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梅
【摘要】高年級的小學生身體和心理都處于關鍵的發(fā)展階段,又容易受到他人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判斷是非的能力有待提升?;诖?,本文通過對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提出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開展的系列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小學階段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慢慢地成熟,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自我判斷意識和自主觀念,對于班主任的傳統(tǒng)德育教育很容易產(chǎn)生厭煩情緒。為展示自己的獨一無二,學生常常用幼稚的行為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在叛逆生長期的特殊階段,班主任老師需要認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為小升初銜接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小學生的內(nèi)心是富有感性色彩的,班主任只有真心實意才能引起學生的認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以學生為中心,情感式的教育能夠喚醒學生的內(nèi)心,班級內(nèi)形成和諧的氛圍可以讓每一位學生融入到集體中,感受集體的溫暖,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每一個個體都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師生之間也是如此,班主任應該用個人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在言傳與身教中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第二,有利于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六年級的小學生猶如含苞待放的美麗花朵,正在接受著雨露的滋潤,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逐漸增強,這一階段學生形成的道德素養(yǎng)和習慣會伴隨學生一生,班主任落實德育教育,在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中能夠形成學生良好的品德。
第三,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小學生對班主任的畏懼心理是根深蒂固的,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他們不喜歡與班主任溝通,班主任難以走入到學生內(nèi)心,德育教育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能夠很好地增進師生感情,慢慢地,這些六年級的學生也漸漸形成對班主任的信賴關系,有利于師生溝通和交流。
二、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第一,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愛。高年級的小學生渴望獲得關愛,班主任作為學生最重要的老師,給予平等的關愛才能保障工作有序開展。班主任需要站在六年級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從班級上的點滴小事著手,觀察學生的行為。班級的后進生大部分都有自卑心理,班主任若能及時給予關注,這些學生必然會積極改正自己的錯誤,加倍努力地學習和生活;班級的優(yōu)等生看似不需要班主任額外的關心,但他們面臨的壓力往往更繁重,班主任應該給予針對性的德育教育,視他們?yōu)樽约旱暮⒆?,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愛。
第二,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完善溝通平臺。傳統(tǒng)師生之間的關系難以和現(xiàn)階段的教育相適應,六年級的學生縱然對班主任存在畏懼心理,但他們渴望真正和班主任構建亦師亦友的關系,班主任要鼓勵學生敢說實話、敢說真話,指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不足之處,和班主任共同將班級管理得當。在真誠的師生關系中,班主任和學生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相長,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心理層面也好,生理層面也罷,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小大人,常表現(xiàn)出厭煩與其他人的溝通,不愿意回答他人提出的問題。為解決這種溝通難的問題,筆者在班級內(nèi)放置一個小箱子,讓學生將自己平常不愿意面對面與班主任溝通的問題寫在紙條上并放進小箱子當中,班主任定期開箱,發(fā)現(xiàn)學生表達出了自己的意見或想法。班主任在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當中開展針對性的德育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平等對待班級上的所有同學。班級上學生表現(xiàn)的態(tài)度影響著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實施,現(xiàn)階段教學中很多班主任常常不由自主地偏袒某些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例如,班級上一名班干部和一名學習不好的同學上課期間討論問題,影響了其他人的學習環(huán)境,筆者錯誤地單純批判了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事后認識到自己這種不平等的對待學生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便向?qū)W生道歉。班級上的其他同學發(fā)現(xiàn)班主任對待不同學生的差異化方式,也會影響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诖?,平等的對待班級上所有同學,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團結(jié)協(xié)作意識,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不斷提升德育教育的質(zhì)量。
第四,積極開展高年級學生之間的“競爭”,加強班集體凝聚力。一些班主任可能會不理解,為何要建立同學之間的“競爭“關系呢?競爭能夠推動班級管理的發(fā)展,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氛圍,倘若每一名同學都能積極平等地參與到競爭中來,能夠培養(yǎng)較好的個人行為習慣,保證取到較好的效果。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學習心理上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上和其他學生有些差距,班主任可以將同一水平的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提出具體的獎懲措施和評價原則,在德育教育中激勵學生認真地表現(xiàn),積極改正自己言行舉止的不足。在這種簡單的競賽模式中,學生能夠有效地改正個人不足,積極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六年級的小學生存在競爭意識,渴望以更好的表現(xiàn)贏得關注,“競爭”能夠很好地把握學生的心理,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第五,用美的行為開展德育教育。作為高年級的小學班主任,要深諳言傳身教的重要意義。德育教育的開展并不能單純依靠言語的刺激,而是要在保障語言發(fā)揮教育作用的同時積極開展行為教育。首先,作為班主任要在學生當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讓學生學習模仿,成為學習的榜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接受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其次,班主任要認可和贊許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可歌可頌的事情,讓學生用自己的行為教育自己,防止枯燥敏感的說教降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慢慢地,學生認識到自己做對他人有幫助的事情,能夠獲得他人的支持和贊許,那么也會自然而然地照做不誤,德育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里,和中低年級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踐工作相比,高年級班主任的任務更加艱巨。為了學生的未來長遠發(fā)展,班主任要給予學生真誠的關愛。德育教育工作實踐中,班主任要認真總結(jié)德育教育經(jīng)驗和教學,和家長老師積極交流,站在學生的角度,合理有效地指導學生,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孫艷.小學德育的新嘗試[J].文理導航(下旬),2011(2).
[2]周文忠.小學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及方法初探[J].黑河學刊,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