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巧珍
【摘要】新授課教學模式是小學數學課堂上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符合新課程理念,是構建高效課堂,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利器。本文從新授課的課堂五種教學環(huán)節(jié)——目標導學、自主探學、匯報交流、操練鞏固、布置作業(yè)方面進行論述,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新授課教學模式
新課程背景下,為打造高效課堂,許多專家研究和實踐了多元化、高效的教學模式,而新授課教學模式則是其中的一種。新授課教學模式以“所有學生都能學好”的教育理念為核心,以積極發(fā)展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思維能力為基本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激發(fā)學生樂學的情趣,從而促進學生綜合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體會和運用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毙率谡n教學模式就是基于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而設置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新授課教學能綜合發(fā)展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技能、思維、情感態(tài)度和基本活動經驗,是培養(yǎng)學生學好數學和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一)》第一課時為例,詮釋和解讀如何運用新授課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一、目標導學,培養(yǎng)興趣和質疑的能力
目標導學是一堂課的序幕,它就像導航一樣,當我們設置了目的地,教師和學生就有了前進的方向,并因此不懈努力到達目的地。教師在課前先展示當堂的教學目標,其內容含有本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其目的是讓學生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學習,讓學生能獲得知識信息,激發(fā)學習興趣,發(fā)展思維品質,預測知識導向。以學習《位置與方向(一)》的導學目標為例,本課新的知識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知識與技能:設置情境,能讓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辨認說出方向,并能根據實物或現實生活中的建筑物指出四個方向;培養(yǎng)學生的辨認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能固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他三個方向;能用語言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方向的敏感度;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學,培養(yǎng)合作探究的意識
自主探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充當指導者的角色,不斷地引導學生解決發(fā)現的問題、質疑。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教學實踐活動。下面以教學《位置與方向(一)》為例。
1.自主探學
出示PPT圖片,布置任務。
(1)早晨,太陽從哪里升起?下午太陽從哪里落下?
(2)仔細觀察,教室的東邊和西邊各有什么東西?
(3)南與北分別在哪里?動動你的手指指給我們看?
2.自主檢測
利用教材中的練習。
(1)圖書館在校園的東面,體育館在校園的______面。
(2)以你為中心,前面一個同學是東,那么你的后面同學是______,你的右邊同學是______面,你的左邊是______面。
3.合作探究
(1)學生小組集體活動。根據前面自主探學的任務,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可以把自己自主學習中遇到的不懂的問題或小組互相交流解決不了的問題,請小組長記錄下來,等匯報交流時答疑,或詢問教師。
(2)教師與學生互相探學。首先,教師應深入各小組中,指導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并回答學生的問題;其次,教師組織全班學生站立,一起指一指、說一說教室的四個方向各有什么。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一起討論:怎么記住我們身邊建筑物的東南西北?各個方向會有什么東西?
三、匯報交流,培養(yǎng)思維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匯報交流是一個展示學生認知、合作、探究、思維和智慧的活動。通過匯報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數學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的主動構建,亦可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得到充分體現,教師也要對學生的表現和展示予以適時的評價和激勵。如何匯報交流呢?
(1)各小組匯報交流成果。教師根據前面布置的自主探學、合作探究的任務問題,要求各小組長匯報討論的結果,并適時予以點撥和指導;教師要隨時應對學生出現的意外問題和情況,靈活、機動地處理各種問題。
(2)融入評價機制。教師應該對各小組表現出色的個人和小組予以表揚和激勵,讓學生樹立自信心,認識自我,砥礪前行。針對學生的任務問題解答情況,適時對學生的錯誤予以指正,并提出有效的學習策略。
四、鞏固落實,培養(yǎng)技能和運用的能力
鞏固落實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形成技能的重要方法。通過各種方式的檢測,既能鞏固數學知識,又能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的運用技能。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操練活動,如筆頭練習、游戲活動等。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也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在設計練習上要有梯度,難易適中,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次操練,如專項操練、拓展操練、當堂操練等。
(1)利用教材中的“做一做”。本節(jié)課有兩個“做一做”,一個是根據四個方向操練:東與(? )相對,北與(? )相對;另一個是根據描述標出天安門示意圖中的建筑物。這種操練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其辨認方向的意識。
(2)利用教材中的練習。這種練習分為根據教室里的圖片說說東南西北各有什么,根據圖片中的建筑物填空四個方向,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方向感,鞏固所學的知識。
五、作業(yè)布置,培養(yǎng)延伸和拓展的能力
作業(yè)是課堂的延伸和拓展,作業(yè)布置可以讓學生在課外獨立自主完成,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和學會運用知識。小學數學學習是學生從形象思維轉化為抽象思維的過程,學生更多的是通過課外的時間去探尋和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來彌補課堂的不足。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去涉獵與本節(jié)課有關的知識,既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又可以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本節(jié)課,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了解更多有關位置與方向的知識,比如,中國四大發(fā)明中的指南針用來辨別方向,還有我們祖先用磁石制作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羅盤。這些知識都是課堂外的延伸,是拓寬學生視野,增長學生知識的好幫手。
總之,新授課教學模式新穎、有效,突出“新”的特點。教師應該在數學課堂上充分利用新授課的特色和優(yōu)點,優(yōu)化課堂結構,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努力構建高效的新授課課堂,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砥礪前行,這樣新授課教學才能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