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阿娟
摘 ?要:信息技術憑借其自身便利、高效、容量大、形式多等優(yōu)勢被廣泛用于生產(chǎn)、生活和教育中,并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诖?,本文以小學英語為例,探究信息技術背景下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信息技術環(huán)境;英語聽說能力
學生在英語聽說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如英語對話聽不懂、口語發(fā)音不標準、口語表達能力有限等,學習自信心受到打擊;再加上學校和家長更為重視學生的英語成績,忽視了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造就了一批“聾啞英語人才”。筆者認為為了改變這一英語教學現(xiàn)狀,教師應該在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同時還要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這一新穎、生動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聽說興趣、精選聽說材料、夯實學生聽說基礎,最終使其英語聽說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聽說興趣
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差的原因是沒有聽說的興趣,不愿意聽說英語,對英語聽說存在畏難心理。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聽說材料,激發(fā)學生的聽說興趣。
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It's time to play the violin.這一單元內(nèi)容時,教學活動一開始筆者就為學生們播放了一小段動畫作品,作品的主題就是因為沒有合理管理時間,導致小主人公一生碌碌無為。學生們看完動畫后深有感觸,表示自己要以此為戒。見此情景,筆者帶領學生們學習了本課的重點英語詞匯和句式,為接下來的聽說活動打下基礎。小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很快就完成了基礎知識的學習。接下來,師生進入了聽說環(huán)節(jié)中,筆者為學生們播放了本單元的聽力材料,要求學生認真聽并完成課后作業(yè),因為剛剛進行的詞匯和句式的學習積淀了一定的基礎,因此課后作業(yè)正確率很高,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到了英語對話環(huán)節(jié)時,筆者把動畫作品重新播放了一遍并關閉了聲音,讓學生們?yōu)閯赢媰?nèi)容配音,要用上本單元涉及的英語詞匯play the violin/do eye exercises/learn English/have breakfast/take out the book和英語句式Can I go out to play? I'm afraid you can't. It's……/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學生們聽到要求后,既興奮又緊張,在筆者的鼓勵下,與同桌組成一組進行對話練習,雖然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但也從中看出學生們的進步——愿意開口說英語。
在這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激發(fā)了學生的聽說興趣,由淺到深的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最終提升了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精選聽說材料
雖然網(wǎng)絡信息容量大,但是無用信息乃至有害信息隨處可見。因此,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英語聽說教學活動時要提升信息的分辨力,挑選出適合學生學習的聽說材料。
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At the table.這一單元內(nèi)容時,筆者首先明確了本單元的教學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用餐工具詞匯和句型并能用于英語對話中。為了完成這一教學目標,筆者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查找到了用餐禮儀的相關圖片,并用英文為學生們進行了介紹,以此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量;其次,筆者要求學生們根據(jù)這些圖片進行英語對話練習,以此提升學生英語知識實際運用能力,也豐富了學生口語練習的內(nèi)容。等這一教學活動結(jié)束后,筆者要求學生們打開英語教材并為學生們播放了本單元的英語聽力內(nèi)容,包含以下句式:
I want to have some soup!
W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spoon?
Here you are./Here it is.
Where is the knife?
這一次筆者沒有急于讓孩子們聽聽力、完成課后練習。而是要求學生們跟讀英語播放資料,練一練自己的發(fā)音。英語聽力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聽懂、敢說英語,所以筆者給足了學生的練習時間,最終提升了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筆者認為在英語聽說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具備從海量信息中挑選適合學生學習的聽說英語材料,以此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升聽說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夯實聽說基礎
聽說能力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學生必備的一種基礎技能,對學生英語理解和掌握程度有直接的影響。一直以來的英語教育模式都偏向讀寫,從而忽視了聽說教學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聽說基礎較為薄弱。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聽說教學時要探索多種途徑,夯實學生聽說基礎。而筆者認為信息技術就是緩解這一教學現(xiàn)狀的有效途徑之一。
答對英語聽說問題、能夠熟練的進行英語口語對話練習的前提是學生能夠聽懂英語,自身說出的英語也能讓別人聽懂。因此,筆者在日常教學中十分重視學生的英語發(fā)音水平。例如,學習五年級上冊She looks tall and thin.這一單元內(nèi)容時,筆者要求學生把聽到的英語內(nèi)容記錄下來并將主要內(nèi)容復述出來。除此之外,在完成英語聽說練習后,筆者要求學生跟讀英語聽說材料,掌握音節(jié)、重讀、弱讀、連讀、不完全爆破等語音知識,讓學生意識到英語發(fā)音的特點,減少聽說障礙。同時,筆者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利用多種渠道收集資料、積累知識、善于記憶的好習慣。所以,筆者在學生了已經(jīng)掌握本單元聽說知識的基礎上,會在網(wǎng)絡上查找一些相關的“短而勤”的練習資料,訓練學生的短時記憶能力,希望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信息技術服務于教學實踐活動中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筆者為了跟上時代潮流、改善小學英語聽說教學的現(xiàn)狀,把信息技術引入了教學實踐活動中,激發(fā)了學生的聽說興趣,挑選了合適的教學資料,夯實了學生聽說基礎,最終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文靜.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2] ?司亮.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英語聽說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