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毅
摘要:現(xiàn)階段,隨著我國教育意識的不斷加強,人們對小學教育更為重視,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德育教育問題,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茖W合理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有助于其形成完善的行為習慣,還有利于促使其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因此,小學教學活動中的相關教師應切實加強德育教育工作,積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本文將根據(jù)小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德育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展開全面詳細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小學教學;德育問題;探討
針對小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德育問題探討
關于教師因素的分析
目前情況下,我國小學教學工作中的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缺陷,最為顯著的是部分教師教育理念,特別是德育理念認識程度不夠深刻,尚未清晰的明確其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存在的重要意義。相關教師若是不能正確的認識到德育工作的價值,就無法在授課過程中體現(xiàn)出德育教育意義,從而致使有關部門制定的德育目標無法得到完成[1]。更有甚至部分學校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推動德育工作向著形式化的方向發(fā)展,這一項項不僅僅會致使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發(fā)展,從而將會導致其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高尚的道德情操。
關于學生因素的分析
學生是小學進行各項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其在德育教育環(huán)節(ji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由于自身年紀較小的特點其抗壓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特別是對于一些家長保護較好的學生來說,其各方面的抗壓能力更弱,同樣的自身責任意識也較低,對于外界事物誘惑的抵抗能力較為缺乏,并且不能很好的辨別是非[2]。小學生正處于心智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各類信息的分析處理能力較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帶來的消極影響,從而會致使其價值觀、人生觀存在一定的偏差,進一步影響其未來的健康成長。
針對小學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應采取措施的探討
加強德育教育重視力度
為有效的加強小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德育教育,相關學校、教師、家長以及社會各界都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增強德育教育重視力度。首先,學校應該率先表明德育教育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學工作計劃中要全面詳細的制定各項實施措施,使其能夠真正的深入到教學活動中的每項環(huán)節(jié);其次,學校相關人員應將德育教育與其它教育活動緊密的結合起來,使其能夠相互作用,讓德育在各個學科教學中充分的發(fā)揮其自身的價值作用,同時學科教學也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得以體現(xiàn);再次,學校應積極鼓勵各學科教師以自身教授的學科知識為基礎,在其中貫穿相應的德育知識,使學生在學習課程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十分重要的;最后,學校應加強校園氛圍建設,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實施德育文化宣傳工作,并且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使教師在此基礎上更好的進行德育教育,從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德育氛圍,為進一步展開德育深入教育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整合優(yōu)化德育教育方式
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實行德育教育工作,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方式方法,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接受能力以及小學教學的實際水平出發(fā),并據(jù)此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來增強德育教育工作的可行性[3]。教師應該加強溝通與表達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理解學生、相信學生,還要尊重學生的合理行為舉止 。同時教師要充分的了解家庭狀況、學習情況、身心健康情況,并且以此為基礎深入了解其思想觀念,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措施,使學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方式,從而有利于加強其思想道德意識。除此之外,教師要推動學生自主學習,使其具有自我教育意識,能夠從錯誤中以及他人的成就吸取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加強自我道德建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主動的接受德育教育,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塑造健全的道德情感、行為習慣,最終將會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目標。
增強教師德育教育的影響
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同時也是學校德育教學工作環(huán)節(jié)中的關鍵成員,其在工作過程中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實施教學活動應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為學生起到一定得帶頭作用,發(fā)揮教師的榜樣精神。在小學開展的各項活動中,教師始終在其中扮演一個領頭人的作用,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方式進行指引,所以教師應切身的注重加強自身修養(yǎng),對學生嚴格標準,堅決避免用暴力的形式教育學生,而是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展開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時的改正。在某些情況下,學生與教師在一起的時間,甚至比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要久, 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對學生實施合理的培養(yǎng)、教育。教師自身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精神品質,能夠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不僅僅促使學生以教師為榜樣,還在一定程度上學習教師的習慣品質,教師更應該要注重養(yǎng)成良好的精神品質、道德觀念、行為習慣[4]。除此之外,學校應該組織一定的教師建立評價機制,從而使德育教育活動擁有完善的評價準則,從而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增強德育教育的準確性、針對性。
總結:
現(xiàn)階段,相關小學教學活動要想有效的加強德育教育,必須促使相關人員真正的重視德育具有的真正價值意義,并且能夠根據(jù)小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展開相應的研究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策略,增強教師德育的影響力度。只有做好全面充分的考慮,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德育教育工作的目的,從而有效的實施德育教育工作,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也促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曉文.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分析[J].學周刊,2019(27):165.
[2]高晶.突出職教特色,發(fā)揮體育教學德育導向作用[J].學周刊,2019(26):21.
[3]李淑姣.淺談中職德育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從理念到評價的策略思考[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9(21):123-124.
[4]萬鵬.新課標下滲透在小學體育中的德育教學模式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