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要: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補充,課外閱讀是語文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使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使學生進行探究性的閱讀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我從“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二、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原因分析”“三、提高小學生閱讀水平的策略”三個方面入手,就閱讀和學生發(fā)展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閱讀;學生發(fā)展;小學生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9-0195-02
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去探究、理解閱讀材料,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學生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提高閱讀的效率。下面,我就閱讀和學生的個人發(fā)展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1.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
目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不容樂觀。小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缺乏讀書的興趣。學生在課下的時間沉迷于看動畫片,主動讀書的人比較少,小學生的閱讀主要局限于語文書中,課外的書籍學生閱讀的比較少,學生的閱讀興趣漸漸缺失。在課外閱讀中,學生的探究意識比較差,教師提出閱讀問題后,小學生對問題缺乏思考,喜歡人云亦云,閱讀的收獲比較少。
2.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原因
學生家長對學生看課外書不重視,學生家長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對于學生的閱讀指導比較少,學生家長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家長對課外閱讀了解比較少,不能為學生購買合適的閱讀書籍,很多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籍比較少,學生的閱讀量不達標。很多家長認為課外書的內容和教學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閱讀課外書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沒有意識到看課外書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
2.2 學校原因
鼓勵學生去讀課外書的并不多,應試教育下,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標準主要是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這使得學生的課外閱讀得不到有效的開展。教師沒有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學校缺乏完善的校園圖書館,學校的書籍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很多學生對這些書籍缺乏閱讀興趣。
2.3 學生原因
由于各種網(wǎng)絡和媒體的發(fā)展,電視、電影、電腦和游戲占據(jù)了小學生的大量課余時間,小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讀課外讀物,目前,小學生的課業(yè)壓力也比較大,各科老師會布置很多的作業(yè),小學生疲于應付作業(yè)而自主閱讀的時間相對比較少,小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書目的選擇上比較隨意。
3.提高小學生閱讀水平的策略
3.1 教師教給學生閱讀的策略和方法
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閱讀的策略和方法,首先教師要推薦給學生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一些書籍,吸引小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一些故事集錦《神話故事精選》《探險家故事精選》《文學家故事精選》等,一些文學名著《稻草人》《草房子》《巫師的沉船》等,科普讀物等,開闊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可以使學生準備一本練習本,在學生讀到優(yōu)美的句子時,使學生對所讀的內容進行摘抄,并標明摘抄的原因。
教師要使學生掌握精讀和略讀的方法,第一遍先泛讀閱讀材料,了解文章的主旨和大意。精讀是對閱讀材料進行全面、細致的閱讀,對文章的思想內容、人物事件等都不放過,泛讀可以擴大學生閱讀的量,開闊學生的知識面。
例如,我向學生推薦了很多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比如《綠野仙蹤》《海底兩萬里》《長腿叔叔》《愛的教育》《草房子》《野風車》等書籍,這些書籍可以在班級進行傳閱,每個學生都有閱讀的機會。為了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我挑選了這些書中的有意思的一些片段,在班級進行展示和講解,并向小學生提出了一些疑問,小學生只有讀了這些故事,才能回答上來。小學生被故事中的情節(jié)吸引,就會由被動的閱讀轉為主動的想閱讀,學生被興趣推動,紛紛要求借書閱讀,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讀書的樂趣。
在學生讀《綠野仙蹤》這本課外讀物時,我對學生進行了閱讀指導。我先向學生簡要地介紹了作者,我先讓學生讀故事,并回答:這部小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請試著概括出來。這部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有誰?我們還可以通過看什么可以很快的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然后,我對其中的一些片段進行了賞析,我向學生展示了解救稻草人的片段、救助鐵皮人的片段以及膽小獅子的片段,我提問小學生:讀了這些片段,你可以說一說他們有什么愿望嗎?我又提問學生:你覺得羅茜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稻草人、鐵皮人他們在經(jīng)險的過程中收獲了什么?它們有什么特點?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來進行閱讀。我對學生的要求是:每天都要讀一點,每天堅持看一點,每天和同學交流一點。學生在閱讀時,遇到自己感興趣的片段或者寫的好的片段要進行摘抄,并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3.2 強化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
小學語文教師要強化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空間,小組之間的交流使內向、膽小的同學也有了開口討論的機會,教師可以給小學生制定讀書的計劃,保證小學生閱讀的時間,學生可以在早讀和自習時閱讀課外資料,還可以在午休的時間閱讀,教師要保證有計劃地對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和指導。
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我給學生制定了一學期要閱讀的書目,比如,二年級的學生需要讀《阿凡提的故事》《三毛流浪記》《今年你七歲》等書目,使小學生按照班級的讀書計劃進行自主閱讀,每周我留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作為學生的自主閱讀時間,在一節(jié)課剩下10分鐘的時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的閱讀收獲,以及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同學之間交換自己的閱讀筆記,學生可以看一看其他同學的閱讀感悟。最后,學生需要每周匯報自己的閱讀進展。
3.3 通過各種閱讀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設計多種閱讀活動提升小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閱讀的課外讀物進行角色表演活動,還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閱讀材料的內容,教師運用課堂提問的方法來使學生說一說自己的閱讀感悟以及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說一說讀物里面自己喜歡的句子,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講故事比賽等活動。
例如,《安徒生童話選集》里面包含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拇指姑娘》《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幸福的家庭》《母親的故事》等,這些故事的篇幅不長,內容很精彩。在學生讀完《拇指姑娘》這篇課外閱讀后,我組織小學生進行角色表演活動。這篇文章中有多個人物,故事情節(jié)也很多,小學生在閱讀后,運用表演的方式來詮釋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童話故事。我把幾名學生分為一組,一名學生扮演巫婆、一名同學扮演女人、一名學生扮演癩蛤蟆,還有的學生扮演金龜子小姐、田鼠等,學生首先讀原文,并把原文中的話改編為一個劇本,然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劇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最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表演出故事的主要內容。角色表演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個故事,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要向小學生推薦一些好的課外讀物,從各個方面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小學生喜歡上課外閱讀。教師要教授給學生一些課外閱讀的方法和策略,使學生掌握精讀和泛讀的技巧,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要設計多種多樣的閱讀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參考文獻:
[1]李志貞.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2):245.
[2]高惠文.農(nóng)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9(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