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琴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從書籍理解世界的能力。而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因年齡較低、閱歷有限,其閱讀和理解能力不強,使得閱讀教學的成效受到了影響。本文將對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希望能針對現(xiàn)狀提出具備實踐意義的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1-0128-0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閱讀教學質(zhì)量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理解能力,而這個階段孩子們閱歷尚淺,活潑好動,難以沉浸在閱讀之中,從而使得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大打折扣。
1.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現(xiàn)狀
我國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開展并不順利,在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兩個主要的問題。
(1)教學方法不切實際
教師們使用的教學模式依舊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過于注重對閱讀中出現(xiàn)的好詞好句等進行教學,并且對于具備差異的學生使用了同一套方法和標準進行閱讀教學,使得部分學生難以學到知識。除此之外,一些教師忽視了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選取的供學生閱讀的文章與學生們的閱讀偏好也相去甚遠。
(2)教學目標不夠清晰
教學目標是所有教學活動的方向指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是如此,在教師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設(shè)計、教學模式的設(shè)計時,都需要將教學目標考慮其內(nèi)。而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的制定往往范圍很寬、難度又不低的教學目標。這些教學目標使得整個教學活動的節(jié)奏難以被把握,也就影響到了相應的教學質(zhì)量。
2.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
(1)指導朗讀感悟,體會作者的真實情感
每個作者寫文章時都投入了感情在其內(nèi),如若學生們能感受到這感情,對于文章的理解也就會變得更加深刻,其閱讀效果也就更好。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習新課文之前,便指導學生們進行一次全文朗誦,通過有感情地閱讀文章,用學生們營造出來的情感氛圍將學生們代入課文的理解中去便可以事半功倍。
例如,當教師在進行《懷念母親》這門課之時,可以讓學生們先想想母親和自己溫暖的時光,爾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閱讀。這樣可以讓學生們下意識地將自己對于目前的情感套入到這篇文章中,理解到作者對于其母親的懷念之情,也由此對于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乃至中心思想,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礎(chǔ)。
(2)引導思考討論,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尚在發(fā)展之中,還不能夠只根據(jù)文字便對整篇文章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師們因為存在著的這一現(xiàn)象,于是在進行語文閱讀的教學活動中,總是會把相應文章進行從頭到尾,完全地、細致地講解,而這樣的講解使得學生們可以不用多加思考便了解這篇文章,影響了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經(jīng)常是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與教師的互動少之又少,從而使得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較差。由此,教師應對學生進行輔助,引導學生們主動去感悟文章的內(nèi)容。
例如,在進行《月光曲》的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獨立思考和小聲討論,并且在這一段期間播放月光曲這一曲目。學生們便可以根據(jù)這一曲目所傳達出的意境進而感知文章所體現(xiàn)的情感,由音樂帶來的直觀可感受情感變化來印證文章中的細膩描述。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們把思考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問說出,由其他同學來進行回答,如若無人能夠作答,則由教師來給出最后的結(jié)論。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彌補學生理解能力不足的缺點,使得學生們主動地去思考以及培養(yǎng)其理解能力。
(3)完善閱讀素材,提升閱讀的教學效率
如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材中的文章選取的大部分是名家之作的現(xiàn)代文或者古文,這大大限制了學生們的閱讀范圍。由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活動時,應該盡量為學生們提供足夠的閱讀資源,在考綱要求的基礎(chǔ)之上,盡量增加一些其他的書籍例如紅樹林等書來拓寬學生們的眼界。這些書籍涉及的內(nèi)容最好范圍較大,可以滿足班上不同學生的不同閱讀偏好,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閱讀教學不應僅僅只存在于課堂上,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們布置課外閱讀作業(yè),選取的閱讀文章可以是學生們自己感興趣的,例如《格林童話》等書籍;也可以是教師直接指定的文章,例如《童年》等書籍。最后作業(yè)完成的體現(xiàn)方式可以是課堂的分析,讀后感的上交或者是帶感情的朗誦等。
3.結(jié)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幫助學生們獲取語文知識,自主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高質(zhì)量的閱讀教學可以使學生們的知識得到累積、眼界得到拓展以及思維得到培養(yǎng)。教師要充分理解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一方面依照學生的心理,激起其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們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通過不斷嘗試,使得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有更高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吳麗玉.撥活力和諧之弦彈有效教學之曲—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實踐探索[J].教師,2018(04):45-46
[2]姚秉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學,2016(04)
[3]龔淑萍,閆曉莉,王俊玲,葉彩霞,羅崢,李江.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一卷),2016(1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