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平
摘要: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就是信息化,而微課正是信息化過程中針對教育領(lǐng)域的產(chǎn)物,由于其制作簡單,內(nèi)容短小精悍,充分彌補了當下教學環(huán)境中的各種缺點。如今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貌似陷入了一種困局,而微課很有可能成為其新的助力,所以如何利用微課優(yōu)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成為現(xiàn)今很多教師研究的重點。
關(guān)鍵詞:微課? ?高中生物? ?實驗教學
在日常的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講解知識點,為了讓學生記住知識點,教師只做到“教其然,不教其所以然”,根本不重視實驗操作的過程,也不懂得學生動手實踐的意義,這種教學方式完全沒有突顯出實驗教學的本質(zhì)。將微課運用于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能大大壓縮學生理論學習的時間,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一、讓學生跟著微課進行實驗預習
實驗預習是非常重要的步驟,經(jīng)過預習的實驗操作,相比沒有經(jīng)過預習的實驗操作,其操作的流暢性和準確性都能提高很多,能幫助學生和教師節(jié)省時間。因此,教師應針對實驗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制作微課,讓學生能快速掌握實驗的目的和本次實驗涉及的生物學原理,進而幫助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順利地完成實驗。
如在教學《觀察植物細胞的質(zhì)壁分離和復原》時,教師可以制作微課,分析其實驗原理:質(zhì)壁分離的原因是細胞膜外部的溶液濃度大于其細胞液濃度,細胞膜是一種半透膜,細胞膜會因為失水而收縮,但是細胞壁并不具有伸縮性,所以就質(zhì)壁分離了。學生清楚了實驗原理,也就明確了本次實驗的目的,即觀察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的過程,而為了能夠更加清晰地觀察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的過程,學生需要用細胞液帶有一定顏色的植物細胞,如含有紫色大液泡的洋蔥外表皮細胞就是一種很好的材料……利用微課幫助學生了解實驗的原理,學生就能更快地掌握實驗的關(guān)鍵要素,進而明確實驗的過程,提高了學生正式做實驗時的成功率和效率。
二、讓微課輔助學生完成實驗
實驗中最重要的是各項實驗要點和實驗重點,很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經(jīng)常會犯一些所謂的低級錯誤,這都是因為學生不重視實驗的注意事項所導致的。將微課運用于實驗,能大大降低學生的出錯率,特別是一些細節(jié)問題,只要學生能充分參考微課中重點強調(diào)的內(nèi)容,就可以保證盡可能準確、完美地完成實驗。
如在教學《顯微鏡的使用》時,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著重講解顯微鏡使用過程中取鏡和安放、對光、放置標本、觀察這幾個基本步驟的實驗細節(jié),保證學生能在實驗時正確使用顯微鏡。由于顯微鏡是精密儀器,學生在使用過程中一旦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實驗失敗,甚至損壞器械,所以教師一定要盡量避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生各種各樣的錯誤。使用微課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將實驗的具體步驟、具體操作印到學生的腦海中,進而大大提高學生做實驗的成功率,學生也能從實驗的成功中獲得成就感,促進學生對生物實驗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他們動手的欲望,讓他們在生物實驗中獲得進步。
三、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進行反思
實驗結(jié)束并不代表學生已經(jīng)完成了這堂實驗課的學習,學生還需要匯總與分析實驗的數(shù)據(jù),并反思本次實驗的過程,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實驗后獲得收獲。這時,教師可以將制作好的微課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把微課中涉及的實驗步驟與自己的實驗過程進行比較,進而發(fā)現(xiàn)自己實驗中的不足之處,總結(jié)自己本次實驗的結(jié)果。
如《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這節(jié)課使用的實驗方法是典型的控制變量法,而除了實驗中提到的幾個很明顯能影響酶的活性的因素外,還潛藏著一個隱性的影響因素,那就是材料的新鮮度,然而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并不會注意這一點,因為材料都是教師為學生準備好的,而微課能明確地指出需要新鮮的豬肝,這樣學生就會注重到之前忽略的細節(jié)了。
四、結(jié)語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實驗的成功率,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并真正在實驗中收獲實踐能力與知識,這就是微課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運用的關(guān)鍵。
參考文獻:
[1]劉鳳娟.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學生物教學,2016,(8).
[2]祁生金.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21).
(作者單位:江西省鉛山縣第一中學)