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梅
【摘要】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幫助學生提升文學素養(yǎng)的最重要的兩種活動。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提升積累意識,幫助學生感知文學作品中的情感魅力,寫作則是學生向外界傾述心聲,表達自己思想的方式。對此,讀和寫應當融合起來,將閱讀內化和寫作遷移的過程有效結合。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如何將讀寫結合,更通過“小練筆”的活動幫助學生落實對新知的應用,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展開了論述,總結了幾點教學措施。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讀寫結合 小練筆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149-01
0
不少小學生面對寫作活動時,會存在畏難心理,甚至對寫作任務感到無從下筆。這種現狀的出現,反映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未能將寫作活動常態(tài)化,未能增強學生的練筆頻率。對此,引導學生讀寫結合,應用“小練筆”活動引導學生撰寫文章,既能夠減輕學生的寫作負擔,也能增加練筆頻率,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應用新知表達思想、傾述情感。對此,讀寫結合之下的“小練筆”活動,可以通過如下措施開展。
一、引導仿寫,內化寫作手法
課內閱讀資源,都是一些選錄了學生認知能力之內的并且應用了豐富寫作手法、可供學生借鑒的優(yōu)質閱讀資源。在閱讀中,教師往往注重引導學生對優(yōu)質閱讀資源的賞析過程,注重寫作手法的好處,但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很難將其納為己有,難以讓優(yōu)質的寫作手法為我所用。對此,對于此類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仿寫,從而幫助學生內化優(yōu)質的寫作手法,幫助學生深切感知相應寫作手法的優(yōu)勢。比如,在《火燒云》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文章中對云的描寫十分豐富,應用了大量表示顏色的詞語,更應用了一些比喻的寫作手法描寫了火燒云的形狀變化,體現了云彩的顏色多、形態(tài)多、變化快的特點。結合本篇文章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圈畫出文中發(fā)揮想象力并通過比喻的手法描寫云的片段,在引導學生賞析的同時,向學生布置仿寫的任務,讓學生在仿寫中,主動內化對應的寫作手法,讓這種小練筆活動及時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新知,強化對寫作手法的掌握。
二、指導續(xù)寫,提升演繹能力
在學生的閱讀中,有一些情節(jié)豐富婉轉、情感濃厚的文章總是讓學生在閱讀后產生意猶未盡的感受,讓學生產生進一步閱讀的欲望。同時,學生在閱讀后也可能會主動為文章改編或繼續(xù)演繹文章的結尾,讓文章的結尾更符合自己的期望。對此,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續(xù)寫活動,讓學生在閱讀后主動演繹和續(xù)寫,讓續(xù)寫這種小練筆活動,幫助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想象力、提升演繹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在《湯姆索亞歷險記》這一篇文章教學中,為幫助學生認識整篇文章中所描寫的故事梗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湯姆和他的朋友所經歷的驚險故事,在感知文章中的神幻色彩時,幫助學生體驗文章中湯姆和朋友的驚險歷程。在學生閱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文章內容,為本文繼續(xù)續(xù)寫故事,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結合文章中的寫作風格和湯姆與自己朋友所經歷的驚險的活動,將自己想象和演繹出來的更多的故事情節(jié)撰寫出來。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幫助學生拓展自己的想象力,提升寫作能力。再比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篇文章中,父親和兒子在此次災難中的感染故事讓學生無不動容,父子之間的信任和依賴更讓學生深刻體驗了文章中的濃厚情感。一篇文章讀罷,學生依然意猶未盡。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演繹能力,為文章續(xù)寫出更多這對父子之間的故事。結合學生的閱讀和對文中情感的感知,學生繼續(xù)演繹更加豐富的故事,在基于閱讀下的寫作活動更有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讓“小練筆”活動成為學生表達情感、續(xù)寫新的故事篇章的重要活動,從活動中幫助學生提升其思維水平。
三、讀寫結合,培養(yǎng)積累意識
閱讀和寫作是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讀寫結合起來,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在寫作中應用自己所積累的知識,從而讓學生的內化和遷移的過程融合,讓學生的閱讀效率更高。在課內學習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提供教學留白,給學生提供繼續(xù)演繹和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基于課內文章的閱讀,寫下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例如,在《母親的呼喚》這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對文章的感知和體驗寫下來,讓文章中深刻的情感驅動著自己的寫作,讓“小練筆”成為學生表達和傾述的一種需求,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對于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在課外閱讀中所積累的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記錄下來,注重對文章的賞析和學習,引導學生建立“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讓學生在這種良好習慣的引導下,及時鞏固落實新知。此外,在課后閱讀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增強練筆習慣,建立讀書筆記、撰寫讀書報告,從多樣的活動中,將讀寫結合,增強學生的積累意識、促進學生的鞏固提升。讀寫結合之下,學生積累、應用,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就能夠獲得同步提升。
總結
讀寫結合方式下,小練筆活動讓學生能夠高頻開展寫作活動,從常態(tài)化的寫作練習中增強寫作能力。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導仿寫、指導續(xù)寫、讀寫結合以提升積累意識等措施開展實施“小練筆”活動,從活動中增強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 參 考 文 獻 ]
[1]蔡慧君.論隨文練筆驅動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J].黑河教育,2019(05):41-42.
[2]張愛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練筆的有效性[J].當代教研論叢,2019(03):52.
[4]李娜. 小學高段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案例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