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玲
【摘要】? 隨著新課改在各個學科之間的不斷推進,小學英語教育模式面臨著改革。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學生的聽講過程貫穿于整個課堂之中,這種填鴨式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適用于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提高。因此,教師應該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主動性。教育游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能夠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展開學習,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值得在小學英語課堂推廣。
【關鍵詞】? 教育游戲 小學英語 游戲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 G623.3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159-01
0
新課改的大力推進,促使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發(fā)生變革。身為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觀念,一切以學生的需求出發(fā),促進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英語游戲教學法能將教學知識點蘊含于游戲之中,學習不再是強加給學生的任務,而是讓學生樂于完成游戲和學習,游戲的過程即為學生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體會英語樂趣。同時,想要完成游戲學生就必須掌握需要的知識,體會勝利的喜悅。相較于西方國家,我國對于教育游戲的研究起步較晚,且缺乏相關經驗,近幾年來。才逐漸重視教育游戲,并且在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新的教學方法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不斷實踐研究。
1.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價值
1.1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
英語教師在使用教育游戲策略時,能通過游戲設置充分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不僅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果。在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如果僅借助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英語教材,很難達到調動小學生身心的教育效果。而教育游戲可以結合聲音、圖像、動作甚至信息技術為一體。教育游戲充滿了未知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想法設法的研究和探索完成游戲、取得勝利的方法,獲取英語知識。這樣主動學習的效果必然會強于被動接受學習的效果。
1.2促進學生主體性發(fā)展
新課改要求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授人予魚”的觀念,變?yōu)椤笆谌擞梏~”,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全面發(fā)展。當前,現(xiàn)實社會中國,學生會受到各種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長期處于被壓制的地位。而在游戲中,學生能自主打破限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學生在游戲時,能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驗做出決策,決定游戲的進程,影響游戲的結果,不用擔心自己的決策是否有現(xiàn)實性危害,全面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
1.3促進學生社會性的發(fā)展
馬克思認為人有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人的本質是一切關系的總和,人的存在必須依托于社會。因此,學生的社會屬性發(fā)展對將來的認識起著重要作用。在游戲中,學生可以學會與人的相處之道。教育游戲不是單人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可以學會合作與競爭,多名學生的參與使得游戲像一個小型社會,學生通過扮演不同角色,遵守規(guī)則來獲得可觀評價,總而言之,游戲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社會性的發(fā)展。
2.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科,對小學生來說,可能非常陌生,因此游戲教育能緩解小學生對英語的畏難情緒,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具體的教學中有以下幾種模式:
2.1了解學情,講解游戲規(guī)則
良好的規(guī)劃,才能保證課程設置的合理,因此,在開展教學前要先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以便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接著在游戲教育開始前,先講解游戲規(guī)則。例如在小學英語認識顏色的教學設計中,先介紹游戲內容是分辨顏色,學生先被分為7個小組,每個小組代表了不同顏色,有“blue、yellow、red、white、orange、black、brown”等七種顏色,小組成員要聽老師的指示,做出規(guī)定動作,如果哪個小組做錯了動作或者反應太慢,就要扣分,相應的做的好的得分,最后依據(jù)得分選出最優(yōu)小組。
2.2游戲示范,組織實踐活動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可能對游戲的理解程度不夠強,導致游戲中頻頻出錯。這時,教師應該先根據(jù)游戲規(guī)則,選幾名理解能力較強的同學一起做出示范,使學生能深入理解游戲規(guī)則。示范能使教師融入到學生群體中,保持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游戲過程中,老師不能一直保持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這樣會削弱學生的興趣。應該通過親自示范和游戲講解,拉近與同學的距離,有利于游戲教育活動的開展。
2.3效果評價,教學總結
教育游戲的最終目的還是讓學生在游戲中提高能力,所以,對教學的評價顯得十分必要。例如在《lookatme》中,有“貼五官”的游戲,游戲結束后,老師應該把握教學目標,考核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head、eye、nose、mouth”等五官用詞,以及“body、arm、leg、finger”等身體部位用詞。同時,結合學生的游戲結果進行評價,選出最優(yōu)組、努力組等,通過全面的評價,能使得游戲具有激勵性,加強學生對英語的練習。
小結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學中融入游戲能夠給孩子一個探索世界的機會。如今,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推動著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革。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使得學生能在“玩中學”,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
[ 參? 考? 文? 獻 ]
[1]趙立茹.試析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15):91.
[2]徐林艷.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探討[A].社會發(fā)展論叢(第二卷)[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2.
[3]馬博.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
[4]楊帥花.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2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