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 ?要:本文中的小學美術教學有效性,從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欣賞和創(chuàng)作,從而由淺入深地讓學生掌握美術學習規(guī)律,提升他們的美術學習興趣度。與此同時,本文主要從手工制作、繪畫寫生以及自主欣賞三個角度,對達到上述的教學效果進行解析,旨在提升小學美術的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有效性;有效策略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有些教師只是鼓勵學生進行照本宣科式的學習,忽視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和審美的獨特性,從而造成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被嚴重挫傷。針對以上情況,小學美術教師不僅要轉(zhuǎn)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更要從教學形式上,進行徹底更新,并給予學生較大的美術學習空間,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獨特理解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一、從手工制作著手,增強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手工制作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可以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度,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手工制作引入課堂,教授學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并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設他們心中所想的手工作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獲得自信,獲得美術學習的興趣,提升美術教學質(zhì)量。
例如,在上周,教師收集生活中不用的礦泉水瓶,開展手工制作課程,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度。教師主要從以下四點進行著手。第一,以境激情。小學美術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其他學生的瓶子手工作品,在為學生提供思路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的動手操作熱情。第二,引導思考。教師引導性地對學生說:“你們可以想象瓶子的形狀,和生活中的哪些物品類似?你們可以大膽展開聯(lián)想!”第三,實施引導。教師可以走入學生的手工制作過程中,并適時地對學生的制作思維進行引導,提升學生手工操作的正確性和高效性。第四,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學生探究結束后,教師進行提問。小陳積極地舉手說:“我將瓶子制作成了一個筆筒,并上面貼上了自己最喜歡的喜洋洋的卡通人物。我打算將這個筆筒,放到我的桌子旁邊,真正地運用起來?!毙W美術教師在手工制作的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提升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度,獲得良好的美術教學質(zhì)量。
二、從繪畫寫生著力,提升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
繪畫寫生不僅可以讓學生親近自然,還能培養(yǎng)他們細心觀察的良好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愛護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感。然而,繪畫寫生教學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也會有很多的小插曲。這些小插曲更主要的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挑戰(zhàn)。教師應利用這些小插曲,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繪畫教學,提升學生觀察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提升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上節(jié)課的繪畫寫生中,教師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學生存在繪畫不專心的狀況,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因為繪畫不走心,導致畫板上出現(xiàn)很多黑點。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并沒有斥責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觀察草叢中有小黑點的植物或是動物,并用這些生物充分地與畫板中的小黑點進行結合,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在學生的繪畫作品中,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宇的作品。小宇說道:“在繪畫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地上,還有草葉上,趴著很多的螞蟻,因而我以黑點為參照點,在畫板上,繪畫相應的螞蟻,從而讓整個畫面更加協(xié)調(diào)。”小學美術教師從繪畫寫生處著力,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學生在繪畫中的小插曲,提升學生的發(fā)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三、從自主欣賞切入,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因為每個人對美的感受力不同,所以他們的審美角度也千差萬別。小學美術教師在對此深入理解的前提下,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獨特審美力,更注意適時地對學生的藝術審美進行引導,增強他們的美術鑒賞力。
例如,在欣賞《層林盡染》這部作品時,教師引導學生從他們審美的角度,欣賞這幅作品,并給于學生相應的視頻賞析,在降低學生美術作品欣賞難度的同時,引導學生從繪畫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升他們的繪畫欣賞水平。在欣賞這幅畫的過程中,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燕和曉月的回答。小燕說:“我最喜歡這幅作品中‘萬山’氛圍的營造。大家可以觀察這幅畫的左上角。左上角處有一個門板。這個門板像是打開了一扇可以觀察外部的窗。我們可以通過這個門板,看到遠處層層疊的遠山,以及還有更為深遠的空間?!睍栽抡f:“我最喜歡的是這幅畫作中對于明暗的處理。大家可以看到畫作中的‘擠白’。它在一定程度上點亮了萬山,營造出更為靜穆的氛圍?!苯處熃o與學生充足的賞析空間,讓學生運用獨有的審美視角,賞析作品,感受美術作品給與他們心靈的美感,培養(yǎng)學生的獨特審美力。
總而言之,在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既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又要懂得“留白”的藝術,即給予學生充足的思維想象空間,讓學生在美術的世界中,展現(xiàn)自我,釋放自我,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師蘭香.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04).
[2]翟秀宏.為有源頭活水來——淺談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美術教育研究.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