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
摘 要: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生的識字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甚至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因此,在小學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加大識字量,就成為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而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興趣中識字;運用多種實際方法,生活中識字;識寫結合,以寫促識,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是重中之重。萬丈高樓從地起,要想學好語文,我認為低段的識字教學一定要打下堅實的基礎。那如何提高低段的識字教學呢?本人從教二十余年,根據(jù)教學累積的經(jīng)驗,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興趣培養(yǎng); 低年級 ; 識字教學
首先是培養(yǎng)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要學好語文,首先從識字開始。要識好字,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有了識字的興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如何提高興趣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趣味識字。教學時,制作課件,利用多媒體以動畫的形式,將生子放在樹上的水果或者跳出的動物之上。孩子天生對動畫感興趣,以此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孩子精神集中了,就能再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識記了生字,而且印象深刻。二、生活識字。語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語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生活中的語文也無處不在。因此,每周開展識字大比拼活動。把一周內在生活中認識到的生字利用一節(jié)課進行展示。這樣,孩子會利用生活中各個場景積累生字。比如:和父母逛超市,從商品包裝袋以及價簽上識字,看電視時從電視中識字,看標語、廣告,從廣告中識字……隨處都有識字源,孩子不但認識了生字,而且在大比拼課堂中展示,孩子的成就感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識字興趣也會越來越高。
其次是巧用方法辨別生字。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從古人創(chuàng)造的會意字、指事字、象形字、形聲字,對小學低段來說,辨別其中奧妙太過深奧,因此在教學的時候,巧用順口溜來區(qū)別形近字。比如,我在教“甲”和“申”的時候,便編了順口溜“縮頭甲,出頭申”。再聯(lián)系實物,“甲魚”在遇到危險的時候,總喜歡縮著腦袋,便有了“縮頭甲”,“申”古代通“伸”,意在伸展,伸展肢體的時候便要頭腳伸直,便有了“出頭申”。也意在指不出頭的讀“甲”,出了頭的讀“申”。這樣,學生既好記又好區(qū)別。再比如“巳”、“己”、“已”這三個字很難區(qū)別,于是編了“巳封己不封已字半當中”的順口溜。又如“大”和“天”,有了“一人大,二人天”等等。而有些字從形體上不能直接編順口溜,就以“偏旁加字”的形式朗讀。比如“體”和“休”,直接編成“人本體,身體、體育”,“人木休,休息、休假”,這樣郎朗上口的順口溜孩子識記的時候容易區(qū)別,不易混淆。對于多個有相同部分,換偏旁的生字,也編順口溜,比如“辨”、“辯”、“辮”的順口溜就是“一點一撇來分辨,中間有言來爭辯,找到絲線辮小辮”。再比如“繞、澆、撓”編成順口溜“水來澆澆,絞絲繞繞,提手撓撓”……
這樣的順口溜既提高了孩子的識字興趣,準確度也高,也不易寫錯別字。
最后識字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除了準確識記生字外,還應及時鞏固。鞏固的最好方法就是生字再現(xiàn),一般用下列方法強化:一是制作卡片復習識字,鞏固二至三次。二是讓學生將所學生字運用于說話之中,通過實際運用加強記憶。
總之,小學低段識字教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多方位提高學生識字興趣,為學好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金華.淺談小學語文低段扎實有效的識字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61+63.
[2]鄭周艷. 淺析小學低段識字教學[A]. .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論文集卷四[C].: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9:2.
[3]劉璐. 小學低段識字教學淺論[A]. .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3.
[4]章巧媚.小學低段隨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4):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