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梅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有了很大的轉變。本文在概述情感教育的基礎上,闡述了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探討了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融入策略,以期提高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融入? ?價值
小學生年齡較小,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小學是素養(yǎng)和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巨大的價值。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理念,而融入情感教育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展學生情感素養(yǎng)的重要方法。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目的在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讓學生處于愉快的教育情境,并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學會調控自我的情緒和情感,使學生能夠正確面對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坎坷,以積極的心態(tài)處理負面情緒。
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
放眼各年級的語文教材,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情感教育也具有這一特點。因此,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積極、健康的情感教育,在引發(fā)學生共鳴的基礎上,讓他們發(fā)現語文的美。
2.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學習的形式主要是模仿,他們希望得到更多的鼓勵,且將教師視為模仿的對象,喜歡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抓住學生向師性的特點,利用表揚和鼓勵等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3.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入情感教育,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課堂不但有著和諧的師生關系,而且教學效率非常高。要想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獲得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很困難的,因為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師永遠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這不利于進行小學生情感教育。
三、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融入策略
1.教師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感
我國非常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小學語文課本中編排了很多富有情感因素的課文,如《吃水不忘挖井人》《難忘的一課》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理解課文的真正內涵。如在教學《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學生除了要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和句子,還要明白其中蘊含的情感,從而感悟知恩圖報的人生真諦,養(yǎng)成有恩必報的寬大胸懷和可貴品質。
2.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
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至關重要,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能更好地落實情感教育,還能讓小學生身處情感環(huán)境中,給他們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為了落實情感教育,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教師有必要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如在教學《頤和園》時,由于學生對頤和園比較陌生,所以教師可以制作課件,向學生展示頤和園的相關圖片,并簡要補充頤和園的相關背景信息。特別是現在全景成像技術成熟,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全方位觀看的影像,讓學生置身其中,感受頤和園的文化魅力和民族氣息。
3.文章品讀,升華學生的情感認知
讀書是情感教育最好的方式,在不斷深入閱讀、品讀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升華情感認知,探尋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文字中承載的情感與思想,所以教師應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品讀文章的機會。如在教學《難忘的一課》時,教師可以抓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愛國、為什么要愛國等問題,帶領學生以飽滿的愛國情懷進行誦讀,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偠灾?,教師可以借助歷史視頻片段,讓學生在朗讀時投入豐富、到位的感情。
四、結語
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價值,教師應在清楚認識情感教育的基礎上,從課堂引導、情境創(chuàng)設和文章品讀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感,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形成健康的情感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秀明.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7,(77).
[2]王曉翠.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方式及方法[J].教育現代化,2017,(46).
(作者單位:德興市萬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