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貽勝
摘 要:小學語文的閱讀學習是語文夯實基礎、加深認知、強化理解的必要渠道,閱讀可以說伴隨學生的終身,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首先要做的是閱讀,最后要做的還是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雖然具有一定的趣味,但也不容易形成習慣,教師應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鼓勵學生積極地展開閱讀聯(lián)想,能夠在閱讀中逐漸地摸索到情感共鳴點,可自由地進行閱讀感悟,獲得情感的升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和文學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
引言:
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閱讀個性化喜好與習慣,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地構建閱讀計劃,將課內外的閱讀聯(lián)合起來,通過閱讀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語文閱讀情境中,逐漸拓展想象力,展開閱讀的創(chuàng)造思考。閱讀應改變以往形式化的模式,課堂上學生應有閱讀的時間與機會,充分地表現(xiàn)出不同學生的閱讀優(yōu)勢和問題,及時給予補充和幫助,促使學生提高閱讀的綜合能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滿足新課標閱讀教學的基本需要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有理可依,按照新課標中對閱讀的有關要求,鼓勵學生形成積極的閱讀意識,在閱讀中拓展想象,積極抒發(fā)自己的閱讀情感,同時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新課標中要求教師聽取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閱讀意見,從而在課堂上經過閱讀的思維碰撞,產生有趣的閱讀思維,讓學生對閱讀形成興趣。
(二)提高學生文學鑒賞水平
不同的題材有不同的寫作技巧。閱讀可以讓學生積累語文的智慧,掌握寫作的技巧等,教師應在閱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去鑒賞、摸索文章的故事線路,提綱挈領,具有一定分析思考能力,最后整體把握文章,感受閱讀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計劃
(一)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
小學生處于義務教學的初級階段,在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欠缺,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選擇閱讀內容時,應當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小學生閱讀能力水平的不同選擇與之相適應的閱讀內容,避免因閱讀內容不相適宜而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受到影響。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小學生所選擇的閱讀內容與其閱讀能力并不相適應,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不僅僅是由于小學生缺少正確選擇閱讀內容的能力,也由于小學生讀物市場管理混亂導致。在選擇閱讀內容方面,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為小學生提供正確指導,并在小學生閱讀內容的選擇方面為小學生家長提供建議,從而使小學生閱讀內容的選擇更加具有科學性與針對性。例如,小學生閱讀內容應以篇幅較短的敘事文為主,隨著小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閱讀內容的篇幅可以相應增加。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選擇閱讀內容時脫離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閱讀內容不僅篇幅較長,且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導致小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進而導致小學生閱讀課程的效果大打折扣。以一年級小學生為例,為其提供的語文閱讀內容應當以童話故事為主,在語文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對閱讀內容進行理解,并針對各自的理解進行討論。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考慮到了小學生在理解能力方面的欠缺,也激發(fā)出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提高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二)明確教學目標的目的
明確指導前進的方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是如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之前明確教學目標,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通過不同層次的閱讀訓練,使學生能夠對閱讀內容形成正確的理解。以小學語文課文《王二小》為例,通過帶領學生閱讀文章,能夠使學生簡單了解王二小所生活的環(huán)境,在敬佩王二小英勇行為的同時,也對侵略者的罪惡行徑給予譴責。在完成閱讀之后,可以鼓勵學生尋找相關文章進行自主閱讀,在逐漸熟悉閱讀內容之后,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來展現(xiàn)。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小學閱讀教學指明了方向,然而,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切忌急功近利。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較差,因此,教師應當選擇正確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并為小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消化閱讀內容。一些小學語文教師急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教學態(tài)度與教學方法上失當,導致小學生對語文閱讀毫無興趣,甚至產生抵觸情緒,這對于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極為不利。針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反思其閱讀教學方式,使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手段帶領小學生完成文章的閱讀,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實現(xiàn)自主性閱讀。
(三)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不僅無法吸引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反而使小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產生厭惡感。并且,小學語文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在課堂教學準備與設計方面缺少科學化的方法,這也是導致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普遍較低的原因之一。對小學生來說,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養(yǎng)成,因此,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更能夠實現(xiàn)小學生的全面成長。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合作閱讀、閱讀比賽等形式。所謂合作閱讀,是指對小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閱讀,閱讀內容由小組成員共同決定。在小組成員閱讀的過程中,其他小組成員負責對其閱讀效果進行評價,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正,而小學語文教師在此過程中負責監(jiān)督、指導。這種合作閱讀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將增強小學生之間的凝聚力。
結束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形成的基礎,而學生閱讀水平將直接影響其他各學科的學習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語文閱讀教學給予高度關注。通過對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反思,根據(jù)小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為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打下良好的基礎,實現(xiàn)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淼,周海燕,祝丹蘭.讓學生走進廣闊的精神家園國外語文課外閱讀管窺[J].中學語文教學,2013,(09).
[2]李華東,龐秀成.國外閱讀教學策略簡介[J].吉林教育科學,2018,(08).
[3]黃祖訓.當前小學閱讀教學方法改革[J].湖 南教育,2019,(Z2).
[4]方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感悟能力的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