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倩
【摘要】? 問題導學以精心設計的“問題組”為載體,通過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學生不斷地思考再思考,并將思考的過程和結果以說、寫、畫等形式外化。本文結合《基礎教育改革綱要(實行)》以及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結合問卷調(diào)查以及課堂實際教學經(jīng)驗等,對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中的應用與實施進行研究。
【關鍵詞】? 高中地理教學 問題導學 設計與實施
【中圖分類號】? G633.5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8-091-01
目前,高中地理教學存在著授課教學模式陳舊、課堂效率低、不能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等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必須加以改革,通過新課程改革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校將應試教育轉變?yōu)樗刭|(zhì)教育,促使課堂高效化,新課程背景下構建并實施地理高效復習課堂,將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學有效進行。
一、背景與意義
2001年6月,國家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對高中地理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可知,這些內(nèi)容對學生的運用地圖、讀圖析圖、舉例說明、以及分析地理各要素之間相互關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問題導學對于此種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很好的優(yōu)勢。問題導學法,以問題為驅動力,吸引學生在問題的情境中產(chǎn)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動機,積極的思考和探究,在思考探究中提出自己新的問題,并與其他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這對轉變學生學習地理的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地理問題導學的特點
(一)與地理教學方法相融合,以問題貫穿始終
問題導學具有可操作的流程,具有實踐的可能。它同時更是一種理念,將之放在地理教學中,首先需要考慮地理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所具有的特點。如在學習地球運動中關于地球自轉的相關知識時,需要采用地球儀進行演示的方法進行教學,與傳統(tǒng)老師講學生聽不同的是,問題導學需要思考如何將“問題”的理念滲透到演示中,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觀察、想象、思考乃至動手操作、畫圖表達的能力。
(二)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
問題導學中問題的導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而實現(xiàn)的,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對教學的啟示,教師無法代替學生的學習,不能直接創(chuàng)造學生的思維,更無法直接決定學生學習是否能發(fā)生以及發(fā)生的效果,但是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營造自覺和有效的學習,并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相互作用,進而影響其效果。
(三)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
在問題導學中,學生的學是重點關注的內(nèi)容,教師通過問題對學生的學進行的引導一定要通過作用于學生的活動才可能發(fā)生,這就是說在問題導學中不論是“問題”還是“教師的引導”都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知識本質(zhì)上是一種思考的材料,只有學生經(jīng)過真正的思維過程,才能在學得知識結論的同時,獲得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但是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師無法直接代替,它隱含于學生本身,因此其思維痕跡所反映處的思維過程的流程、方向以及其中所反映的學生的問題與困惑才更應該為課堂所關注。在問題導學的課堂中,學生的思維過程是教師引導的關注點,是問題設置的著眼點。
1.設置問題并運用問題導學作為前提
(1)把課堂時間交給學生。(2)了解教材的知識特點和考法。(3)明確教學目標。(4)提高提問的藝術。
2.借用問題導學式的課前預習構建高效課堂
在課前,把教輔資料的考點清單進行加工,構建問題,問題可以有選擇、填空、簡答等形式在設置的問題中必須能體現(xiàn)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對學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在問題的設置上要能把學生“動”起來,例如需要閱讀、查閱資料、分析、討論等過程才能得出答案,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求學生用紅筆在有疑惑的地方標注,并把質(zhì)疑的問題寫上,教師再收回來檢查,根據(jù)學生質(zhì)疑的問題設置堂上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討這樣做有利于鍛煉學生提出問題,深人分析的能力,同時也是學情的一種反饋學生在課前把一部分知識弄懂,提高課堂的效率。
3.運用“導”貫穿課堂構建高效課堂
堂上的時間很寶貴,教師要把“導”的時間盡可能的減少,把絕大部分的時間交給學生在極有限的時間里,借助不同形式的問題把“導”與“學”體現(xiàn)在課堂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中,并且“導”的主要是關鍵知識點,方法與技能和情感。
(1)“導”重點和難點
(2)注重“導”方法與技能過程中要適時地“導”方法和技能
①對于難度大的問題及時給與指導
難度大的問題或者學生經(jīng)過思考和討論后還是難得出答案的間題,要適時給予指導,讓學生在獲幫助后成功解決問題學生基礎層次肯定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基礎弱的同學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較多,這些同學內(nèi)容極度渴望老師的關注,內(nèi)心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卑感,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多關注他們,多從他們身邊走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答疑或指導只要讓他們有成功感,他們就很快會喜歡上我們的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肯學,有興趣學,效率就會高。
②學生反饋情況后及時指導
在學生反饋情況,暴露問題后給予方法與技巧的指導高效的課堂并不等于容量大的課堂,高效要體現(xiàn)在學生的掌握程度因此,課堂反饋顯得尤其重要課堂上可以讓學生以筆答、口答的形式反饋掌握程度,讓學生表示自己的見解,陳述自己的觀點,在表述中充分暴露問題反饋為教師矯正學生的誤解提供了依據(jù),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反饋出來的問題給予有針對性的方法指導,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問題的本質(zhì),從而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
[ 參? 考? 文? 獻 ]
[1]鐘啟泉,崔允淳.新課程的理念與迎新——師范生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史愛先.地理課堂應以活求創(chuàng)新[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8).
[3]余德生.讓課堂充滿問題讓問題充滿思考——新課程標準下運用問題教學法初探[J].成都大學學報.2007(8).
[4]李霞,徐承章.“問題導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創(chuàng)新.2011(2)
[5]沈海林.“問題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