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勝
摘要:伴隨著國內高校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高校思政理論課進行著新階段的創(chuàng)新調整,國內的整體高校思政教學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在信息化和網(wǎng)絡化的現(xiàn)在,社會熱點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高校思政工作要以社會熱點問題作為切入點,用當今社會熱點事件的特點和性質作為參考,推動思政教育更好地開展。
關鍵詞:社會熱點;高校思政;有機結合
一、社會熱點的特點
(一)社會熱點的時代性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社會熱點問題傳播也越來越廣泛。現(xiàn)在通過網(wǎng)絡,社會熱點問題可以第一時間傳到網(wǎng)上,當下社會熱點問題就是依托現(xiàn)在時代而存在的。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社會熱點問題,比如建國初期,社會熱點問題是鋼材的年產量是多少,一年增長多少?,F(xiàn)在的社會熱點問題,有新中國70周年閱兵等。這些事件有經(jīng)濟發(fā)展,有外交事務,都有鮮明的時代標簽。
(二)社會熱點的復雜性
對于當下的社會熱點問題,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參與群眾多,得到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動態(tài)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同時代會產生不同的社會熱點問題。在擴展大學生思政知識空間的同時強化他們的思政靈敏性,培養(yǎng)他們關注社會熱點、重視社會熱點的習慣,這對深化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應對能力與掌握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社會熱點話題與高校思政教學結合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高校中的大學生是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對新鮮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具有很好的文化素養(yǎng),但是,其缺乏較強的社會政治覺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成為重要的社會熱點問題受眾人群,但是在對待社會熱點問題時,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反映,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針對社會熱點問題做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有助于推動思政教育的革新
社會熱點能引起普遍青年大學生關注,也會通過多種渠道去了解社會熱點的來龍去脈,及時正確地引導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全面透徹地了解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廣泛思考,進而在以后的實踐當中轉化為積極成果。將思政教育與社會熱點的結合可以將兩者的優(yōu)勢最大化,也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參與度、活躍度、認可度,思政教育的創(chuàng)新也隨著時代進行發(fā)展。
(三)有助于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
社會熱點融入思政教育是與時俱進的,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社會熱點的討論,再進行分小組辯論,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不但幫助學生鍛煉了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鞏固了所學的專業(yè)知識,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社會實際問題的代入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思政教師也可以在學生研討的同時掌握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動向。
三、社會熱點話題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方式
(一)思政課程教學方式與內容創(chuàng)新
將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整理,選出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社會關注度高,具有教育意義的案例放入思政教育當中,讓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并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思政教師全程把控進行正確引導。在教育方式上,充分利用翻轉課堂的互動教學特點,讓學生去選擇社會熱點進行討論。
(二)思政教育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
思政教育有人性化和個性化的特點,發(fā)揮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需要思政教師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度。對原有的思政內容進行調整,找到學生在校不同階段的學習生活關注點,但同時也要把握好“度”,提高思政教學的質量,將學生在思政課上所學應用到生活當中,讓思政課鮮活起來,幫助學生學習思政理論,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三)尋找多媒體與思政教育契合點
在教師的思政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可以為思政教育提供動態(tài)化的演示,可以將書本上的理論變得更容易理解,可以提供專家學者不同角度的深入解讀,可以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也幫助了學生瞳得利用網(wǎng)絡,篩選有效真實的信息。如今越來越多的移動設備為我們提供了多樣的選擇,思政教育的融合也將會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四、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熱點與新時代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學的有效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學生提供符合時代的思政服務,讓大學生能夠正確看待社會熱點,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