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華
摘 要:在現代教育背景下,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也強調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完全適用于現代課堂教學當中,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分層教學是一種具有針對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對班級的學生實施分層,并分別實施教學計劃。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將分層教學理念運用到數學課堂當中已經成為了很多教師的選擇。本文就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路徑與反思展開了一系列的淺談。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踐路徑;反思
前言:在新課改不斷得到深入的過程中,對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方法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理科課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理性思維的主要渠道。分層教學模式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有利于使學生接受到具有針對性的數學教育,從而從整體性的角度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從自身的角度認識到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并善于分析和反思開展分層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路徑
(一)學生分層
要想達到理想的分層教學效果,教師對學生實施合理化分層是前提。每個班級的學生在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對學生實施分層的主要依據。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該遵循動態(tài)分層、自愿性、學生主體性以及科學性的原則對學生實施分組。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分成一組,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分成一組,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分成一組。
(二)教學內容分層
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作為分層依據。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盡量布置基礎性知識,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稍微增加教學內容的難度,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準備一些難度較大的學習內容。例如,教師講解到“勾股定理”這個部分時,教師可以按照由淺及深的原則,將本章節(jié)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即:第一層次,勾股定理的定義及公式;第二層次,勾股定理的推導方法;第三層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三)教學方式分層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方式分層,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到適合自己的數學教育。教師可以將同一層次的學生的座位安排在相鄰的位置,方便學生之間針對學習內容和任務展開討論[1]。例如,教師講解到“勾股定理”這個部分時,教師可以將同一層次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并為其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以合作討論的方式理解勾股定理的定義,并能利用公式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各個邊長;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嘗試在小組中推導勾股定理;最后,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深入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逆定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每個小組的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保證獨立性,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當中。每個小組合作學習完畢,可以由一名組員進行總結匯報。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展開詳細點撥。
(四)課后作業(yè)分層
課后作業(yè)是學生鞏固數學知識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也應該對課后作業(yè)實施合理分層,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能將知識點牢記于心。這樣才能保證分層教學的連貫性和統(tǒng)一性[2]。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該盡量為其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業(yè)內容,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得到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布置一些知識應用類的作業(yè)內容,使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能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應該重視作業(yè)內容的基礎性,通過完成數學作業(yè),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基礎。
(五)教學評價分層
由于教學目標和學生所在層次的不同,教師也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對教學評價實施分層。根據學生在學習中所取得的進步,結合學生的學習過程,分別設置科學的評價標準[3]。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應該以鼓勵為主,根據其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其作出相應的評價;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并結合其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對其作出評價;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從綜合性的角度對其進行評價,根據其學習能力的提升程度作出評價。
二、關于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反思
盡管分層教學法已經被很多初中數學教師應用于日常教學活動當中,但是其應用效果卻有待優(yōu)化。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第一,在分層教學模式中,教師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第二,如果發(fā)現一些學生并不能充分融入到學習活動當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給予督促,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第三,對于班級存在的一些學困生,教師應該選擇適當的時機對其進行思想方面的教育,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到教師組織的分層教學活動當中;第四,教師應該重視課后輔導和課后練習環(huán)節(jié),能利用信息技術以及網絡,在課后及時為學生提供一些指導,使學生能通過課后復習更好的鞏固和理解數學知識。每個教師在運用分層教學法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教師應該善于從自身的角度進行反思,并引導學生進行反思。
結論:綜上所述,當前,分層教學法已經成為了很多初中數學教師所選擇的一種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從整體性的角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使每個學生接受到適合自己的數學教育。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對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課后作業(yè)、教學評價實施有效分層。通過本文對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路徑與反思展開的一系列淺談,希望能為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韓麗麗.試論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132+142.
[2]李恒.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1):98.
[3]胡穎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數學教學通訊,2018(2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