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琴
【摘 ? ?要】小學階段是閱讀的啟蒙階段,同時也決定了一個人在閱讀的道路上最終能走多遠。語文教學中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并且創(chuàng)造家校合一的閱讀氛圍,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最終,掃除“閱讀難,難閱讀”這一“攔路虎”。
【關鍵詞】小學生 ?閱讀習慣 ?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09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到用時方恨少”……如此多的古人名言不斷地在提醒我們,讀書的重要性。人必須要讀書,放眼當今社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的發(fā)展,課堂上的書本知識根本無法滿足人們工作與生活的需要,人們必須從瞬息萬變的信息中去收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識,因此,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很難適應這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的??梢姡喿x書籍,對于當代兒童的成長是舉足輕重的,因此新《課程標準》十分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明確提出:小學生六年的閱讀總量不得少于145萬字。而現(xiàn)實教學中,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會不盡人意,因此我想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我的幾個策略。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人們活動強有力的動機之一,它能調(diào)動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熱衷于自己的事業(yè)而樂此不疲。人對自然產(chǎn)生興趣,就能引發(fā)出對事物的體驗,對問題的思索;人對生活產(chǎn)生興趣,就能引發(fā)因好奇而實踐,因驗證而發(fā)現(xiàn)。孔子就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好”和“樂”都強調(diào)了興趣的重要性。因此,教師要用好興趣的這把鑰匙,開啟學生閱讀的大門。
1.以身作則。學生讀什么書,教師讀什么書,課下與學生共同讀書,共同誦讀詩歌,共同講故事,共同聽故事,讓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而教師在與學生共閱讀時所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來的閱讀熱情與激情,也會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種愉快的閱讀氛圍,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教師對閱讀的熱愛。
2.樹立榜樣。榜樣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強,多與學生談自己讀書時的感受,讀書的方法,喜歡的書籍類型,并且經(jīng)常講一些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中汲取知識,使名人“效應”的能量得到最大化的釋放。
3.活動促發(fā)展。在班級開展各式活動,如“我來講故事”“閱讀大會”“名人故事會”“書籍推薦會”“閱讀手抄報”“課本劇表演”等等的活動,讓學生在展示自己中找到自信,讓學生在聆聽中發(fā)現(xiàn)興趣所在。而且,每位學生在積極準備時,也必然是一個積極主動閱讀的過程。
二、授之以漁
1.明確目的,有計劃的讀書。許多孩子在讀書時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讀,對自己有什么樣的幫助,只是漫無目的胡亂閱讀,這樣無的放矢的閱讀,對于學生的人生建樹來說,幫助不大。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我為什么讀這本書?讀這本書有什么樣的好處?我要怎樣安排時間來讀這本書?這樣,有了目的性,學生的讀書動力會增強,也會學會有選擇性的去讀書,這樣必將會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2.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要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無論是課內(nèi)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邊讀邊在書中勾勾畫畫,勾出好詞,劃出好句,讀到感觸頗深之處動筆記錄此時的所感所想,長此以往,必然會有墨在心。當然,讀書筆記也可以在本子上記錄,隨性而為,可以是好詞可以是好句,可以是感受,更可以是讀后的小練筆,等習作時,隨手翻翻,完全可以作為自己的資料小金庫。
三、讓假期成為閱讀的天堂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在一個學期里培養(yǎng)的閱讀習慣,一個假期就又回到了原點,而且家長也總是抱怨,說孩子在家不能認真閱讀,這樣的循環(huán)反復,最終,使我們的閱讀習慣及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都付之東流。
1.多與家長交流,讓其明白,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家長決不能逼迫孩子去讀書,而自己卻悠哉地在旁邊看電視。家長必須首先讓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家長善讀書,愛讀書,這樣,學生才會在假期繼續(xù)讀書,才會真正的擁有了一個不只是只有學校才擁有的閱讀氛圍。
2.要教會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科學選書和購書。有的家長為了貪圖方便,把孩子往書城一放了事,我覺得這種做法欠妥當。首先,書店里的書太多,孩子根本無從著手;其次,并非所有書都是好書,有的像漫畫一樣的小冊子,里面有很多暴力的甚至色情的內(nèi)容,小孩子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看了以后可能會去模仿,所以這類書絕不能讓孩子上手。所以我認為比較明智的做法是家長為孩子挑書,或者陪同孩子去書店,然后讓他自己挑選感興趣的書籍,父母最后把好關,選擇有利于孩子的書,并且講清楚淘汰那些書的原因,這樣,孩子會覺得你特尊重他,同時,因為這書是他自己挑來的,也就避免了將它束之高閣的情況。另外,家長要給孩子選經(jīng)典書,經(jīng)典書是經(jīng)得起歷史考驗的書,是人類知識中的精華。
3.布置閱讀類作業(yè)。放假之前,布置好必讀的目錄,這樣,就對那些沒有養(yǎng)成讀書習慣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制約性,而那些喜歡閱讀的學生,完全可以拓展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同時,要延續(xù)日常教學所養(yǎng)成的一些讀書習慣,比如繼續(xù)做讀書筆記,讀書卡片,讀書手抄報,并且鼓勵學生在開學第一周的假期讀書介紹會上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并對那些認真閱讀的學生予以獎勵。
總之,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這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只要我們持之以恒的堅持與家庭教育相結(jié)合的策略并采取可行的方法去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習慣一定會逐漸養(yǎng)成,最終成為其一生的財富。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
[2]《淺談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甘肅基礎教育教研網(wǎng)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