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琳
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小學數學的教學目的是使兒童獲得一些數學的感性知識,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培養(yǎng)能力,使學生敢于大膽開口說數學?!弊尯⒆觽儭霸谕嬷袑W,在學中玩”,是每一位教師心中所追求的理想課堂,而游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理念。針對現(xiàn)階段小學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少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愛學數學,認為數學知識枯燥乏味等問題,本文著重探究了游戲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供廣大教師同仁們分享、交流。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游戲;設計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9-0057-01
1.游戲在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1 緩解幼小銜接的不適應性
幼兒園的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而小學教育則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低年級學生,尤其是一年級新生,由于學習方式的改變、課堂紀律的約束,讓他們一下子難以適應,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不良。而“數學游戲”是提升低年級數學課堂活力的催化劑,如果將游戲帶進數學課堂,可以讓孩子在課堂中享受游戲的樂趣、體驗數學的魅力,使低年級學生較快適應并喜歡上小學課堂。
1.2 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度
我國近現(xiàn)代著名的幼兒教育大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游戲是兒童的生命。”小學
生心智發(fā)展尚未成熟,有意注意還未發(fā)展起來,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上課注意力分散,愛做小動作等。但喜歡玩耍是低年級孩子的天性,在數學課堂中加入一些趣味性強的小游戲,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征,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活躍度,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1.3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傳統(tǒng)的“填鴨式”單向教學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
的學習興趣,學生只能被動地接收知識,這無疑會使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最終也極大地影響學習效果?!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將游戲引入數學課堂,能夠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以積極、愉快的態(tài)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2.數學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運用
2.1 在復習舊知中設計游戲
游戲:翻牌搶說
上課鈴聲一響,老師宣布要玩?zhèn)€小游戲,學生欣喜若狂。
教師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撲克牌A一9,共9張牌,(A當作1使用)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并邀請一位學生示范。
師:先將主牌5放在桌面上,牌面朝上,其余的牌牌面朝下,兩人輪流翻牌,一次翻開一張牌,放在桌面上,翻牌后,同桌兩人一起搶說乘法口訣。如翻到8,就大聲說“五八四十”。答案正確且速度快的學生得到這張牌,答慢、答錯都不得牌,雙方速度相同的情況下,這張撲克牌單獨放到桌面一角作廢。一盤結束后,各自數數自己的撲克牌數,得牌多者贏。
案例分析:乘法口訣是貫穿小學二年級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不管是乘法或除法計算都要用到乘法口訣,游戲具有的合作模式、規(guī)則意識都能激發(fā)學生相互監(jiān)督、指正,既擺脫了機械背誦乘法口訣的枯燥感,又提升了孩子對乘法口訣的熟練程度。
2.2 在新課導入時設計游戲
游戲:找小貓
在學習新知識“位置”一課之前,老師和學生玩“找小貓”的游戲。
老師將小貓藏在學生***的課桌里,讓蒙住眼睛的班長找,第一次老師不說規(guī)則,學生們直接告訴了班長,很快就找到了小貓;
第二次,規(guī)定不準說出名字,也不能用手指,只能說前后左右,再找一遍,對比兩次找小貓的不同,明確要想很快找到它,要先確定它的位置,這節(jié)課就學習位置。
接下來,安排第三次找小貓,學生們在學習了位置后,能用第幾組第幾個來表示了,這樣找小貓就更快了。
案例分析:從以上的游戲中,我們可以看到,位置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較抽象的概念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從二維角度確定物體的位置,學起來很枯燥,難理解?!罢倚∝垺弊鳛榻虒W主線,圍繞“位置”這一教學目標展開,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幾次找小貓,層層深入,讓學生在不斷的探究和體驗中,“玩”出了樂趣,“玩”出了知識,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經歷和探究了“數對”這一知識。
2.3 在知識鞏固中設計游戲
游戲:找朋友
每組準備一幅1一9的卡片,共計36張卡片。
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每組9人,每入手上拿著一張數字1一9的卡片,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好。
師:請同學們各自找到能與自己組成10的同學,手拉手站好,比比哪組同學找得又快又好。
師:看來大家都是10的好朋友,不知道誰的友情最深呢?接下來我們就用寫算式的方法比一比。兩個好朋友合作寫出你們自己的數字與10的算式,看誰寫的又多又快,寫對一道的加一顆星,錯的不加星。如:1和9,1+9=10:9+1=10;10-1=9:10-9=1。
案例分析:計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很多教師都采用每天做計算題的練習方式,不可否認這樣持之以恒的練習會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但長期這樣單調的練習方式會讓學生產生“厭算”的情緒。以上案例中的游戲,就是將計算練習蘊藏于游戲之中,幫助他們從枯燥的計算中解放出來,及時有效地鞏固了算理,強化了算法,提升了技能。
3.在課堂中開展數學游戲的注意點
3.1 游戲的設計要規(guī)劃合理
游戲規(guī)則的設計要切實可行,要完善,對于游戲中會出現(xiàn)的任何情況都應事先考慮到,并到游戲規(guī)則中加以說明。在開始游戲之前,教師可以口頭、板書或演示游戲規(guī)則,讓每個學生知道這個游戲應該怎么玩,確保游戲的順利進行。
3.2 積極應對突發(fā)事件,讓課堂秩序井然
在課堂上游戲開展過程中,往往會發(fā)生意向不到的事情,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教學的組織。發(fā)生突發(fā)事情后我們要認清沖突的原因、性質、類型,在此基礎上找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有效回避和化解沖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開勇.基于游戲的小學數學自主探索式教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嚴晉蓉.游戲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中的設計與實施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3]姜華.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教學的實踐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