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健身操作為一項新穎的運動項目,是健身操與民族舞蹈相融合的產(chǎn)物。該項目具備體育性、民族性和觀賞性外,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動作內容豐富、形式簡單時尚等特點。本文以民族健身操廣闊的開展前景及其在中小學普及程度為基礎,通過民族健身操所具有的特點,簡單探討其在中小學開展的價值,為更好地將民族健身操引入中小學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民族健身操;中小學;特點
中圖分類號:G831.3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9-135-01
民族健身操是近些年來迅速發(fā)展的一項體育運動,是一項把健身操以及民族舞蹈完美結合的新穎運動項目。借助健身操時尚的韻律和民族舞蹈獨具風格的動作形式,成為了一種既能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風格又能凸顯出深厚民族文化的鍛煉方式。據(jù)調查分析,該項目在中小學中的普及率較低。本文為了豐富中小學體育課程的內容、增強中小學生各方面的身體素質以及弘揚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根據(jù)民族健身操所具有的特征,分析它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融入到中小學的價值。
1民族健身操的特點
1.1民族健身操是健身操與民族舞蹈相融合的產(chǎn)物
獨具現(xiàn)代氣息的健身操深受大眾的推崇。其鍛煉方法科學、內容健康和律動鮮明,動作富有較強的操化性使其具有良好鍛煉價值。民族舞蹈則是反映出民族地區(qū)人們的生活和活動方式,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以及文化特征突出,在強健體魄和胯弘揚民族文化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健身操是兩者相融合的產(chǎn)物,是一項具備體育性和民族性的項目。
1.2民族健身操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第一,精神文化。民族健身操的動作是根據(jù)各民族在生產(chǎn)、生活以及勞動等情景中的動作進行改編而來,各民族間的動作表現(xiàn)形式與各民族的特點有關。編排目的是希望通過各個民族的動作表現(xiàn),去揭示其隱藏在各個動作下各民族的愛國、頑強以及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為精神文明建設奠定基礎。第二,物質文化。音樂是民族健身操的靈魂。民族健身操在音樂的選取上,一定是要具有民族特征的,例:笛子樂(傣族)、馬頭琴音樂(蒙古族)等可以被提取出來,成為民族健身操的音樂元素。服飾是民族健身操的載體,民族不同其服飾也有區(qū)別,在比賽或是表演中其服飾的設計在保障運動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會融入一些民族元素,使其既便于運動也能體現(xiàn)民族文化。
1.3民族健身操的動作內容豐富、形式簡單時尚
民族健身操不像單純的健美操與民族舞,它的動作內容源于各民族人民的各項生活元素。每個民族的生活習慣與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致使民族健身操在對動作內容進行提煉以及在動作的編排上具有更加豐富的素材來源。動作中加入了西方健身操的操化動作,減弱了舞蹈的難度,同時也賦予了民族健身操一定的時尚性。
2民族健身操在中小學開展的價值
2.1有利于提高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民族健身操作為一項集民族舞蹈技術與健身操操化動作于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在練習過程都是上下肢協(xié)調運動,并且動作既有剛也有柔,能夠對學生肌肉、骨骼的發(fā)育起到促進作用,同時提高學生關節(jié)的靈活性等。由于民族健身操屬于一種有氧運動,其有氧性能夠使參與者在訓練中去分解體內糖酵解,促進脂肪代謝,具有提高機體心肺功能等作用。除此之外,該項目是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的,音樂的選擇傾向于曲風歡快、節(jié)奏有力,在這樣的音樂情景下進行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興奮度,緩解學習壓力。
2.2有利于豐富中小學體育課程的內容
田徑、三大球、體操等常規(guī)的體育運動項目已經(jīng)遠遠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民族健身操既能突出時尚風格又能體現(xiàn)民族元素,將其作為中小學課程的內容之一,不僅可以使學生眼前一亮,給予他們更多的選擇性,同時也豐富了體育課程的內容。另外,借助民族健身操的民族特性,有利于增強體育課程的活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為終身體育做鋪墊。
2.3有利于促進中小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認識,傳承民族文化
新的教學理念對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要求不僅僅是流一身汗,而是身體、心理、文化以及藝術相結合的一種綜合教育過程。民族健身操具有濃厚的民族特征,傳承著一個民族甚至是多個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在中小學中引入民族健身操,在滿足他們求知欲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小學生對我國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認識和感受各民族的魅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實際參與中去拓寬自己的文化知識,了解我國各民族的發(fā)展與差異,促進民族大團結。
2.4有利于增加中小學校園文化生活的多樣性
民族健身操是一項極具觀賞性和表演性的體育項目,動作簡單能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學習要求。中小學的學生通過對民族健身操進行學習,可以在全校運動會、各種文化節(jié)以及各類晚會上進行表演,這個過程可以加速民族健身操這個項目在學校的開展,大大增加中小學校園文化的多樣性。
3結語
綜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把凝聚“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元素的民族健身操引入中小學,一方面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另一方面從民族健身操的特點出發(fā),將其引入中小學已經(jīng)具備相對成熟的條件,不僅有利于提高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豐富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促進中小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認識,還能增加中小學校園文化生活的多樣性。另外,為了使民族健身操所具有的巨大價值得以在中小學充分發(fā)揮,學校要順應民族健身操的發(fā)展趨勢去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做好人才的引進工作去提高教學質量,大力宣傳民族健身操引入中小學的價值,去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使民族健身操在中小學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廣。
參考文獻:
[1]許愛梅.民族健身操的價值及應用前景[J].體育學刊.2007(80):64-67.
[2]李俊怡,胡悅,方征.論民族健身操在學校開展的前景—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例[J].體育文化導刊.2008(1):95-97.
[3]譚小春,沈桃淑.凱里學院體育選修課引入民族健身操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J].武術研究.2019(10):88-90.
作者簡介:
蟻曼霞(1995- ),女,漢族,廣東汕頭人,研究生在讀,學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