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菊
摘要:對話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論所倡導的一種嶄新的教學理念?!皩υ捊虒W”作為一種課堂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將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對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指導和合作上。教師應通過啟發(fā)、交流、評價等多種形式的對話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深入互動。
關鍵詞:對話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相互交流
著名教育家弗萊雷認為:“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話教學作為新課改理念下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已經(jīng)引起專家們的高度重視,我也對對話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究。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問題——讓“對話教學”更主動
任何教學都有預設性,對話教學也不例外。在有效的對話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設計尤為重要。在對話教學中,情境是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前奏,因而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情境把學生帶入對話之中,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例如,我在上科學七年級下冊“陽光的傳播”一節(jié)時,就把課題改為“照相機的前世今生”。學生一看到這個課題都感到很新奇。由于這節(jié)課的教學與光有關,我就選取了幾片帶有晶瑩露珠的樹葉作為背景,并且配上了一段自己寫的詩:早上,太陽光照在身上,讓人感到十分溫暖,路邊的小草,閃爍著露珠的光芒;傍晚,太陽落山了,河岸邊,是誰燃起一堆篝火,火光映紅了歡樂的笑臉;晚上,華燈初上,月亮照亮了黑夜,天上星光璀璨,照亮了貪玩孩子回家的路。這首美麗的詩把孩子們帶進了一個美好的世界。讀完這首詩,我再讓孩子們找找詩中的光源。學生們便很有興趣,回答起來也踴躍了許多。這樣的形式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對話教學更有效。
二、因形就勢,構(gòu)建多種對話形式——讓“對話教學”更有效
(一)師生對話,開啟學生思維的鑰匙
師生圍繞問題進行對話,層層深入,讓問題成為師生對話的橋梁,學生的知識生成、構(gòu)建在師生對話過程中得到實現(xiàn),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一對話過程得到促進。因此在對話過程中,教師的提問必須具有定向、啟發(fā)、釋疑等功能,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動力。而學生在回答教師的提問過程中,又會產(chǎn)生新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不斷解決問題。
(二)生生對話,互助式學習的有效途徑
生生對話,是指學生間就老師的教學話題所展開的討論與交流。生生間的對話和交流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生生對話主要以討論為主要手段。教師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各抒己見、自由表達的氛圍,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相互合作交流的機會。這種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意識,有利于形成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學習氛圍。當然,在討論過程中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討論主題的確定、討論過程的調(diào)控、討論結(jié)果的總結(jié)都需要教師的協(xié)調(diào)和參與。教師要對學生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指導與幫助,并將討論引向深入,在討論結(jié)束后也要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jié)、評價,從而使結(jié)論更加準確,嚴謹。學生在討論、合作的過程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能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取長補短中培養(yǎng)了積極的同伴關系,最終促進學生的情感和社會性的發(fā)展。
三、對話教學,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對話不僅是知識的交流,更是一種情感的交流。所以師生在對話活動中要互相尊重,互相關愛。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對話教學的有效進行,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思考、質(zhì)疑、辯論的機會,使對話真正成為學生主動參與、快樂學習的自主活動。
(一)對話教學需要建立信任感
要使對話發(fā)生,必須以一定程度的信任為基礎,相信別人是發(fā)自真心地想與你交流。在對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應該共同創(chuàng)設信任氛圍,讓信任滲透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正如弗萊雷所說:“只有建立在平等、友愛、謙恭、相信他人的基礎上,對話才是一種雙方的平等關系,如果缺少愛、缺少謙遜、不相信人就不會產(chǎn)生信任,如果沒有信任也就失去了對話的條件,信任會使對話雙方更加感到在討論問題中他們是同伴?!庇辛诵湃危瑤熒g就會真誠地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有多高,對教師所傳遞的教育影響的接受程度就有多高。因此,教師要用真誠去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學生只有在教師創(chuàng)造的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才能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
(二)對話使教學充滿關懷的道德意蘊
學生在受到老師的關懷時,會認真地傾聽,觀察,愿意接受老師所傳遞的一切信息,從而認真地思考,積極地回應。教師關懷學生需要教師對學生不加選擇地接受他的全部,特別是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過多地苛求,責怪,否則學生就不敢回答、不愿意回答問題了。教師對學生要多理解,多肯定,多鼓勵,多關懷,少挑剔,少挖苦,少否定。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和同學的關懷,才會有對話的動機和熱情。
總之,對話教學是以師生或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進行語言和心靈的交流,將各自的情感與理性、直覺與感覺、思想與行動、知識與經(jīng)驗都一一展現(xiàn)在對方面前,在相互對話中接納對方,獲得溝通和共享提高。教師在教學時要精心設計一些真正有效的對話活動,將廣闊的對話環(huán)境、愉悅的對話氛圍提供給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引導他們發(fā)展廣泛的對話關系,為學生成功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吳延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