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麗
摘 要:一堂課導入的成與敗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而富有啟發(fā)性的導入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興趣,誘發(fā)學生對學習這一知識點的欲望,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導入;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一堂課導入的成與敗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曾說過:“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diào),第一音定準了,就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他們思維的火花,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1]好的教師應善于運用導入語,以自身的風度、清晰的聲音、新奇的內(nèi)容、精彩的語言三言兩語控制全場,抓住學生心理,提高學生學習知識點的興趣。
但是,筆者大量的課堂觀察發(fā)現(xiàn),很多歷史課堂缺乏導入環(huán)節(jié),開始就是讓學生打開課本某某頁,今天學習某某知識點,之后就是老師一直在上面講講講,學生們在下面抄抄抄。很多高中生認為歷史課枯燥、無味,學生對課堂不感興趣,又如何能學好知識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門課程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要學好歷史,還需要對這門學科感興趣,才能探索下去。在多年的教學實踐與不斷的反思中,為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我嘗試了多種歷史課堂導入法,取得了較好效果。
一、視頻導入法
現(xiàn)在很多古裝劇,里面出現(xiàn)的場景、時間、事件,很多與歷史不相符。例如古裝劇《神話》,講秦朝的事情,里面居然出現(xiàn)了西紅柿炒雞蛋。在學習新航路開辟后,西紅柿馬鈴薯傳入中國這一知識點時,可以播放該劇片段,讓學生找出其中的錯誤。這不僅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也讓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印象大大加深?!坝眯蜗笾庇^的教學方法,把教學寓于快樂之中,讓學生在樂中學、在樂中取、在樂中思?!盵2]以視頻導入新課,這是學生非常喜聞樂見的方式,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印象。
二、史料導入法
史料是歷史的依托。目前,史料教學是一線歷史教師普遍使用的教學方式之一。選好史料,恰當運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有效吸引學生迅速走進歷史。史料的運用不僅僅是歷史知識存在的基礎,也是歷史教學的基礎。借助史料導入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歷史的了解和認識,也體現(xiàn)出了歷史教學論從史出的主要特點。史料種類很多,如文獻、文物、圖片、口述記載等。其中文物、圖片、口述記載由于形象性直觀性強,都非常適合用于課堂導入。例如《外交關系的突破》的導入,可選用兩張照片《喬的笑》、《周總理在機場迎接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兩張照片直觀的體現(xiàn)了1971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關系正常化。朱可在《高中歷史教學如何凸顯學科味》一文中認為,中學歷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把歷史學家們已經(jīng)確認的事實,運用多樣的教學素材,通俗易懂地教給學生。[3]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收集多種多樣的史料素材,用心開展史料課堂導入,吸引學生融入課堂,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疑問導入法
每節(jié)新課教學開始前,可以提出相關知識點的三個核心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有什么?即這個事件是什么事件?為什么發(fā)生這件事?這件事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例如學習《辛亥革命》時,導語可以提出什么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為什么發(fā)生?辛亥革命給中國歷史帶來了什么樣的重大影響?讓學生一開始就要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斷提問,不斷誘導,與學生開展交流,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盵4]一開始就給學生布置任務,設置懸念,有利于激起他們對于學習的渴望欲和挑戰(zhàn)欲。學生思維一旦活躍起來,同樣一個問題,有時他們能想出的解決方式,甚至比老師的還要好。
四、辯論導入法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讓學生擺脫被知識奴役的處境,恢復個體在知識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即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尋求學生主體對知識的建構。教師必須遵循學生主體性的原則,應注意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盵5]在教學過程中,一開始就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并幫助學生將主動搜集好的有關信息和材料進行課堂辯論,探尋歷史真諦。例如學習選修課“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歷史人物評價”就可以采用此法。一場改革,它是成功還是失敗,它究竟有什么意義?一個歷史人物,他究竟是應該受人懷念,還是應該遭人唾棄?學生通過辯論,往往可以得出比較客觀的理性的認識?!稗q論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形成課堂興奮點,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活躍與拓展,有利于教師把握學生的思維過程,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盵6]可見,以辯論導入有利于形成師生間良好的互動與交流,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實踐證明,富有啟發(fā)性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興趣,而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所以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促進教學方式轉(zhuǎn)變,上課伊始就應當注意通過導入來激發(fā)學生們的思維興趣,誘發(fā)學生對學習這一知識點的欲望,最終達到順利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于漪:《語文教育論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60頁。
[2]高帆、李秀華:《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jīng)典細節(jié)》,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15頁。
[3]朱可:《高中歷史教學如何凸顯學科味》,《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6年第11期。
[4]高帆、李秀華:《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jīng)典細節(jié)》,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29頁。
[5]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第97頁。
[6]湯育紅、李斌:《歷史課堂辯論小記》,《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