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稀
摘 要:對于初中生而言,閱讀一直是他們學習語文的一大障礙。學生缺乏閱讀的能力和技巧,不能很好地理解閱讀內(nèi)容,與作者形成思想、情感上的共鳴,更無法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針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進行了探討,想要找出適宜學生閱讀進步的道路。教師通過與學生生活建立聯(lián)系,與問題建立平臺,與實踐建立機制等方式,找出了新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方式,能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改善場景。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
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注重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理解語文知識,還要關注學生對閱讀問題的解決情況,減少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彎路,同樣的,教師在注重學生實踐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
一、與生活建立聯(lián)系——喚起學生生活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與生活建立聯(lián)系,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多重需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意識,讓學生能夠在生活的基礎上理解語文知識,使學生能夠走得更加長遠。語文教師聯(lián)系生活進行教學,可以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借助學生的力量來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理解語文知識。
例如,在學習“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時,筆者為了使學生體會中國當代詩歌的特點,理解詩中蘊涵和象征的社會內(nèi)容,把握詩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詩歌的朗誦,讓學生在抑揚頓挫的朗誦聲中,感受詩歌的情感和意境。學生聆聽詩朗誦后,對詩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借此機會,筆者組織學生描述自己印象中的祖國,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分享了祖國近年來的發(fā)展變化,展示了祖國強盛的歷程,與作者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鳴,理解了詩歌中意象運用的含義,懂得了詩歌的抒情特點。這樣,筆者通過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看到了語文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價值,喚起了學生的生活意識,幫助學生感受到了詩歌中的思維美和語言美。
二、與問題建立平臺——喚起學生思考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建立問題平臺,可以減少學生在課堂上走神的現(xiàn)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之間形成凝聚力,讓學生可以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自己學習的優(yōu)勢,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時,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使學生形成自主思考的意識。
例如,在學習“敬業(yè)與樂業(yè)”時,筆者為了使學生盡快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讓學生懂得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掌握演講稿的語言特色,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精神,在教學中結合課本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了提問:“你對梁啟超有怎樣的認識?課文主要講述了什么?提出了怎樣的觀點?你能從文中找出來嗎?作者在文中先后談了幾個問題?你能將文章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嗎?什么是敬業(yè)?怎樣才算是敬業(yè)?……”學生先是圍繞梁啟超展開了探討,搜集了有關梁啟超的資料,掌握了梁啟超的相關知識。接著,學生結合課文對問題進行了討論和思考,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了深入了解,找出了問題答案在文中的位置,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了總結,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樣,筆者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使學生在這一平臺山獲得了思考的機會,促使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與實踐建立機制——喚起學生應用意識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要時時刻刻將目光投入到課本中,關注理論部分的學習,學生還要重視自己的實踐操作,培養(yǎng)自身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應用的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在應用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懂得實踐參與的價值,形成應用語文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智取生辰綱”時,筆者為了使學生理解文章主要講述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掌握設置矛盾沖突刻畫人物的方法,了解文章的明線和暗線,懂得利用環(huán)境來襯托人物形象,在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起來,用表演的形式將人物演繹出來。學生先是對課文進行了閱讀,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接著對課文進行了總結,為表演設計奠定了基礎。學生自由結組,對表演的細節(jié)進行了揣摩,設計了表演的流程。在表演中,學生結合自己所演繹的人物形象進行了語言、動作表演,使得實踐活動變得更加多彩,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學生也順利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這樣,筆者通過組織學生實踐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參與,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使學生看到了語文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總之,本文通過與學生生活建立聯(lián)系,與問題建立平臺,與實踐建立機制等方式,對初中生的語文閱讀進行了指導,幫助學生重新挖掘了語文學習的魅力,加快了學生融入課堂的速度。
參考文獻:
[1]劉云芝.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如何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13.
[2]孫麗娜. 初中語文教學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策略[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