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 要: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道德和法治的教育,重視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制觀念是十分重要的。通過教師人格的引領(lǐng),教法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中學;道德和法治;有效教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diào),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ān)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
中學階段是啟發(fā)學生思維與意識的關(guān)鍵時期。中學學生處于思想培育“拔節(jié)”階段,思想極為活躍,因而受外界的影響比較大。網(wǎng)絡信息魚龍混雜,社會負面現(xiàn)象時常出現(xiàn),受此影響,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治觀念極易出現(xiàn)偏差。因此,在學生這個關(guān)鍵期,重視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和法制觀念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優(yōu)化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我們探討。
一、著力引導,培養(yǎng)興趣,實現(xiàn)自主學習
1.明白遵守道德和法治的意義——為何而學
加強道德修養(yǎng)和守法習慣是人生的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苯陙?,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已給我們敲響警鐘,我們就是要通過道德和法治教育,明確告訴學生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什么是應該提倡的,什么是堅決反對的。要讓學生明白“公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學習法律知識,養(yǎng)成守法習慣?!?/p>
同時通過鮮活的事例,讓學生明白不守德、不遵法的危害。比如講“校園霸凌”事件,施暴者失去自由,受害者身心受傷;比如講“高鐵霸座”事件,讓學生明白人一旦喪失道德底線,就會受到社會的譴責,得到法律的懲罰;比如講“貪污腐敗”現(xiàn)象,讓學生認識到人要遵紀守法,一旦突破紅線,就會失去自由,失去尊嚴,美好的人生之路就會在悔恨和懺悔中度過。只有在中學時期,加強道德修養(yǎng)和法治知識學習,才能在成長中逐漸強化分辨真善美與假丑惡的能力,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懂得珍惜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學會感恩,學會遵紀守法等等,這樣才能夠在將來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才能夠?qū)崿F(xiàn)偉大的中國夢。
讓學生明白學習道德和法治的意義,就是解決了學生為什么學的問題。
2.發(fā)掘?qū)W生主動性——自主學習
中學道德與法治教育與學生自身發(fā)展息息相關(guān),在實際的教育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還沒有擺脫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沒有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道德的法治的學習就是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如何守住道德底線、如何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擺脫困境。因此,道德和法治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在進行道德和法治教學時,應該降低身份,將學生作為主體。通過講述事例、相互交流、小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如何避免自己“受傷”,如何避免傷害別人,實現(xiàn)健康成長。
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學習體驗
新時期的中學學生比較活躍,他們敢于質(zhì)疑教師講的內(nèi)容。如果我們還是采取“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就會感覺乏味,課堂氣氛就會缺乏生氣。所以教師有必要創(chuàng)新方式,優(yōu)化模式,讓道德和法治教學“活”起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1.組織實踐活動,活躍課堂氣氛
將理論知識用各種活動展現(xiàn)出來,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體驗過程,把枯燥的理論變成生動的實踐活動,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采取小組討論、演講、競賽、辯論會等多種形式。小組討論就是教師在進行道德和法治教育時,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組,設置話題,學生討論。辯論會更加能讓學生充分表達觀點為,體會更深。比如,針對社會上“扶不扶?”的現(xiàn)象,我設置了話題,討論“老人摔倒,作為學生,到底扶還是不扶?”學生通過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事例充分表達各自的見解。正反雙方的辯論后,教師進行總結(jié):老人摔倒,我們都應該扶,這是見義勇為的開為,應該大力倡導,但是,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留下證據(jù),記下證人,有條件的話錄下音像,避免出現(xiàn)各種無法預料的情況,傷害到自己。
2.利用信息技術(shù),優(yōu)化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促進了多媒體技術(shù)在教學上的不斷運用。在這種情況下,教育者可以利用各種資源來豐富封閉的、孤立的課堂教學,極大地擴充教學知識量。教學過程利用PPT、音像、動畫等代替板書,讓課堂內(nèi)容更加直觀、更加生動。適時借助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不但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獲取,同時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借助于多媒體技術(shù)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元素的綜合處理以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為教學活動提供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實現(xiàn)情境教學,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師德修養(yǎng)——授業(yè)解惑
韓愈說過:“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里面的“道”我認為就是指道德。作為道德和法治教學的教師,更應該加強自身道德品格修養(yǎng)建設。教師道德引領(lǐng)、品格示范作用,對于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不可能替代的。所以,教師在平常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守時、遵規(guī)、誠信的人,以身作則,帶頭示范,以品格影響學生。
教師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教法創(chuàng)新,道德、法律、歷史、人文、政治等方面都要涉及,只有這樣,在課堂教學時才能旁征博引、深入淺出,以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教學方式的生動引領(lǐng)學生思維,達到“授業(yè)”的目的。
教師要有從事教育事業(yè),“授業(yè)解惑”的責任心和自豪感,要把這責任心和自豪感轉(zhuǎn)化成對教育的一種情感,對學生的一份愛心。通過潛移默化的教化,達到學生遵循道德引領(lǐng)、遵規(guī)守法的教育目的。
總之,提高道德和法治教學有效性的手段很多,作為一名道德和法治教師,要愛崗敬業(yè),不斷提升自身素質(zhì),發(fā)揮品格示范作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把塑造中學學生健康的人生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道德和法治教學有效性的目標一定能夠?qū)崿F(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