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芳
摘要:作文評語,是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價,它為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個平臺,它是溝通教師和學生心靈的橋梁。作文評語不僅在于它的導向作用,更在于它的激勵作用。本文通過筆者對本校五年級學生的作文評語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并根據實際對改進作文評語進行了實踐思考,以求達到使學生勤于寫作,樂于寫作的目的。
關鍵詞:作文評語;現狀調查;思考實踐
作文評語,是語文教師對學生的作文從形式到內容的總結性評價。它既有導向作用,更有激勵作用。它是教師對學生作文所做的指導與評判,也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如果教師能評中含情,評中生情,就如同在學生心里點燃一個耀眼的火把,能喚起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的熱情,激活學生的思維,增添學生“我手寫我心”的寫作樂趣。
一、農村小學作文評語觀狀分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準確地為作文評語搭針把脈。我和同級段的老師設計調查表對五年級四個班學生進行作文評語問卷調查。我們成立學生調查小組、分頭取樣調查、統(tǒng)計調查結果,寫出調查報告等一系列程序,最后得出以下分析:
(1)大多數學生喜歡老師寫的評語,也會留意老師寫的評語,可以看出學生其實是很想與老師進行情感交流的。
(2)大部分學生喜歡老師激勵性加啟發(fā)式評語中,對老師真誠提出作文中的不足之處,能欣然接受并進行改正??梢钥闯隼蠋熂钚曰騿l(fā)性的評語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3)大部分學生覺得老師的評語會給他帶來幫助,但還有少數學生覺得老師的評語不完全有幫助,由此證明老師的評語針對性不強或不符合學生的心理要求。
(4)在“你印象深刻的評語”和“希望得到怎樣的評語”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的評語簡單化,缺乏實際性。寫作方法指導少,寫作藝術熏陶不夠深入。長此以往,難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作文評價是學生習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把學生的作文比作花朵,那么教師的評語則是映襯花朵的片片綠葉,如果沒有綠葉不斷供給養(yǎng)料和水分,花朵就會枯萎,直至凋零。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想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在批改學生的習作上是需要花費一番功夫,多抓一些富有個性的東西,根據每個學生、每篇文章的具體情況,提出具體的意見。這樣才能有的放矢,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所得。
二、作文評語的實踐思考
1.多一點鼓勵,激發(fā)寫作興趣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國教師指南》一書中說到:“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動?!?/p>
在作文批改時,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勞動成果,要善于發(fā)現每一篇作文的閃光之處,哪怕只是一個詞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形象,一個標點用得正確,也都要教師滿腔熱情地給予肯定并為之喝彩。每一個學生的作品都是一幅生動的畫卷,只要先嘗試到歡樂,學生更愿意提筆盡情撒野,“野到深處文自芳”。
有一次,看圖寫話。圖畫主要內容是:雪后,孩子們在雪地上玩耍的情景。一個男孩子(二年級)寫了如下一段話:“這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大雪飄飄灑灑從天而降,飄到了樹枝上,有的樹枝像奇異的珊瑚,有的樹枝像美麗的鹿角,大雪給大地披上了銀裝。孩子們在雪地上玩得很高興?!闭б豢催@段話,我驚喜,驚喜于孩子對那景致的描寫如此美妙,但又有點遺憾,如果能把孩子們怎么玩雪的情景寫生動了,那是多么完美?。∥覍懙剑骸澳阕魑闹械恼Z句這么生動,許多著名的作家小時候也不過如此?!蔽野阉麑懙倪@幾句話在全班孩子面前讀后,極力地表揚了一番。我看到了他的明眸放射出的光芒,足見他是多么激動。而后我把作文送回給他,問他:“想把作文寫得更好嗎?”他高興地點頭,并且告訴我,句子是他從課外書上學的。我稱贊他很會學習,能看課外書是個好習慣。從那以后,這孩子就開始喜歡看書,喜歡寫作。每次都寫得特別認真,現在可以算是班級里的寫作高手了!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當一個人的美好行為得到他人的充分肯定,乃至一個小小的成功被他人認可,他會因此爆發(fā)更大的熱情,產生更大的動力,將某一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2、多一點幽默,給予寫作動力
古人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作文教學評語中如果一味是枯燥乏味、僵硬刻板的評語,學生嚼之無味,所以未必樂意看,自然也就起不到導向的作用。而幽默恰恰是很好的潤滑劑。一句幽默的語言,一個新穎的形式,一次誠懇的指導……那么即使是批評,學生也樂意接受,而且覺得韻味無窮。
例如:一堂習作課上,教師要求學生寫一篇有關春天的文章。有個學生偷懶,為了圖方便,直接到《優(yōu)秀作文選》上抄襲了一些內容過來。這時我們切記不可小題大做,狠狠批評,這樣只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甚至使學生更加害怕寫作文。遇到這樣的文章,我們不妨幽默幾句:“這篇文章好像似曾相識。很多名人都是從模仿起步開始的,看來你在向他們靠攏。不過你想想看荷花是在春天開放的嗎?”
比如,有的學生不能正確運用標點符號,作文中盡是逗號。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句號睜大了迷惑的眼睛,感嘆號流下了委屈的眼淚:‘親愛的主人,您怎么把我們忘得這么快呢?’”一個孩子寫了一篇《孫悟空暢游奧運》,文章想象巧妙豐富,充滿童趣,但錯別字卻連篇。我這樣批道:“孩子,你的作文讀起來像孫悟空的筋斗一樣輕盈靈巧,特別是孫悟空與劉翔跑那一段更為巧妙??上уe別字太猖狂,專門出來為非作歹,害得‘非錯別字’們個個唉聲嘆氣、叫苦連天。請你學學孫悟空,掄起你的“金箍棒”,睜大你的“火眼金睛”,為它們伸張正義吧,老師相信你能行!”
這些閃爍著童心的話語,學生會在“忍俊不禁”中受到思想震動,不僅在愉悅中感受到濃濃的師情,而且認識到了自己習作中的不足。如此一來,學生的習作能力就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質的提升。外國一個學者說:“用幽默的方法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的提出更能為人接受。”可見一句幽默風趣的評語,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更是潤滑劑,賦予孩子更多的動力。
3.多一點啟發(fā),點燃寫作熱情
作文教學中,教師的啟發(fā)性評語對于學生的作文影響很大。因此,教師要熱情設問,給學生關心、鼓勵和啟迪,讓他們馳騁自己的想象,在現有作文基礎上,引起更廣泛、更深入的思索,從而激發(fā)起寫作動機和興趣,進而使作文水平穩(wěn)步提高。
比如:“你有一支生花的妙筆!你眼中的馬鞍池公園美得就像一幅畫,像一首詩!讀你的作文時,老師心情很愉快。如果你把那時的愉快心情寫上去,那該有多好!”
“在你的筆下,借物抒情的寫法運用自如,字里行間飽含著強烈的“愛”。你以一片楓葉作引,把整件事情寫得像詩一樣美好。真是太棒了!如果作文結尾能與開頭呼應,那就更詩意盎然了?!?/p>
“一百個人眼中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泵鎸ν黄魑?,不同的老師可以給出不同的評價,甚至完全相反的評價。所以教師總是根據自己一個人的標準去評判所有的學生是很不科學的。教師不能輕易地下斷語,而應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視野來批改作文。例如,我們與其在評語中寫到“不夠具體”,倒不如說“我想如果能多寫一些有趣的事情放到文章中,效果可能會更好,你覺得呢?”這樣的商討式的評語會讓學生有被尊重的感覺,自然他們也就會更加重視教師的評語了。看來,有時換一種說法,多帶點啟發(fā),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生拿到作文本時總要先睹評語為快。當他們看到老師那么欣賞自己的作品時,會很自覺地去修改作文中的不足。如果說激勵是給學生的一股強勁的動力,那么巧妙的啟發(fā)就是一盞引路的燈。
4.多一點互動,碰撞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
習作應該說真事,寫真話,抒真情,是孩子自由表情達意的場所。思維只有在自由寬松的境界里才能得以開發(fā)。作文教學評語應該打破教師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通過學生的自評,同伴間的互評,大大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在修改別人作文的同時逐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這學期我將作文評語擴展為學生自評、同學間互評、老師總評三步驟。在操作過程當中,我驚喜地發(fā)現學生們對作文的關注度比以前高多了。在“同學間互評”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們連一個小小的錯別字、標點符號都不放過,儼然一副小老師的樣子,慎重地做著自己的決定,揮動著手中的紅筆。每個人都發(fā)揮著自己的特長,同時在別人的提醒下改進了自己的不足。下面我就例舉實踐中的點滴收獲。
學生自評:我對自己這次的習作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語句通順,語言生動,還有許多好詞、好句呢。而且我還特地運用了一些修辭手法,突出了小草的生命力很頑強,最后一段我悟出了一個啟示。我覺得當中的“五彩繽紛、嬌艷醒目”等這些詞用得非常好,能體現鮮花是多么的引人注目。不過,我不能驕傲,以后還要好好加油,再接再厲!
——吳幼琪
小伙伴評:幼琪,你這次的作文寫得很棒哦!你的作文里加了許多好詞好句,使內容變得更加生動起來,加油,我看好你!
——徐樂
學生自評:滿意,我覺得這個“冒”字用得很好,好在能夠體現出含羞草的生命力是很頑強的。但也有不足之處,比如第一句我覺得自己寫得有些不通順。下次我要爭取拿到三顆星!
——黃潔豪
學生自評:很滿意。我覺得第二自然段寫得比較好,因為加了一個故事進去,更具體地描寫了人們是怎樣受到啟示并發(fā)明雨傘的。我相信只要努力,會越來越棒的!
——吳璇
小伙伴評:吳璇,你這次的作文很值得我學習哦,真羨慕!你在作文里加了魯班造傘的故事,使文章更形象生動了。我還發(fā)現你在描寫海豚重達幾百斤的時候,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真厲害!
——徐留約
老師總評:你的好朋友“小溪”被你夸得很美,很神奇,讓人很想去認識你的這位“朋友”,真想一看究竟??!
——給林爍《我家門前的小溪》的習作評語
老師總評:你真是個心細的孩子,你描寫了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兩個真實事例,字字句句都那么誠懇,令老師很感動!
——給吳佳倩《老師,我想對您說》的習作評語
作文評語是連接師生的紐帶和橋梁,只要“多一點”,就能把教師和學生的心拉得更近,把學生與作文的距離拉得更近。這四個“多一點”,猶如點點春雨,絲絲入扣,潤物無聲,滋潤著語文園地里破土而出的新苗。
參考文獻:
[1]呼長波 王振國著,新型師生關系下的作文評語 [J] 中學語文:教學大參考-2006(10)-18-19
[2]李白堅 張賽琴著,21世紀我們怎樣教作文小學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張化萬著,我的語文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