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林
【摘 ? ?要】閱讀使人的心胸變得開闊,能讓學生正確地理解學習,也能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經(jīng)常與書本打交道,思維會很流暢,能很快地調(diào)整負面情緒,不斷磨煉意志力,強化學習的認知水平。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閱讀的樂趣,并在快樂的閱讀中,思考、理解、感悟文學語言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本文主要從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入手,對存在的現(xiàn)狀與策略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34
閱讀一直都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中之重,比如教師會通過課文組織生字詞學習,還會借助課文的篇章結構與行文線索滲透仿寫練習。但是,教師過于看重自己的閱讀講解導致閱讀教學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還逐漸讓小學生養(yǎng)成了應付差事、惰性接受等不良思維習慣。然而,現(xiàn)代社會被稱之為知識經(jīng)濟時代,信息技術也已經(jīng)讓我們進入了海量數(shù)據(jù)時代,如果小學生只能通過教師講解接受新知,那么終將被時代淘汰。所以,新課改提出了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目標要求,希望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突出閱讀規(guī)律,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做好準備。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學建議:
一、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
閱讀相對枯燥,大多數(shù)學生起初是沒有任何興趣的,置身事外,對閱讀根本不了解,這時教師就要采用適當?shù)姆椒▽W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在向?qū)W生布置閱讀任務時,教師要根據(jù)文章中心內(nèi)容、文章的情節(jié)及脈絡,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讀后進行思考,對課文進行復述,既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對學生掌握課文的主旨也有重要的幫助。
二、家校聯(lián)合
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最大的功能應該是滿足學生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不是物質(zhì)上的需求,給孩子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時,跟孩子進行精神上的交流,從心理層面給予孩子最好的引導,使其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足夠的社會功能。這是父母獨有的能力,是其他角色無法替代的功能。因為只有父母在學生的成長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并能夠為孩子負全責。無論是教師還是其他專業(yè)人員,在帶著學生成長的時候都只能通過各種方式的啟發(fā)、鼓勵來引導學生發(fā)展和轉變,因為任何一種角色都不存在為學生負全責的功能。而且不得不承認怎樣養(yǎng)育孩子,用什么樣的教養(yǎng)觀念,在中國就是父母說了算的,最重要的是不管孩子以后發(fā)展成什么樣,養(yǎng)育者也都會無條件的為其負責。
因此,家長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在學生結束每日的學習后,為其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課外閱讀資料,周末帶孩子到閱讀氛圍濃厚的地點比如圖書館感受,并就一天的學習生活和孩子進行溝通。小學的年紀正是孩子最依賴父母的時候,來自父母的關心,關注是不可缺少的。家校聯(lián)合的方式讓老師,學生,家長之間都建立起有形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合的方式比單純老師教學有更顯著的效果。
三、在閱讀教學中品味文章的語言藝術
(一)在朗讀中品味文章的語言藝術
默讀是枯燥的,語文老師要組織學生在繪聲繪色的朗讀中感受作品,實現(xiàn)形象化的閱讀教學。學生們在有感情、有表情的朗讀中,他們不由自主地深入對文章的理解,感悟作者的心靈并實現(xiàn)藝術再創(chuàng)造。朗讀中,語文老師要給予學生適當?shù)闹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要通過語音語調(diào)變換營造一個寒冷凄涼的氛圍,《為人民服務》一文在朗讀中要通過抑揚頓挫的朗讀體味語言之美。
(二)在多媒體輔助下品味文章的語言藝術
新課程標準下的閱讀教學要實現(xiàn)和多媒體的融合,語文老師的閱讀教學需要發(fā)揮音樂與畫面的輔助作用,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情境和環(huán)境,在和諧的氛圍下學生更能夠感受到語言藝術的形象色彩,提升小學生對語言的審美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四、在閱讀教學中積累知識,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一)推敲一些傳神的字詞
能夠被稱為詩人或作家的角色都對用詞有極強的考究,其既能形象地表達作者的意思,又能包含豐富的內(nèi)容。
(二)欣賞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散文所占比重是比較大的,和其他的文體形式相比,散文在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上發(fā)揮著獨一無二的作用。優(yōu)美的句式或者句式工整的美,或者有段落的美,語文老師要讓學生欣賞其中優(yōu)美的句子,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分析一些有特色的語言或?qū)υ?/p>
人物之間的對話能夠很好地詮釋人物的特征,也是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閱讀內(nèi)容。語文老師引導學生分析一些人物對話,思考為何講這句話,并用批判性的思維思考這句話是否詮釋了人物的性格。學生在質(zhì)疑當中發(fā)揮想法,真正敢于思考和善于思考,就需要語文老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和教學,引導學生慢慢按照正確的閱讀步驟進行學習。
五、以專項閱讀練習優(yōu)化學生解題思維
作業(yè)練習是小學語文閱讀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板塊,良好的作業(yè)練習可以讓小學生及時鞏固自身能力,完善閱讀認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針對各個學生的閱讀短板布置專項閱讀練習,針對性地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其在練習中歸納出各類閱讀理解題型的解題特征。值得一提的是,閱讀練習切忌“題?!迸c“一刀切”,否則將嚴重影響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們班有一部分學生在古詩詞閱讀學習活動中總是出現(xiàn)理解偏差,難以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理解古詩主旨思想。因此,筆者便專門對此展開了閱讀專項訓練。筆者收集了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古詩詞,然后從古今異義詞、古詩意境、古詩主旨與詩人情感等方面設問,綜合考查小學生的古詩詞閱讀能力。
總而言之,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師所提出的一個新要求。我們必須要勇敢接受這一時代挑戰(zhàn),通過豐富的閱讀練習與技巧應用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以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切入,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讓小學生在未來成長中有更多發(fā)展可能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姚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24):94.
[2]李兵.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47):38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