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之苗
摘 要:情景教學模式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可以使課堂氛圍變得直觀、風趣,使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學習并掌握課堂所學的知識。數學源于生活,更加需要生動的場景畫面,讓學生去想象自己的生活經歷來接受難記的數學公式?;诖?,本文選擇小學數學中的情境圖式應用題教學作為研究對象,去探討可行的對策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熱情,強化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認知。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應用題
雖然小學生的成長經歷并不多,但是相比于單項的知識傳遞,結合生活化場面的教學更加能讓學生去接受。因為在生活中,很多情景是具備了教育信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身影,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進程,教師可以適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中的“情境應用題”是結合我們生活中人們比較熟悉的事件設置條件與問題,鍛煉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各種數學思維能力等。如何運用情境圖也是此次探討的重點。
一、情境圖應用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1.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其年齡比較小,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很容易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分散精力,所以教師就需要抓住他們的特性,用一些新鮮的內容去吸引他們。數學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并且應用于生活的,尤其是在具體的情境中,更加體現了應用題的運用價值。無論是畫面,還是文字,營造出的場景都是小學生可以想象的到的,這樣一來,他們在做題的時候,就可以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可以使其不會拘泥于一種思維模式,而是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習過的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增強學生數學學習求知欲
小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其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求知欲等。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借助情境圖應用題是一種比較可行、有效的教學策略。用生動的圖畫,配以形象的文字,帶領學生走進不同的數學場景中,讓他們用自己的經歷去發(fā)現解答的思路。這樣一來,學生的專注能力可以提高,而且自覺性與主動性也增強,根本就不需要教師嚴格的監(jiān)督。再者就是小學生對這種類型的題目會更加青睞,求知欲望也會在不斷的練習中得到強化。
3.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空間的拓展
基于實際的問題,去還原真實的情景,或是讓學生自行的在腦海中構思應用題的各種邏輯方式,將數字變?yōu)閳D形,數形結合,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思維邏輯能力,分析問題并解決疑問,能夠形成流程化的概念,同時通過相互合作的情境創(chuàng)設,去體驗學習的樂趣,解決問題也能帶給他們一定成功的喜悅。應用題不僅僅是一道常見的數學問題,深入問題的本質,提高生活經驗,找到更好的方向解決問題,從而有效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有效提升其發(fā)散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所學習的知識得到有效的深入理解與鞏固。
二、情境圖應用題教學中的影響因素
1.應試教育理念深入,導致教學課堂過于乏味單調
現在的教育所反應的最大的弊端就是長期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正是由于這些原因導致了教師會沿用傳統成就的教學方式去“對付”學生,或者用大量的題目來固化學生的思維,這樣一來情境圖應用題的意義就難以發(fā)揮,造成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下降。
2.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習慣培養(yǎng)被忽視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要特別注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注重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的提升以及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揮。但是現階段下,教師會忽視這方面習慣的培養(yǎng),而且數學情境圖應用題的設計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發(fā)散思維,在腦海中構思特定的場景,進而找到解題的思路,如果還是一如既往的用這種教學方式,那么學生就容易形成思維定勢,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3.創(chuàng)設情景形式化嚴重
因為長期應試教育的教育觀念影響,使得很多的教師在實際的情境圖應用題教學過程中,過分的重視學生最終的答案,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程度不夠,從而造成了很多小學數學課堂的氣氛過于沉悶,不夠活躍,學生難以真正的身臨其境,即使部分教師意識到情境圖應用題的重要性,但是40分鐘的教學時間沒有合理的進行規(guī)劃,從而導致課堂教學形式化比較顯著,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
三、設計小學數學情境圖應用題的具體方法
1.理性收集情境圖應用題型,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
在實施情境圖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基于問題的實際情況做好故事的還原,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去尋找解題的思路。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密切聯系生活實際情況,從多元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解決策略,從而總結出最簡便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使小學生逐漸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時,可以用“猴子分西瓜”來導入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神話故事中輕松的學習知識。
2.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教師要具備善于引導學生在學習與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聯系實際,借助生活中的場景來理解數學題目的一些邏輯關系,使得文字和圖形能夠聯系到一起,成為他們思想中串聯起來的動態(tài)畫面。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課堂教學和學習氣氛得到有效的活躍,并且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激發(fā),進而使小學生逐漸喜歡上數學。如:在教學“上下”位置關系時,可以引用站在大樹不同枝丫上的小鳥來進行教學,使學生體會到“位置關系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3.轉換教育教學思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實施教學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題地位,情境圖應用題是比較考驗學生的想象能力,因此,在實施教學時,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哪種情境設計才能更好的吸引他們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從多元化、趣味性的視角運用多元化的思維方式來獲取情景圖應用題的各種具體數據信息,和學生一起共同分析、探尋其已知條件和正確答案,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4.信息化教學
如今,在科學技術飛速式發(fā)展的新時代,信息技術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滲透與應用,在教育領域也不例外。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各種優(yōu)勢優(yōu)化小學情境圖應用題教育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其高效性。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微課、班班通等等,應用題的類型會更加豐富,教師只需要將題目和信息工具結合,呈現出動態(tài)有聲音的畫面,進而幫助學生挖掘問題的本質,找的規(guī)律性的技巧。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學數學的有效性,就非常需要借助情境教學,情境圖應用題課堂教學模式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簡單地僅僅和數字及運算符號打交道的枯燥的學習方式,將學習的重點轉移到對實際情境中事件的理解能力以及對有效的文本信息的獲取及分析能力等,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師也要不斷結合當前社會發(fā)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能力,有效推動小學數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榮.讓小學生在數學情境中獲得個性發(fā)展[J];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13(04).
[2]何文潔.小議多媒體技術在構建數學情境中的優(yōu)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1).
[3].李成貴.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