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梅
摘 要:新課改理念強調(diào),教學要以人為本,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質(zhì)疑等,要在學生學習生活上給予學生關愛。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只有在輕松、和諧、民主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才會毫無壓力,釋放自己的思想,發(fā)散思維,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尊重和關愛。本文主要從尊重和關愛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和如何給學生尊重和關愛兩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尊重;關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2-0121-01
小學語文是學生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必須要學習的學科,是重點的學科之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文化知識,也要對他們進行人文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關心愛護學生,引導他們發(fā)散潛在的想象力和智慧,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習上的需求,全面貫徹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
1.尊重與關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符合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文化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人文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貫徹新課改理念的要求,做到關心和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的需要,為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教師要根據(jù)教學需要調(diào)整教學方案,使學生更容易掌握課文內(nèi)容,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使他們充分展現(xiàn)自我,這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尊重和關愛學生,這符合素質(zhì)教學的基本要求。
(2)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小學生活潑好動,缺乏自覺自律,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需要老師耐心的教導和指導,因此,教師要與學生構建良好的關系進行溝通交流,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才會相信老師,才更有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耐心的去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并為他們提供幫助,學生會主動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之中,這樣學生和教師之間也就形成了良好的關系。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和諧,對教師進行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3)體現(xiàn)人文價值
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乏味、刻板的教學方式,而是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需要靈活的使用教學手段,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發(fā)散他們的思維,在這過程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同時,教師也要給予學生人文關懷,啟發(fā)學生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尊重和關愛體現(xiàn)了人文價值,促進了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2.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尊重和關愛學生
(1)從心理上關心和尊重學生
要想師生關心融洽,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做到尊重和關愛學生,使他們從心底里尊重和喜歡老師,愿意聽教師的話,愿意和教師進行交流。這就要求教師不要總是高高在上,而是要把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去對待他,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從心理上愿意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之中,這樣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
(2)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構建良好師生感情
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實際上是教師與學生情感的溝通交流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輕松快樂的學習,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身體和素質(zhì)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人的情緒是可以影響思維能力的,不同的情緒會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活動。快樂的心情可以促進心理活動,相反,恐懼不安的情緒則會阻止心理活動的正常開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關心愛護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用實際行動幫助每一個人進步。作為人民教師的我,為了讓課堂氣氛輕松活躍,每節(jié)課都會帶著微笑,耐心的幫助同學解答疑難問題,讓同學們感受到來自于我的溫暖、和藹。當我講課的時候,我總是用關切的目光去關注每一位同學,傳遞給他們自信和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之中。
有一次月考的時候,我注意到有一位男同學在和前座交頭接耳,想傳遞答案,我注視了他們兩次,他們都沒有看到我,于是我走到了他們旁邊,帶著微笑注視他,他終于看到了我,于是立刻做好,安安靜靜的答卷子,我也沒有批評他,只是繼續(xù)帶著微笑監(jiān)考。從那以后不管是在我的語文課上,還是在語文考試當中,他都表現(xiàn)得特別好,上課積極回答問題,考試認真做答,學習成績也有了提升。可見,學生的成長是很需要教師給予關心、鼓勵、尊重、信任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尊重。
3.結(jié)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倡導新課改理念的要求,尊重和關心學生。由于小學生還處于成長發(fā)育時期,思維還不成熟,并且每個小學生的性格、愛好、學習能力不同,所以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也不一樣,這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給學生充分發(fā)揮自我潛能的機會。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包括生活上和學習上的,多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并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尊重與關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還可以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忠武.尊重比關愛更重要[J].新課程(中學版),2011(04):74
[2]于德軍,姜曉麗.讓學生在尊重和關愛中成長[J].新課程(小學版),2012(04):100
[3]王穎.喚醒小學班主任素養(yǎng)—尊重與關愛學生[J].南風,2014(3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