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秋蘭
摘 要:歷史不但是一門教育學生認知社會發(fā)展軌跡,追憶優(yōu)秀文化的知識性學科,更是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國家榮譽感的引導性學科。互動式教學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強調的是歷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本文首先闡述了現階段中學歷史課程的發(fā)展現狀,然后分析了中學歷史互動式教學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了加強互動式教學在中學歷史應用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中學歷史;互動式教學;重要意義;具體策略
1.中學歷史課堂的教學現狀
中學歷史在教學內容上存在著內容長,知識深,涉及面廣的特點。往往需要學生對整個歷史時期有一個清晰的邏輯線才能完成對歷史知識的融匯貫通。這就需要學生對其中的關鍵歷史時期以及主要發(fā)生事件進行一個準確的記憶和背誦。由于歷史年份的冗雜以及歷史人物名字的重疊性,歷史教學工作需要教師細致耐心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還要用具有特色和趣味性的句子將歷史知識串聯起來[1]。但這對于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程度和對歷史課本的研究深度都有較高的要求,這就導致了現階段的中學歷史教學存在著發(fā)展緩慢、效果不佳的現狀特點。
2.中學歷史互動式教學的重要意義
2.1有利于加強師生溝通交流
互動式教學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以及師生角色互換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極大的加強了歷史課堂的師生互動率。中學生由于要面對多學科學習壓力以及升學考試,在課堂上的學習氣氛往往較為沉悶,不如小學生活潑。傳統教學模式下經常會出現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無人回應的尷尬局面。師生距離差距過大,學生不愿意主動貼近教師表達自己的學習感悟。在互動式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豐富有趣的情景設置,可以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進而加強師生的溝通交流情況。
2.2有利于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中學歷史教學效果的檢測主要是通過卷面考試進行,學生需要在筆試環(huán)節(jié)對課堂學習內容和知識邏輯進行復述整合,才能得到一個較高的分數。這不但是對學生記憶背誦能力的評測,也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核。歷史試卷問題往往是間接考察的,一個問題包含了多個類型的歷史知識,學生生硬的背誦往往不能保證對問題的全部理解正確?;邮浇虒W正是抓住了這一關鍵點,通過師生間頻繁的交流互動,讓學生理解教師的內容講述,以及知識邏輯串聯,進而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2.3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中學歷史知識的冗雜和單調性,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煩躁抗拒甚至放棄的心理,對歷史的學習熱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質量。傳統教學模式下,歷史教師發(fā)揮主要講述人的角色,學生聽課質量和聽課熱情并不是很好?;邮浇虒W模式下,學生成為歷史課堂上的掌控者,教師的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與此同時,互動式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參與度要求很高,學生的積極性自然而然的被激發(fā)起來,歷史研究熱情也會有所增加。
3.加強互動式教學在中學歷史運用的具體策略
3.1改變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地位
為了進一步加強互動式教學在中學歷史的運用,學校及教師要深入落實國家關于教育改革的相關綱要政策。首先,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主動降低個人高高在上的心態(tài),認識到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平等性[2]。其次,中學歷史教師要將互動式教學作為個人教學工作的主要形式和目標,以提高學生地位。構建一個師生都喜愛的交流渠道,讓學生敢于發(fā)表個人觀點,引導和幫助學生理解互動式教學的內涵。
3.2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加強師生互動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對中學歷史教學內容有了更加多樣化的解讀和豐富。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對課本的研究理解,設計出更加有懸念的引入問題,讓學生的思域回歸課堂。教師可以在歷史知識上由淺入深的層層遞進,引導學生自己探索,抽絲剝繭式的主動學習。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將現階段社會發(fā)展的特色情況引入到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博古推今,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挖掘歷史知識,整合所學內容。幫助學生在思維深度和邏輯推理上有所推展。
3.3利用教學工具,營造歷史情境
歷史情境的構建和渲染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運用總結歷史知識。首先,教師要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以及互聯網信息技術,將歷史知識以動畫、視頻結合音樂演奏的形式展現出來。還可以參考慕課的教學視頻,幫助學生對其中較復雜問題進行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師要豐富歷史課堂的教學活動,可以設計歷史劇本演繹、歷史辯論會等更具參與性和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在一邊游戲的同時鞏固對歷史知識的理論理解。
4.小結
綜上所述,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運用不但對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熱情有顯著作用,還可以有效加強歷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深度,進而保證歷史教學的最終成效。中學歷史文字內容較多,背誦片段過長的特點要求教師在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既要注意運用形式的豐富性和技巧靈活性,以達到吸引學生參與的目的,也要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記憶程度,不能一概而論。
參考文獻
[1]張朧文.高中歷史"互動式"課堂誘導策略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14):232.
[2]李子男.高中歷史互動式教學的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資源,2018(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