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繼梅
摘 要:課堂是數學教學學習的主陣地,尤其對于小學數學學科而言,其教學任務和目標主要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本文分析了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不足,并提出了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旨在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推動小學生數學成績和數學素養(yǎng)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數學素養(yǎng)
引言:課堂是數學教學學習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尤其對于小學數學學科而言,其教學任務和目標主要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小學數學教學在理念、方法、目標等各方面都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革。課堂教學的質量對于實現新課改要求目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需要不斷優(yōu)化,以期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推動小學生數學成績和數學素養(yǎng)提升。
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理念落后,應試教育和分數至上思想的影響依然存在,這就導致課堂教學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與新課改要求相違背。其次是課堂氣氛較不夠和諧,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師生關系的融洽是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但在現實中,很多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威嚴有余而親和不足,學生在課堂上過于緊張拘謹,不利于個性發(fā)展,不利于交流互動。最后是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很多教師依然采用滿堂灌和板書演示為主的教學方法,脫離了小學生身心發(fā)育特征的實際情況,學生興趣不高,課堂效率低下。
二、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理念的更新。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弊端,樹立起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的認識,充分尊重并發(fā)揮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但會教學生,更要會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和激勵學生;不但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能力的培養(yǎng),素質的提升和情感的體驗。 新課改下,要想切實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從根本上提升教學效率,一個最根本的保障就是轉變施教者的思想觀念。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學習和掌握最新的教學思想和先進的教學手段。
教師要做到師生關系的民主平等,要平等對待學生,要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是主角,要充分尊重每一名學生,要讓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作為一名富有智慧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要一改過去的高高在上,扮演好引導者這個角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有效、輕松地施教,吸引學生注意力,讓他們熱情高漲,和教師積極互動,共同促進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只要教師在新課改的倡導下轉變觀念,就能充分認識學生課堂上的主體性,在教學中時刻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為核心,切切實實讓他們學到東西,提升自己,為將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靈活巧設情境,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小學教師每天面對的學生,都是活潑好動的,當然他們也聰明,容易接受新鮮的教學手段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方法。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時代特色等,有的放矢,開展教學工作,靈活巧設教學情境,讓他們在寓教于樂中學習,成長,從而真正提高每一堂課的教學效率。比如,有此內容可能教師直接講解或者說教,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活潑、有趣、有樂的情景,把復雜的、難以理解的內容,用情境的方式,簡單、直觀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容易理解,明明自自地參與和接受,使其學習興趣大增,并且富有持續(xù)性。教師認真做好了這些,學生積極配合,可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三)培養(yǎng)濃厚興趣,提高主動性和積極性
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小學一線的教師,我們知道要讓小學生在學習中保持學習的耐心和熱情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學習本身是一件辛苦的事,而對于對學習任何知識沒有充分認識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更會覺得學習無趣、無聊,甚至累人。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在教學中沒有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培養(yǎng)和激發(fā),使小學生抱著“對教師學,對父母學”的一種心態(tài)進行學習,學習的勁頭和熱情可想而知。所以,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掌握他們的學習進程,了解學生的性格和愛好,在此基礎上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需要教師注意的是,采取何種方法激發(fā)興趣,都要根據教學內容,不能走形式主義,只圖表面的喧嘩。
教師要對課堂作業(yè)進行重新的設計和安排,要精選作業(yè),避免題海戰(zhàn)術,為學生真正減負,將每一道習題精心選擇出來,并且要每一道習題都能給學生深刻的啟發(fā),讓他們可以做到舉一反三。在課堂作業(yè)的布置和及時的講評工作中,學生能夠得到適時的反饋,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課上所學的新內容,學生在快速的反饋中可以收獲更多。這種方式相對以往來說,有著很多好處,互動性強,而且反饋及時,這就讓學生能夠更快地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避免他們因為較長時間間隔,而對已經學過的內容感到生疏,從而影響他們綜合能力的發(fā)揮,影響他們在數學習題中的準確度。所以,快速反應的作業(yè)講評可以讓學生得到及時的反饋,發(fā)現錯誤改正錯誤,幫助他們更好地建構知識體系,讓課堂的教學也變得更加高效。在互動學習中,學生之間進行評改,可以及時發(fā)現自己和對方的錯誤之處,增強學生對于知識點掌握的準確度。
(四)注重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和表達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用清晰的語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正確的講評,而且作為一種重要的品質。學生在互動的學習中,首先要善于傾聽,把重要的內容真正理解透徹,另外在理解的基礎上又能夠清晰準確的表達。在互動的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和教師之間都有準確的理解彼此的意思,并且也能夠運用通俗或科學的數學語言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所以,互動學習對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聽和說的能力。當然,讓學生善于傾聽,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聽的內容上,這樣才能不漏過關鍵的信息,才能準確的理解意思。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也要給學生做示范,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認真傾聽的狀態(tài)中找到自己該有的狀態(tài)。學生的認真傾聽和清晰的表達也需要教師設計出更加富有吸引力的課堂。課堂更加有吸引力,學生才會在課堂上更加專注,因此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也是在一定的范圍和環(huán)境的烘托之下,才能表現得更加優(yōu)秀。
結論:總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不能僅僅局限于改變觀念,還有促進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興趣,調動積極性等方面。教學是一門藝術,面對性格各異、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邏輯思維還沒發(fā)展起來的小學生,要想提升教學效率,教師還要在自身素質和能力上下工夫,加強學習相關的理論,并因人而異地靈活運用到課堂中去,與時俱進,保證課堂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房月華. 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學周刊,2019,(33):65.
[2]劉春花.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學創(chuàng)新[J]. 學周刊,2019,(33):67.
[3]周紹基. 落實數學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2019,(3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