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童話繪本運用于低年級語文課堂,可以增加豐富的知識,給學生帶來新穎的感知體驗,普及科學知識以及強化思想教育等,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童話繪本;運用研究
低年級語文課堂生動效果如何,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將童話繪本引入課堂之中,讓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的畫面,讓教材的內(nèi)容變成生動的故事,或是補充與語文內(nèi)容相關的童話故事,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習理解效果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筆者多年從事低年級語文教學,在童話繪本進課堂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本文將做簡要分析。
一、 低年級語文課堂引入童話繪本的意義
童話繪本是以圖畫為主,輔之以部分文字,講述兒童感興趣的、對他們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將童話繪本引入低年級語文課堂,具有四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一是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童話繪本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內(nèi)容,他們在初步接觸童話繪本時就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認真看愛不釋手。將其與語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可以將他們對童話繪本的濃厚興趣,遷移到語文學習活動之中,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是可以活躍學習氛圍。在語文課堂上引入童話繪本,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的是生動的畫面、有趣的故事,以及更多拓展性的知識,大家學習討論的過程更加生動,交流的頻度也更廣,學習氛圍進一步加強。
三是可以豐富學習內(nèi)容。無論是與教材一致的童話繪本,還是與此相關的繪本,對學生而言所接觸的信息量更多,學習的內(nèi)容也更加豐富,讓低年級語文課堂的學習內(nèi)容得到了顯著的增強。
四是可以增強學習效果。運用童話繪本將語文教學活動變成學生更感興趣的討論交流,特別是以童話繪本為載體開展分析研究,寓教于樂、生動形象,學習理解的效果更加明顯。
二、 巧妙構思與運用,充分發(fā)揮童話繪本的促進功能
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教師運用童話繪本一定要注重巧妙構思,將其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一) 運用童話繪本幫助理解課文內(nèi)容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階段學生,閱讀量少、生活積累不足,在學習理解相關內(nèi)容時可能有一些認知上的障礙。運用童話繪本,能夠深入淺出地介紹一些道理、普及一些知識,對他們正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具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教學中,筆者運用“我們都是莊稼保護神”童話繪本,講述的是青蛙怎樣吃害蟲保護莊稼的,以及他們是怎樣從小蝌蚪長成美麗的青蛙的。這樣的童話繪本揭示了小蝌蚪成長蛻變的過程,與教材內(nèi)容相吻合,極大地提高了內(nèi)容學習的生動效果,在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方面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 運用童話繪本增加形象感知效果
在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有些內(nèi)容僅僅依靠教材上的插圖,顯然無法達到形象感知的效果。此時運用童話繪本,可以將相關知識點放大,以更加生動的形式展示出來。例如在“黃山奇石”教學中,筆者運用了“小松鼠旅游季”童話繪本,以小松鼠的視覺、口吻講述了黃山的美麗景觀,特別是各種各樣的奇石,學生在童話繪本的學習研究中,對黃山的景觀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接下來開展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難度顯著降低。正是有了童話繪本的介入,學生對相關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達到了生動形象感知的效果,無論是分析的深度,還是交流的熱度,都得到了顯著提高。可以看出,童話繪本在語文課堂的運用,有效地增強了形象感知程度。
(三) 運用童話繪本強化思想教育工作
語文教學一項重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將學生的成長引導滲透于語文教材之中,滲透于不同專題的研究之中。因此,在語文課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童話繪本,對學生進行人生哲理的引導、行為習慣的引領。在“狐貍分奶酪”一課的教學中,筆者推薦學生閱讀了童話繪本“烏鴉嘴里的肉”,對狐貍的狡猾有了直觀的了解,對如何明辨是非、如何正確地判斷是非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類似的童話繪本還有很多,筆者推薦學生在課后多閱讀一些,然后和同學們開展心得體會交流,講述童話繪本的內(nèi)容,講述童話繪本給我們的教育啟示。久而久之,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會受到熏陶影響,在個人的行為習慣、思想意識等方面也會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 運用童話繪本開展科普知識教育
低年級小學生科普知識積累非常有限,教師應當通過童話繪本的方式,結合課堂教學對他們普及科普知識,增強學習理解的效果。在“小壁虎借尾巴”教學中,筆者推薦學生閱讀了“神奇的動物”童話繪本,講述了許多小動物的神奇功能,特別是小壁虎尾巴斷了之后可以再生,蚯蚓斷成兩截之后變成了兩條蚯蚓等等。這樣的童話繪本通過形象的圖畫和適量的文字,向學生介紹了許多科普方面的知識,增加了學生知識積累,對開展語文課堂學習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在童話繪本的學習研究中,許多知識的普及滲透其中,教師既可以結合教材內(nèi)容,選擇相應的童話繪本輔助教學,也可以著眼于學生知識積累的角度,推薦更多的科普知識類童話繪本,通過小動物們的形象講述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識。
三、 幾點思考
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童話繪本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生動效果,以及加深學生理解的深度廣度。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注重科學合理運用,讓童話繪本在語文課堂上發(fā)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一是要緊密結合教材內(nèi)容。選擇什么樣的童話繪本在課堂上進行運用,一定要與教材內(nèi)容緊密結合起來,要與教學目標要求、與學生學習難點等方面結合起來,否則就會漫無目的,甚至會浪費時間、沖淡主題。
二是要注重學生感知體驗。低年級小學生雖然生活閱歷不足,但是也有的不少的經(jīng)驗體會。教師在運用童話繪本開展教學時,一定要注重了解學生有哪些方面的生活感知,可以尋找合適的切入點引入童話繪本,要避免過于深奧嚴重脫離低年級小學生生活感知經(jīng)驗的一些繪本。
三是要強化閱讀習慣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要從小抓起,從低年級階段就可從童話繪本入手,逐步培養(yǎng)他們喜愛讀書的習慣,并逐步過渡到其他類型的書籍。教師要意識地推薦一些內(nèi)容豐富、學生感興趣的童話繪本,循序漸進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習慣,從而為他們未來語文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鐘全.童話繪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7(7).
[2]范紅顏.童話繪本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2).
作者簡介:
張瑜,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三河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