給學生正確的運動技術要領,要求教師做到教學語言與教學示范完美配合。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在教學語言與教學示范配合方面存在脫節(jié)。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在視覺與聽覺上的不相符合,由此而產(chǎn)生理解、記憶上的錯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效果。所以說,體育教師一定要精心提煉教學語言,注意與示范動作的相結合,口令與指示要簡潔易懂,富有啟發(fā)性。進行示范動作時要注意正確、規(guī)范、優(yōu)美。通過教師以及優(yōu)秀學生的示范,使得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因此了解動作的要領和方法。
還是以教學“前滾翻”動作為例。在進行動作講解的時候,體育教師可以用上一些指示性語言,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動作。比如在學習前滾的時候,如果有的學生沒有提臀,教師就要及時指出,大聲提示“提臀”;有的學生沒有團身則提示“團身”等。通過教師清晰、洪亮的口令,及時、準確指示。學生就會及時地改正動作上的不足,獲得應有的進步與提升。
三、 教學引導與學生練習相結合
無論教師的講解多么的到位,示范多么的準確,如果不是把大多數(shù)課堂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主練習、相互探討的話,學生是永遠也學不會相關的動作技術要領的。這就好比教學生游泳,如果體育教師不讓學生下水練習,而是讓學生站在岸上,給他們講解一大堆的理論,向他們示范正確的游泳姿勢,學生始終也無法學會游泳的道理一樣。所以說,體育教師一定要有盡可能縮短講解示范時間的觀念,通過巧妙的組織引導來激發(fā)起學生自主練習技術動作的興趣來。
一般情況下,對于某一動作技術要領的教學,我們可以這樣安排:先是用簡單的話語介紹學習這種技術動作的意義,然后再在教師示范正確技術動作的基礎上做技術的分解,交代清楚各技術環(huán)節(jié)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然后再讓個別學生進行示范,由教師進行評價,指出動作中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學生進行規(guī)定組的訓練。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注意進行必要的巡視,及時指出學生練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再進行鞏固練習或者是同學間的比賽,以達成教學的目標。
總之,要完成小學體育技術動作教學任務,教師必須注意激發(fā)學生訓練興趣,特別是要研究講解與示范的運用方法和結合方式。只有合理地運用講解與示范,才能很好地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鄭立仁.講解與示范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評論,2001.
[3]王峰.如何在小學體育課中把講解與示范有機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6.
作者簡介:
張建萬,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