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
摘 要:古典詩詞在古代是用來吟唱的,如同今天的流行歌曲,把古典詩詞帶入到小學音樂課堂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用來吟唱的古典詩詞講究韻律美,在音調、音色和押韻等層面都有獨特的講究,而小學音樂教學是以音符、節(jié)拍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節(jié)奏的變化來體現音樂表達的“抑揚頓挫”感,在古典詩詞和小學音樂都需要節(jié)奏的變化來實現音樂的完整傳遞,兩者之間存在著互通性,本文就古典詩詞歌曲進入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古典詩詞;小學音樂;教學策略
音樂是人類發(fā)展出的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考古發(fā)現已經證明,早在文字產生之前,古樂器就已經出現在原始人類的生活中,我國賈湖遺址發(fā)掘出的原始鶴尺骨骨笛,距今有九千多年的歷史,世界范圍內發(fā)現的猛犸象牙古笛,距今超過三萬年。古典詩詞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是古代勞動人民用以表達情感的藝術活動形式。古典詩詞屬于國學文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吟唱詩詞,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把學生帶回到古代,親身體驗古人吟唱古典詩詞的氛圍,從而增強文化意識,提升民族自豪感。
1 古典詩詞歌曲進入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選擇策略
1.1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匹配
受認知水平的影響,小學生對于古典詩詞的掌握能力仍然有限,如果把較為復雜的古詩詞內容引入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教師除了講授音樂知識以外,還需要給學生補充語文知識,學生的認知成本提升,學習效果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此,音樂教師應該選擇與學生認知能力相匹配的古詩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比如《憫農》就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學習,他們對于詩詞內容已經非常熟悉了,教師不需要再解釋詩詞內容和詩詞背景,直接與音樂教學相結合,用韻律來表達《憫農》的深刻內涵;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就可以選擇《滿江紅》,學生對于岳飛將軍的這首詞已經非常熟悉了,只是在吟誦時,總是感覺到無法表達岳飛將軍一心收復河山的壯志豪情,無法讀出岳飛將軍的英雄氣概,在音樂教學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就可以用音樂來表達這種情感,不僅讓學生學習到了音樂基礎知識,還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于《滿江紅》的理解和認識。
1.2與電視網絡教學同步
一些歌曲綜藝節(jié)目會在電視臺播出,如青年歌手賽和少兒歌曲大獎賽等,在這些歌曲活動節(jié)目中,經常出現一些創(chuàng)新內容,很多新的歌曲會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效果。在這些新內容中,我們時??梢钥吹揭恍┯芍髑腋鶕旁娫~創(chuàng)作的新歌曲。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把這些由知名作曲家創(chuàng)設的新作品帶到課堂教學中,由于這些歌曲都是綜藝比賽節(jié)目的使用歌曲,學生會產生濃厚興趣,“原來‘古詩詞’還可以這么唱”的好奇心,促使他們積極的配合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2 古典詩詞歌曲進入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策略
2.1教學語言要充滿詩情畫意
古詩詞的魅力就在于帶給我們無盡的想象空間,看似簡單的幾句語言卻包含著濃厚的詩情畫意,教師要用自己的語言營造出古典詩詞的語境,依靠強烈的代入感,把學生代入到歌曲學習中。比如在對小學低年級教學時,教師把“巧虎”中《行隱者不遇》改編的歌曲帶到課堂,在講古典詩詞歌曲之前,就營造出詩詞意境: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作者要去拜訪深山中的一位老友,這位老友是世外高人,常年隱居在深山之中,不諳人間世事。當作者到達友人的居住地點,詢問童子之后,才知道去深山采藥,作者向深山望去,云霧繚繞,如同仙境?!苯處熡谜Z言把學生帶入到詩歌的意境之中,在跟著教師演唱歌曲時,學生腦中就會出現浮現詩歌的如夢如幻的畫面,可以很自然的把感情融入其中,唱出詩歌的味道。
2.2拓展詩意的視野
詩歌的內涵是豐富的,教師在音樂教學時不能局限于詩歌本身,而要從詩歌本身出發(fā),進一步拓展詩意的視野,讓音樂與古詩自然的融合,把學生的情感帶入到歌曲的演唱之中。比如在引導高年級學生學唱《滿江紅》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就可以播放一組“岳家軍抗金”的影視資料,在畫面中,岳飛帶領岳家軍奮勇殺敵,刀光劍影、喊“殺”震天,無數的戰(zhàn)士在廝殺中倒下......夜晚,岳飛孤身一人站在軍營門外,嚴峻的眼神望向遠方,接著鏡頭進入岳飛的眼中,他看到無數百姓顛沛流離,無數的良田荒廢,到處是殘磚破瓦。在整個視頻的播放過程中,都需要配合播放滿江紅歌曲,視頻補充了歌曲在視覺層面的空白處,給學生帶來視聽效果。配合畫面的詩歌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擺脫《滿江紅》歌曲本身所帶來的局限性,直接讓學生觸及詩歌的靈魂,體驗到音樂與情感之間的微妙關系。
3 總結
古典詩歌與小學音樂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詩歌講究的韻律美、節(jié)奏美在音樂中同樣適用,學習古典詩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國學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為此小學音樂教師要積極的研究教學策略,熟悉古典詩詞,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適宜學生演唱的詩歌,在教學中要讓語言充滿詩情畫意,盡肯能的給學生提供畫面感,加深學生對于詩歌內容的理解,有效的延伸學生的思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蘇玲芬.古典詩詞歌曲走進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策略初探[J].黃河之聲,2016(10):35-36.
[2]黃麗君.古典詩詞歌曲進入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策略研究[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2(0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