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 要:在共享社會不斷發(fā)展的條件下,共享經濟也受到了人們高度重視。這就應在誠信原則的支持下對共享經濟展開有效分析,并促使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共享經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誠信問題及其相關法律問題,使得共享經濟的法律內涵全面發(fā)揮出來。本文首先介紹誠信原則在民法中的重要性,之后闡述民法之誠信原則在共享經濟中的應用。幫助有關部門及時解決共享經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法律問題,繼而提高共享經濟的誠信水平。
關鍵詞:民法;誠信原則;共享經濟;應用
引言
盡管在現有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現有社會在開展共享經濟時往往會受到層層阻礙,導致共享經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經常出現法律問題,這對于共享經濟現實效果和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影響?;诖耍仨殢娀穹ㄖ姓\信原則在共享經濟中的應用力度,幫助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共享經濟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法律問題。有效提升民法中誠信原則的現實作用,使得共享經濟在現有社會中的地位層次得以提高。
1民法中誠信原則的概述
1.1民法中誠信原則的內容
我國民法通則第 4 條規(guī)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守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這一規(guī)定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誠實信用原則寫進法律的國家。從中可見我國對誠信原則的重視程度。另外,誠信原則在民法中還有其他的體現,例如: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要誠實,不弄虛作假、不欺詐,進行正當競爭;民事主體應信守諾言,不擅自毀約,嚴格按法律規(guī)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履行義務,兼顧各方利益;在當事人約定不明確或者訂約后客觀情形發(fā)生重大改變時,應依誠實信用的要求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等等。
1.2民法中誠信原則的重要性
首先,誠信原則在民法中有利于指導當事人從事正當的民事活動。民法中的關于誠信原則的相關規(guī)定,清晰地向人們展示了什么是正規(guī)的活動而什么是違反誠信原則的活動,并且還告誡人們只有正確的行使自己的權利才能夠很好的保護自己的利益,從而對人們的活動有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其次,民法中關于誠信原則的規(guī)定還能夠起到解釋、評價和補充法律行為的功能。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民法中的一項基本原則,對當事人的法律行為的評判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時有利于當事人改正以及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最后,誠信原則作為民法中重要的一項基本原則還有著追求個別正義和社會公正的作用。我們都知道,法律不可能窮盡不斷變化著的社會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各種突發(fā)情況均有可能出現,法律不能夠及時的予以解決,這時民法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一方面可以指導市場主體誠實信用的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另一方面通過予以司法者一定的解釋、補充和修正法律的自由裁量權,彌補法律的不足,可以為日后法律的改進積累經驗,從而起到很大作用。
由此可見,誠信原則作為民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誠信原則早已引起民法的高度重視,筆者堅信在今后的道路上,誠信建設將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對社會中的各種行為加以規(guī)范,繼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2共享經濟的發(fā)展現狀與不誠信問題對共享經濟發(fā)展產生的影響
2.1共享經濟的發(fā)展現狀
從客觀的角度出發(fā)來講,共享經濟主要指的是將得到報酬當作終極目標,在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背景下,實現陌生人之間的物品交換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商業(yè)形式。從當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共享經濟早已逐漸演變成為現階段社會服務行業(yè)發(fā)展階段的中流砥柱。無論是針對住宿方面還是生活服務方面而言,共享經濟的服務范圍呈現出日益擴大的狀態(tài)。結合相關資料可以看到,共享經濟最有典型代表的是UBER、滴滴打車等。顯而易見的是,共享積極的快速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將人們現階段的思維模式加以轉變。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要將“互聯網 +”計劃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并在此基礎上大力促進我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方面的有效融合,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營造出與之相匹配的經濟增長點,以此來實現共享經濟和諧發(fā)展。
2.2不誠信問題對共享經濟發(fā)展產生的影響
盡管共享經濟在現有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有關部門在開展共享經濟經常會受到一系列不誠信問題的干擾,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各項不誠信問題,必然導致共享經濟法律內涵下降,這對于共享經濟在現有社會上的綜合發(fā)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影響。加上在人們現有生活中也取得了廣泛的應用,這就應加強共享經濟中各項不誠信問題的分析力度,明確共享經濟中不誠信問題的具體表現形式以及相關誘因,之后借助民法中誠信原則對共享經濟中不誠信問題實施優(yōu)化調整。而且通過多方面現實分析,還發(fā)現不誠信問題對于共享經濟發(fā)展也有及其嚴重的影響,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受不誠信問題的干擾,共享經濟在發(fā)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資金來源不合理和傳統(tǒng)企業(yè)勞動人員失業(yè)等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改善各項問題,不僅影響人民群眾在共享經濟發(fā)展中的參與力度,還會導致共享經濟與現有社會發(fā)展要求脫軌,直接影響共享經濟在現有社會中的地位層次。第二,如果共享經濟發(fā)展中不誠信問題持續(xù)惡化,還會導致人民群眾社會道德水平下降,繼而導致共享經濟整體監(jiān)管成本大幅度提高,直接影響現有社會共享經濟模式整體經濟效益和現有社會綜合發(fā)展水平,共享經濟的優(yōu)勢和社會地位也會受到層層制約。第三,對于共享經濟中涉及的共享商品來說,必然會因為人民群眾自身不誠信行為而出現損壞或者丟失等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改善共享經濟中各項不誠信問題,勢必會限制我國現有社會中共享經濟的發(fā)展,共享商品的便利性也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現實生活要求。從以上論述中可以看出不誠信問題不僅影響人民群眾現有社會道德水平,還會導致我國各地區(qū)共享經濟發(fā)展停滯不前。嚴重影響共享模式在現有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效果,現代化社會經濟發(fā)展缺陷日益鮮明。
3民法之誠信原則在共享經濟中的應用
一般來說,共享經濟在現有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應加強共享經濟的分析力度,并在民法的支持下提高共享經濟的法律效果,以此改善共享經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誠信問題。而且通過多方面實踐分析,了解到民法之誠信原則在共享經濟中的應用也表現在多個方面,具體如下所示:
3.1在共享經濟誠信問題處理中的應用
對于共享經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誠信問題來說,必須要求相關人員對共享經濟上各項誠信問題的具體表現形式展開有效分析,了解共享經濟中誠信問題的具體表現形式,并在民法的支持下對共享經濟中各項誠信問題實施優(yōu)化處理,使得誠信問題對共享經濟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而且共享經濟中出現誠信問題的原因主要表現在社會道德誠信水平低下上,這就導致共享經濟在實施過程中監(jiān)管成本大幅度提高,人民群眾在使用各類共享產品時經常出現將產品據為己用的現象,直接影響各類共享產品的現有價值,導致共享經濟中法律問題和誠信問題層出不窮。如果不能有效改善各項誠信問題,必然導致共享經濟在我國現有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停滯不前,這對于共享經濟在我國現有社會中的現實價值和綜合發(fā)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影響。而通過民法中誠信原則對現有社會中共享經濟展開有效處理,則能夠幫助相關人員在短時間內了解共享經濟實施過程中各類誠信問題的表現形式,同時結合共享商品經濟來源和人民群眾道德素養(yǎng)等方面規(guī)劃合理的誠信問題處理措施,必要時還應強化民法中誠信原則在共享經濟誠信問題優(yōu)化處理中的作用效果。此外,還應要求有關部門將共享經濟與互聯網模式結合到一起,充分彰顯現有社會共享經濟的優(yōu)勢。而在互聯網與共享經濟相互融合的條件下還會導致各類私人信息大幅度流失的問題,嚴重影響共享經濟的誠信效果,導致共享經濟在現有社會中的地位層次下降?;诖耍仨毤訌娒穹ㄖ姓\信原則對共享經濟的約束力度,并對共享經濟中各項私人信息展開有效監(jiān)管,避免共享經濟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私人信息遺失的問題,使得共享經濟誠信水平得以提高。
3.2在共享經濟立法路徑規(guī)制中的應用
在共享經濟發(fā)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加強共享經濟誠信管理力度,還應對共享經濟開展立法路徑規(guī)劃,充分彰顯共享經濟立法優(yōu)勢,從而避免有關部門在簽訂共享經濟立法合同時出現問題。而對于民法中涉及的誠信原則主要表現在合同簽訂各個階段當事人所履行的責任,并在提升共享經濟活動誠信效果的條件下,保障合同雙方現實經濟效益。而對于共享經濟立法路徑規(guī)制過程中涉及的內容來說,也表現在多個方面,具體如下所示:首先,在制定共享經濟合同時,必須保證當事人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實性和合理性,避免社會共享經濟在確立合同時出現虛假信息問題,繼而強化共享經濟的誠信水平。其次,應要求共享經濟各方能夠按照合同上涉及的規(guī)章條例履行各項業(yè)務,嚴格控制各組織機構在開展共享經濟時產生損失。最后對于現有社會開展共享經濟時出現的問題來說,還應要求相關人員借助民法中誠信原則以及相應立法合同對共享經濟中出現的問題實施優(yōu)化處理,避免共享經濟立法路徑規(guī)制過程中出現的誠信問題越演越烈。充分彰顯民法中誠信原則在共享經濟立法路徑規(guī)劃中的作用效果,使得現有社會共享經濟能夠滿足《合同法》以及其他法律規(guī)章的要求,從而避免共享經濟各方在立法過程中出現權益損害的問題。
3.3在共享經濟司法路徑監(jiān)管中的應用
在共享經濟廣泛應用的條件下,與其利益相關的人民群眾數量呈現出與日俱增的趨勢。這就應要求有關部門在考慮利益相關者心理需求和法律素養(yǎng)的條件下對共享經濟開展司法監(jiān)管工作,確保共享經濟在現有司法環(huán)境中公平有效的開展。而且將民法中的誠信原則應用到共享經濟司法監(jiān)管當中,不僅能夠強化律法規(guī)制與共享經濟司法監(jiān)管之間的銜接性,還能避免有關部門在開展共享經濟工作時因各項法律關系而出現問題,確保共享經濟整體誠信水平有所提升。當然還可以要求有關部門在一系列誠信原則的支持下對共享經濟司法監(jiān)管工作實施平衡化處理,嚴防共享經濟司法監(jiān)管出現問題。對于共享經濟各階層工作人員在開展相應工作時出現的問題來說,必須將民法中誠信原則與共享經濟司法監(jiān)管結合到一起。深入剖析相關人員在開展各項工作時出現問題的原因,之后借助民法中誠信原則對相關人員日常工作缺陷和共享經濟具體實施問題展開全面調整。逐步提升勞動人員在共享經濟這一新興行業(yè)中的工作能力,不斷提升共享經濟行業(yè)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屬性。
結語
綜上所述,了解到民法中誠信原則涉及的內容錯綜復雜,這就應加強民法中誠信原則的研究力度,并要求相關人員在民法中誠信原則的支持下改善共享經濟中潛藏的法律問題。而且上文還闡述了民法之誠信原則在共享經濟中的應用,不斷縮小共享經濟與民法中誠信原則之間的差距,嚴防共享經濟因法律誠信而出現問題。全面優(yōu)化共享經濟實施缺陷,大力推進我國現有社會共享經濟良性發(fā)展。希望在本文的詳細論述下,可以給相關人士帶來啟發(fā),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和昌. 民法之誠信原則在共享經濟中的應用分析[J]. 職工法律天地,2018,(16):127
[2] 侯慶惠. 民法之誠信原則在共享經濟中的應用分析[J]. 楚天法治,2017,(5):103.
[3] 梁芝園. 誠信原則在共享經濟中的應用分析[J]. 時代報告,2019,(2):168-169.
[4] 胡雪亮. 民法之誠信原則在共享經濟中的應用探究[J]. 法制博覽,2019,(25):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