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中偉
【關鍵詞】 ?以人為本 高中班主任 管理模式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192-01
班級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班級氛圍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比較復雜,對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重要影響。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第一責任人,要以學生為本,借助藝術性手段進行管理,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助力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一、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模式內(nèi)涵
傳統(tǒng)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是主要權利者,是事務的決定人,是是非的判斷者,學生需要依據(jù)班主任的意愿完成活動。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占主動權。在班級中,師生平等,班主任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班主任從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通過換位思考站在學生角度想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為目標,使班級管理更人性化。
二、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對策
1.激勵學生參與管理,提升班級管理的民主性
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是教師管理為主,教師制定政策、活動計劃,學生依照執(zhí)行。學生在被動執(zhí)行管理措施時無法對班級產(chǎn)生歸屬感,對班級的各項制度也缺乏認同感,嚴重阻礙政策執(zhí)行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fā)展。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學生是班級管理的客體,同時也是參與管理的主體。學生有權與班主任一起制定學習、衛(wèi)生、紀律等管理制度,特別是在班委選舉時,投票讓班級學生全面參與到班級管理過程中,使其產(chǎn)生班級歸屬感和對制度的認同感,為班級制度的高質(zhì)量執(zhí)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另外,在班級活動計劃制定時,班主任可適當放權,讓學生全面負責。如學校運動會、文藝晚會、各種比賽等,都可以讓學生作為主體進行參與,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班主任適當放權,讓有特長的學生進行活動的組織,同時對學生的計劃、對策進行指導,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制定班級活動內(nèi)容方案時,教師讓學生自行討論決定,以使方案更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特長,以鍛煉學生的能力,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2.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營造和諧的氛圍,以學生為本,使學生愿意表達自己的意愿,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人格。在此過程中,班主任要做改變,做學生的朋友,充分信任學生,與學生建立尊重、平等的師生關系,對所有學生不歧視,也不放棄,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給予學生幫助。寬嚴并濟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基礎,只有對所有學生同等對待,才能使學生接受平等的教育機會,才能使所有學生都得到鍛煉,才能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班級建設中,形成班級凝聚力。
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過程中,在得到尊重的同時,也能體驗管理者之心,并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體驗。在良好的氛圍中,當學生遇到問題時,班主任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也愿意與班主任進行交流。對一些“頑固”的學生,班主任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關心,以幫助學生改善缺點。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自己意識到缺點的基礎上進行改正。
3.創(chuàng)新評價體系,體現(xiàn)人本因素
評價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評價的公平、合理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以人為本理念的引導下,班主任要制定健全的評價制度,豐富評價標準,加強對學生進步過程的評價,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對于成績一般的學生,對其進行評價時要以組織能力、特長等進行評價,以鼓勵學生進步,有的學生有音樂天賦,有的學生組織能力強,有的學生運動技能高,這些都可以成為對其評價的依據(jù)。只有豐富評價標準,才能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點,才能激勵每一位學生進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4.充分尊重學生
在以生為本的理念下,對學生的尊重是對班主任管理的最基本的要求。傳統(tǒng)管理理念下,對文化課成績不佳,但在體育、美術、音樂方面有天賦的學生界定為“差等生”。但是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性,都有自己的特長,不可能要求所有學生都成績優(yōu)異。美術、體育等方面的天賦也是學生的閃光點,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在尊重學生特長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發(fā)展特長。如繪畫技能強的學生,可以鼓勵其多參加比賽,一是增強其自信心,二是不斷提高其繪畫能力。另外,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不以成績?yōu)闃藴剩瑐鹘y(tǒng)管理理念下,對成績差的學生的管理會更嚴格,對成績好的學生犯的錯誤會無視,這都不是尊重,反而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不良影響。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品行,關注學生的進步,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品德同時進步,強調(diào)學生的多方面發(fā)展,以培養(yǎng)全能型人才。
總之,社會在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不僅是專業(yè)能力,更注重德行。高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核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特點,督促學生進行班級管理參與,對學生進行多角度評價,以使形成班級凝聚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 參 ?考 ?文 ?獻 ]
[1]呂福艷.新時期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5(32):136.
[2]張海濤,張硯軍.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5(22):213.
[3]甄麗欣.探究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赤子(中旬),2014(18):170.2006(22):115.
[4]廖明霞.以人為本,優(yōu)化班主任與學生的交往[J].湖南教育(教育綜合),2006(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