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長虹
【摘? 要】《義務教育初中數學課程》明確指出:“要使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當堂達標率,實現(xiàn)有效教學?!倍嗉壷忻總€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是實現(xiàn)“當堂達標”和“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同時,將課堂的時間交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使每個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最終實現(xiàn)初中數學的“當堂達標”。
【關鍵詞】初中數學;當堂達標;學生參與;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當堂達標”課堂學生有效參與的前提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佳驅動力。學生只有對初中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fā)學好數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學生比較喜歡的實驗、游戲、謎語、故事、動態(tài)多媒體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課的樂趣,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這也是實現(xiàn)“當堂達標”的重要前提。例如,在教學《概率應用》一課時,我采用了模擬真實情景的教學方式,在課前利用廢舊紙盒制作了一個圓形轉盤,并將教材中的習題設計成為超市的促銷廣告:凡超市購物滿100元,可參與轉盤抽獎一次,轉盤上等分10分,獎品有:5元、10元、15元和20元購物券,還有牙膏、抽紙等物品。然后將教室模擬成超市,讓學生置身于超市的情境中,然后提問:如果顧客購物達到130元,轉盤抽獎獲得20元購物券的概率是多少?這種促銷模式與商品直接打9.5折相比,哪個更加劃算?這種生活化的情境,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且真實的場景,為學生的知識探究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課堂參與。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當堂達標”課堂學生有效參與的保證
要想讓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師需要將原本屬于學生的課堂交還給學生,在實踐中要“大膽放手、先學后教、少講精講”,只有把自主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課堂,這是實現(xiàn)“當堂達標”的重要保證。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時,我設計了動手做的活動以代替知識講解,將學生的動作與腦的思維結合起來,讓學生用多種感官參與課堂。在教學實踐中,我首先讓學生自己動手用剪刀將卡紙剪出任意大小的三角形,然后利用量角器分別測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接著讓學生將這個三角形剪成兩個小三角形,并分別測量兩個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后發(fā)現(xiàn),無論是大三角形,還是小三角形,它們的內角和都等于180度。那么,是不是任意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等于180度呢?學生在問題的激發(fā)下,嘗試通過各種方法驗證自己的想法,在輕松愉快的動手過程中,最終得出了結論。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當堂達標”課堂學生有效參與的途徑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以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為前提的。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班級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當堂達標”的實現(xiàn)。例如,在教學《多項式乘以多項式》一課時,我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分層習題訓練:1.基礎題。2.鞏固題。3.拔高題。從中尋找規(guī)律,并利用該規(guī)律計算。
三個層次的習題,由淺入深,在幫助學困生鞏固基本知識、強化中等生運算能力的同時,促進了優(yōu)等生向高層次發(fā)展,滿足全部學生的課堂學習所需,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
綜上所述,學生有效參與、有效學習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生命線”。教師只有讓學生充滿生命力,才能讓“當堂達標”教學變得更加精彩,才能真正促進班級中每個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韓乃美.“自主學習,當堂達標”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旬刊,2015(9X).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